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青年才俊如何做好科研(学术高产心系实践)
农业高校青年才俊如何做好科研(学术高产心系实践)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累计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科研项目,完成近10项校级科研项目,并出版了5本学术专著共计近百万字。2008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五本经济学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百万字,10年发表6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醉心学术,靠努力和热情做“高产”学者;心系实践,用研究为社会实际贡献思想星火。今天,让我们走近他的故事。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入选 2015 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荣获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等诸多学术奖项。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师者」出品
一台电脑,一张行军床,两只大书柜,满满当当地“挤”在十几平米的办公室里。这位经济学者,生活与工作,好像从来没分开过。
他是王孝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出版学术专著百万字,10年发表6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醉心学术,靠努力和热情做“高产”学者;心系实践,用研究为社会实际贡献思想星火。
今天,让我们走近他的故事。
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入选 2015 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荣获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等诸多学术奖项。
2008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五本经济学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累计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科研项目,完成近10项校级科研项目,并出版了5本学术专著共计近百万字。
“肯把时间花在科研当中,有这样的信念,自然就愿意投入。”最拼命的时候,他能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
做学术,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
2018年9月,王孝松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作主报告,CGTN报道。
2016年12月,在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 颁奖典礼上,两位经济学界的老先生亲临现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为获奖的青年经济学者颁奖。其中一位是以其名命名该奖项的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另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理论经济学界泰斗卫兴华,他们都已年过九旬,满头银发。
从两位老先生手里接过荣誉证书的获奖者里,就有王孝松。那一刻,老一辈经济学家对学术的敬重与追求、对后生的提携与奖掖,让他对学者、对学术、对学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83年,王孝松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进入南开大学后,他一路从本科读到了博士。研究生一年级时,他在英文文献的阅读中发现了学术的奥妙,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王孝松不断地读下去,就不断地有新发现、新想法涌上来,这激起了他对学术的兴趣,也就从那时起,王孝松打定主意要走上学术这条路。
研究生二年级时,王孝松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这一研究主线贯穿了王孝松整个学术生涯,其中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他日后的研究课题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做学术最需要的是什么?
——“要那么一点天分,那么一点聪明劲儿,但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
2010年5月,王孝松(后排中间)作为答辩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2018年5月,同一地点,王孝松(前排左三)作为答辩委员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读书的时候,王孝松就是师门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赶论文最拼的时候,凌晨两三点睡,七八点起,一连写作十六七个小时,熬夜成了家常便饭,这样的状态能一连持续好几天。
投入与专注,也成了他在这方学术天地里打出一口深井的密钥。
2007年,王孝松获得保送资格,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尽管是学术新人,但他当时早就在最为权威的几本经济学中文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只剩《经济研究》屡投不中。
几次投稿下来,每次初审都通不过。自己的学术成果无法被专业领域最为顶尖的学术期刊认可,对学术道路上走得颇为平顺的王孝松而言,确实很煎熬。
那会,王孝松常对自己说一句话,“拒稿是常态,退稿之后要做的事就是写下一篇。”
2009年,博士三年级的王孝松终于有一篇论文通过《经济研究》初审,几经修改之后,2010年终于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经济研究》上。随后,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也相继获评为“南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热情,是“高产”的秘诀
2017年,王孝松在中国社会科学案例论坛上作主旨演讲。
“高产”,是伴随王孝松从求学时代一路走来的关键词。
刚参加工作时,王孝松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办公室、教室、家三点一线,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以上。“有时有了一个好的想法,等不及要把这个想法成文,做出来”,生活里除了吃饭就是工作。靠这样的拼劲,王孝松用7年时间评上了教授,成为了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到现在,刨去教学时间,他每天也至少有七八个小时扑在了科研上。
“有自己的目标,知自己的不足。”求学时,王孝松的目标是发论文,工作后,他的目标是发好论文,到现在,发国际顶尖论文又成了他的新“目标”。
从一个中文的写作者转向英文发表领域,绝非易事。即便是拥有丰厚专业积淀的学者,要想实现学术观点与话语的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输出,依然需要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磨砺。
2013年以来,王孝松将科研重心转向海外发文,很长一段时间里,加班加点读文献、向同一领域的海外华人学者虚心求教、死磕英文写作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5年来,他总共发表了8篇SSCI刊物论文,打破了此前自己外文发表的零记录。
学术于他,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热情从未缺席。一聊起学术话题,谈及他最近在做的课题或是论文,王孝松总是滔滔不绝、充满激情。
王孝松给研究生授课。
这些学术体验,王孝松十分乐于同学生分享。
他常对学生说,“当你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做学术的时候,不要着急,先读一点文献;如果像我一样不讨厌,觉得可以读下去,那就一直照着这个方向去做,一点一点地去积累。”
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他更是格外看重文献综述部分,“经济学论文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是,一定要对这个已有的文献把握得特别好,有的学生会把文献综述当成一个负担,草草应付了事,但是文献综述实际上对于做经济学研究很重要,你要知道别人做过什么,我还有哪些能突破,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一点非常重要,都是需要花时间,真的并不是需要什么天分。”
王孝松扎实严谨的学术训练,也让学生们尝到了下苦功夫的甜头,由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多次获评“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他本人也在2013 年和2015 年被评为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走出“象牙塔”,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过去,我算是一个居于‘象牙塔’里的学者,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解释现实、指导实践的作用发挥得很有限。”
2010年,王孝松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任教。这所具有厚重红色基因的学校,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术体验。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成立。王孝松被聘为国发院研究员团队中的一份子。
作为国家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从孕育到发展,人民大学国发院以学术创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进步,紧紧围绕咨政育人这个关键词,在祖国大地上写就了一篇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雄文。
国发院研究员,也随之成为了王孝松新的身份标签。在参与相关政策咨询类课题和圆桌研讨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当代中国青年经济学者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象牙塔’里,更应着眼于当前最大的社会现实,为解决问题、指导实践贡献点点思想的星火。”
这一新身份,也让王孝松开始对自己作为一个学者的身份自觉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
王孝松在国家行政学院,作中美贸易摩擦专题讲座。
“缺少对实际问题的把握,仅仅基于书斋里得来的结论所做出的判断往往极易脱离实践。”王孝松表示。
“‘学者’的外延其实是很宽广的,不论在学界还是业界,只要对一个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就称得上是学者型的专家。对于一个学者而言,除了做学术,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学术成果与政策建议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其职业使命的一部分。”
王孝松的研究方向和大国政治博弈相关,他说,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中,作为经济学者,使命和担当是无比重大的。“当代中国的青年学者,要朝着两条腿走路的方向努力”,一方面要注重学术创新,不断生产出更多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作品,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当下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伟大变革,勇于发现问题,积极投身实践,真真正正地将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编辑:欣欣蔡
文字:刘晓阳 李静 李艳
照片:受访者提供
设计:欣欣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