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的那些美术老师(青人青事一位美术教师的)
自学成才的那些美术老师(青人青事一位美术教师的)2020年,是青白江区建区60周年的重要节点。年初,区教育局在全区师生中征集美术作品,以展示青白江区的伟大成就,向建区60周年献礼。已经在青白江工作、生活了10年的段又萍,用手中的画笔抒发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的热爱。“虽然川化已经停产,但它孕育的‘川化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想到这里,段又萍的思路清晰起来。为此,段又萍提议成立“川化印象”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用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川化文化的传承,从而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度。2010年12月,到川化中学工作只有半年的段又萍以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全区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二年7月,她被推荐参加了成都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五项技能比赛,不负众望的她又夺得亚军。这两次比赛,让她“小有名气”。段又萍创作的版画《女教师》为了探索具有特色的美术教学工作,她想到了“川化精神”。
段又萍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是川化中学的美术老师。来自广安的她对青白江情有独钟,她将这份情感融入自己的美术创作里,也传递到教学过程中。今年4月,她被评为“蓉欧工匠”。
2010年,段又萍和丈夫双双来到青白江。
来之前,夫妻俩通过网络对青白江作了一番了解。“青白江因厂建区,有很深的工业文化底蕴,我即将上岗的川化中学,就曾是川化厂的子弟校。”段又萍说。
他们租住的地方离川化不远,每天,都能看到上下班的工人、高耸入云的烟囱……段又萍利用工作机会到川化厂区参观,大型的厂房、设备、管道和热火朝天的生产情景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都是我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2010年12月,到川化中学工作只有半年的段又萍以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全区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二年7月,她被推荐参加了成都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五项技能比赛,不负众望的她又夺得亚军。这两次比赛,让她“小有名气”。
段又萍创作的版画《女教师》
为了探索具有特色的美术教学工作,她想到了“川化精神”。
“虽然川化已经停产,但它孕育的‘川化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想到这里,段又萍的思路清晰起来。为此,段又萍提议成立“川化印象”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用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川化文化的传承,从而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度。
2020年,是青白江区建区60周年的重要节点。年初,区教育局在全区师生中征集美术作品,以展示青白江区的伟大成就,向建区60周年献礼。已经在青白江工作、生活了10年的段又萍,用手中的画笔抒发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的热爱。
创作期间,她走进早已停产的川化厂区,那些布满灰尘和蜘蛛网的管道、铁架、行车都在无言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段又萍边走边看,不时用手中的笔和速写本将眼前的这些景物记录下来。当走进一个车间,她突然看到挂在高塔上那个醒目的停产倒计时牌,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工人们在这里生产的热烈场景。回家后,她将这些场景用画笔记录下来,几经修改,创作出了一幅版画作品《川化记忆——倒计时》。
作品以版画的形式,以鲜明的红黑色调浓缩了川化厂昔日的辉煌和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川化精神”,寓意着“川化精神”将始终贯穿在青白江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
这幅作品在全区师生美术作品展中,获得一等奖。
段又萍创作的版画《川化记忆——倒计时》
也是在这一年,她创作的水彩画《川化黑冰粉》获得了全区美术教师水彩作品创作大赛二等奖。作品表达的浓郁生活气息引起了无数青白江人美好的回忆。
段又萍创作的水彩画《川化黑冰粉》
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时,段又萍以不忘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引导孩子们展开创作,传承和弘扬“川化精神”。最终,两幅版画组图《川化记忆》在全省中小学生上千幅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段又萍指导的获奖作品《川化记忆》
她说:“我从小就崇敬工匠,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获此殊荣,我会继续努力,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
记者:邹世进
文编:丛茹
美编:汪艳梅
编委:陈军德、兰国华、彭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