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崖壁上悬空寺,峭壁上的福建古寺
福建崖壁上悬空寺,峭壁上的福建古寺坐落于丹霞岩穴之中的甘露岩寺,堪称巧夺天工之作,而在寺庙上方的岩壁上还有一尊清晰可辨的天然佛像,酷似手持佛珠的“印身佛”。据佛教典籍记载,只有寺庙的佛性达到最高境界时,才会出现这种景象,甘露岩寺的这尊“印身佛”也验证了泰宁这片山水的非凡佛缘。 一天,一位名叫周斫头的工匠看见一壮汉扛着一根大圆木,平稳地放在一根“Y”形铁叉之间。他顿受启发,采用“一木四横”的方式,建成了这座呈倒“品”字结构的寺庙,而这根支撑的柱子也被称为“状元柱”或“如意柱”。从此庙里的香火更加旺盛,人们在求子的同时,还要抱一抱状元柱,寓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由于甘露岩寺藏身洞穴之中,无需担心各种雨雪天气,因此寺庙的屋顶也没有铺一片瓦。不过也正因为这些建筑均是木质材料,底部仅靠一柱支撑,负载能力不如现在的钢筋水泥建筑,所以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每幢建筑上都挂着牌子写明承载人数,避免一大群人蜂拥而上。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佛祖释
福建泰宁,不但历史文化灿烂醇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塑造了这里举世罕见的水上丹霞奇观。虽然与附近的武夷山相比,泰宁还是新兴旅游区,但其境内的旅游资源却极为丰富,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位于泰宁金湖西岸,长滩人形山西侧的甘露岩寺。
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因其上方有一形似龙头的钟乳石长年滴水,水质甘冽,故得名“甘露岩寺”。在寺庙左右两侧,还分别有一块宛如“巨钟”和“大鼓”的岩石,因此自古有“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之说。
甘露岩寺所在的岩穴高达80多米,进深和洞顶均30余米,洞底仅10余米,呈倒三角形结构,由于地势险峻,非常不适合修建庙宇。然而古人却将这一地理上的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了“一柱插地,不加片瓦”的独特建筑形式,仅用一根粗大的落地柱子,撑托起整座寺庙。
寺内建筑由上殿、蜃楼阁、观音阁、南安阁四部分组成,工艺精湛,巧夺天工,而且全部为木质构造,没用一颗铁钉,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度入闽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寺大佛殿。
由于甘露岩寺藏身洞穴之中,无需担心各种雨雪天气,因此寺庙的屋顶也没有铺一片瓦。不过也正因为这些建筑均是木质材料,底部仅靠一柱支撑,负载能力不如现在的钢筋水泥建筑,所以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每幢建筑上都挂着牌子写明承载人数,避免一大群人蜂拥而上。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有趣的是,佛坛前还有一尊观音菩萨像,香客只要在此上一柱香,就能同时得到佛祖和观音的保佑,堪称一大奇观。此外,大雄宝殿左右两侧的蜃楼阁和送子观音阁,香火也特别旺盛,前来求子和求金榜题名的香客川流不息。
传说这座寺庙以前规模很小,仅供奉送子观音。北宋时期,状元叶祖洽的母亲曾来此求子,并许愿:“如果生了儿子,一定重修寺庙,岩有多大,庙盖多大”。后来叶祖洽高中状元,他为还母愿,召集天下建筑高手重建甘露寺。然而由于地势险峻,寺庙始终无法建成。
一天,一位名叫周斫头的工匠看见一壮汉扛着一根大圆木,平稳地放在一根“Y”形铁叉之间。他顿受启发,采用“一木四横”的方式,建成了这座呈倒“品”字结构的寺庙,而这根支撑的柱子也被称为“状元柱”或“如意柱”。从此庙里的香火更加旺盛,人们在求子的同时,还要抱一抱状元柱,寓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坐落于丹霞岩穴之中的甘露岩寺,堪称巧夺天工之作,而在寺庙上方的岩壁上还有一尊清晰可辨的天然佛像,酷似手持佛珠的“印身佛”。据佛教典籍记载,只有寺庙的佛性达到最高境界时,才会出现这种景象,甘露岩寺的这尊“印身佛”也验证了泰宁这片山水的非凡佛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