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掌草的拉丁文名(亦指植物的种子吗)
虎掌草的拉丁文名(亦指植物的种子吗)豆,古食肉器也。——《说文》(2)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1)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 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豆
1.简介
豆,读作:dòu。汉字基本字义是指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 黄豆 ”、“ 绿豆 ”、“红豆”、“ 豌豆 ”、“落花生(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比如“土豆儿”。
2.字义
豆 dòu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 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
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豆
(2)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
古文形体
(3) 又
于豆于登。
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5) 古代容器。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
(6)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
(7)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
(8)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
(9) 古代重量单位。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
(10) 样子像豆的东西。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
(11) 姓
姓氏
豆姓出自熊姓,春秋时楚国公族后裔,至汉朝有豆如意,其子孙遂为豆氏。豆姓分布
河北邯郸市永年县张西堡镇豆下乡村,该村大约有2000的人口。豆姓占大多部分
该村是永年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地,该村拥有3000多公顷大棚无公害蔬菜。
陕西咸阳市永寿县豆家镇,豆姓人口也占全镇的绝大多数,该镇为远近闻名的“苹果之乡”。
在河北省南和县城西有个豆村,村里居民大都姓豆;
在邢台开发区有个叫和会的村庄,村里也有较多姓豆的。
总体来时,豆姓在河北邢台还是比较多的。
3.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d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eu5 [客英字典] teu5 [海陆丰腔] teu6 [宝安腔] tiu3 [沙头角腔] teu5 [东莞腔] teu3 [梅州腔] teu5 [陆丰腔] teu6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在江苏涟水、响水一带的方言里,“豆”表示肯定、赞同的意思,即为“是、对”。
4.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字源演变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