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这里有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王莽岭无不展示着她的盛景与传奇都在她的滋养下熠熠生辉大美古陵 一川风月阡陌纵横 民风淳朴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

太行云顶是她的绝美风光

挂壁绝路是她的奋斗精神

绝壁千仞 群峰林立

危岩相叠 峡谷纵横

都在她的滋养下熠熠生辉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

大美古陵 一川风月

阡陌纵横 民风淳朴

无不展示着她的盛景与传奇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

这里有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王莽岭

这里有自力更生的“锡崖沟精神”

这里守候一方风景 也自成一方风景

这里,是陵川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

(秦红宇摄)

太行云顶 清凉圣地

陵川

地处山西东南边缘

雄踞太行之巅

为山西东南“前窗口”

中原大地“后花园”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5)

(秦红宇摄)

既有佛山、王莽岭

九仙台、孤山诸山之

又有锡崖沟、武家湾

门河、红豆杉峡谷群之幽

既有黄围、欢乐谷

棋子山诸景之

更有路工、天柱、五度诸隘之险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6)

陵川万峰遥列,峭壁连天

沟壑纵横,群峡幽渺

高者峻及于天

深者幽冥为邻

峡谷中泉、溪、潭、瀑密布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7)

山伴水生,水沿山转

山因水显灵气,水凭山而精神

林木遍覆,绿色横流

雄秀兼备、神秘壮美

南太行山上最美的风景在这里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8)

(秦红宇摄)

陵川海拔高,温差大

不同地势造成不同物种与景观

从春到秋,俱有美景

元好问赞之曰:

“陵川在太行之巅

盖天壤间清凉境界也。”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9)

宋人张耒在《陵川山水记》中感慨

徜徉于山水之间

仰乔木而俯清泉

资之以烟云鱼鸟之丽

把酒赋诗

将超然出尘拔俗而恨未见之也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0)

古来得太行者得中原

得中原者得天下

这里险峰为垒,四塞为固

关隘阻隔,易守难攻

成为历代兵家必争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1)

至今

王莽岭、刘秀城、马武京寨

仍保留着营盘、校场

金銮殿、宫宫寺等地名

汉代的戟、箭镞等兵器

秦砖汉瓦、古陶器皿

见证了当年的金戈铁马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2)

人文之盛 历史厚重

这里是中国围棋的发源地

相传商朝时候

商纣王的叔父箕子曾隐居此地

并且在这里观天象

以石子演历法

随后发明了围棋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3)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4)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当年

元好问在陵川

写下了这首耳熟能详的《雁丘词》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5)

大学问家郝经

一生情系故土

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陵川集》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6)

陵川剪纸作为晋东南剪纸的典型代表

融合了各地不同流派的剪纸技艺

其作品构图精巧,刀工细腻

刀法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7)

这里有古老的上党梆子

这戏有魔力,一听就着迷

那高亢明朗、粗犷朴实的声腔里

有上党地区千姿百态的历史风云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8)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1938年7月

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冼星海在陵川

为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军民

创作了这首著名的《太行山上》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19)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0)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1)

一种精神 代代相传

这里有一条公路

它让人肃然起敬

它让人感慨万千

它是新中国60大地标之一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2)

锡崖沟里河流纵横,树木茂密

村民们依山傍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过的是闲云野鹤的惬意生活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3)

(秦红宇摄)

当村子里大量的水果

都腐烂却无法运出去换钱时

当大批珍贵的药材

都出去只能用来烧火时

当成群壮硕的猪羊

无法出山贩卖时

当生病的老人在抬出深山的路中

就咽下最后一口气时

当外来的姑娘在迎亲路上掉下山崖时

锡崖沟的闭塞成了他们心头压着的大山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4)

不甘心的锡崖沟村民们

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修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公路

一条悬挂在山崖上的公路

一条开凿在绝壁上的公路

一条锡崖沟人用 30 年时间

靠手指抠出来的路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5)

条公路上有老村支书倒下的身影

有村民一起肩挑手扛流下的汗水

有生命和鲜血

有辛酸和眼泪

但是没有退却

三十年如一日,三代人如一世

这愚公移山式的凿壁通路

便是他们的“锡崖沟精神”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6)

物华天宝 太行药乡

陵川漫山无闲草,草草都是宝

各类土特产品仅中药材就有240余种

“五花蕊”党参被誉为“参中之王”

是北京同仁堂的首选佳品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7)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连翘、潞党参、黄芩、蝉蜕、火麻仁

这“陵五味”已在全国叫响

除了中药材

这里还盛产木耳、花椒、蘑菇

猴头、核桃等

口感优良

营养和医用价值颇高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8)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29)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0)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1)

如玛瑙成簇,似珍珠串玉

陵川县马圪当乡境内的

红豆杉峡谷气候暖温湿润

两侧生长着数万棵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树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2)

红豆杉树有6500多万年的生长历史

为第三纪遗存世界珍惜植物

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其枝、叶、根、茎、果

均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

每公斤紫杉醇价值500多万美元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3)

绿水青山 康养圣地

如今陵川,生态极佳

山清、水秀

树多、景美、气爽

陵川连续四年荣登

“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

小召、凤凰荣获

“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丈河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

岭常、浙水等村庄

入选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4)

(秦红宇摄)

如今陵川,重新起步

大自然在赋予陵川壮美景色的同时

也让贫困考验着这方土地上的儿女

党建引领

把基层党组织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

瞄准病根

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强化保障

“兜底”与“造血”汇聚起不竭动能

2018年9月

省里喜讯传来

陵川县达到贫困县退出的相关指标

正式退出省定贫困县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5)

如今陵川,跨越发展

2017年

“电商进村”排名全省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6)

绿水青山 生态陵川

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正在建设

全域旅游循环圈呼之欲出

“太行山公园”正成为

“太行山”品牌的一张靓丽名片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7)

团结一心,众“智”成城

脚踏实地,躬身践行

大美古陵,小康陵川

美好愿景,正在实现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8)

陵川,一直在求索!

陵川,始终在奋进!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39)

图片来源:网络综合

编 辑:林斯琦

What!这些你还没看过?

目前200000 人关注加入我们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0)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1)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2)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3)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4)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5)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6)

陵川名胜:这里是陵川(47)

本微信号中记者采写的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taihangribao),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

为大美古陵点赞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