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创新精准宣讲模式)
基层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创新精准宣讲模式)通过整合道德讲堂、家长学校、农家书屋等宣讲阵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创办了“蒲公英课堂”,镇机关创办了“机关大讲堂”,各实践站按照“一站一品”,分别创办了“廖巷新语”“月河坝上”“夜读·巫山”等特色宣讲品牌。精心设计宣讲活动,累计开展理论宣讲70余场次,受众1万余人次,推动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打造“分中心 机关 实践站”宣讲品牌把传统课堂宣讲延伸到田间地头和网络,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结合农民需求,把宣讲服务移动到了田间地头,诞生了“葡萄架下”“黄瓜棚里”等特色主题宣讲品牌,让“富口袋”与“富脑袋”互动互促,深度交融,特色做法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山东农科频道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选择具有历史性、故事性、文化性的地点创新开展场景式宣讲,先后在西张庄村双渠广场、把戏广场、皂角树下,抗埠村乡村记忆馆、溯源广场等开展多场次宣讲。积极搭建新媒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马兰屯镇把理论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组建志愿宣讲队伍,创新精准宣讲模式,拓宽镇村宣讲阵地,努力把新思想新理论新精神讲对、讲准、讲好,讲到群众心坎里,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马兰屯镇遍地开花。
组建“区 镇 村”三级宣讲队伍
推动理论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实践站志愿者化身理论宣讲员,理论宣讲员变身实践站志愿者,通过统筹体制内外资源,成立了由80余人组建的“区 镇 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伍,综合开展理论宣讲、技术宣讲、政策法规宣讲、先模事迹宣讲等主题宣讲。区级宣讲队伍主要是由区委宣传部进行代管的各级专家、教授、讲师;镇级宣讲队伍以中心组成员为主体,通过推荐、选拔优秀党员、骨干志愿者、退役军人、道德模范等典型人物组建而成;村级宣讲队伍主要由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村干部等组成,着力打造了一支层次丰富、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伍。
延伸“讲堂 现场 网络”宣讲阵地
把传统课堂宣讲延伸到田间地头和网络,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结合农民需求,把宣讲服务移动到了田间地头,诞生了“葡萄架下”“黄瓜棚里”等特色主题宣讲品牌,让“富口袋”与“富脑袋”互动互促,深度交融,特色做法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山东农科频道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选择具有历史性、故事性、文化性的地点创新开展场景式宣讲,先后在西张庄村双渠广场、把戏广场、皂角树下,抗埠村乡村记忆馆、溯源广场等开展多场次宣讲。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开通了“学习”“蒲公英课堂”“思政课堂”等公众号专栏,及时刊发理论宣讲工作动态和理论学习内容,实现理论知识及时学、随时学、时时学。
创新“互动 体验 网络”宣讲方式
把新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与民间传统曲艺有机结合,先后创作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系列剪纸作品,山东快书《夸马兰》、《70圆梦》,数来宝《革命担当勇向前》《众志成城战疫情》等作品,分别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各实践站进行出演。依托西张庄村理论宣讲基地,开展“理论宣传 乡村振兴实例 杂耍演出”互动式、体验式宣讲。把“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梦享马兰”公众号、微信等网络媒体联合起来,让不同平台覆盖不同人群,建立同频共振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宣讲阵地。
打造“分中心 机关 实践站”宣讲品牌
通过整合道德讲堂、家长学校、农家书屋等宣讲阵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创办了“蒲公英课堂”,镇机关创办了“机关大讲堂”,各实践站按照“一站一品”,分别创办了“廖巷新语”“月河坝上”“夜读·巫山”等特色宣讲品牌。精心设计宣讲活动,累计开展理论宣讲70余场次,受众1万余人次,推动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