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父母与孩子就是一次次的目送(所谓父母子女一场)

父母与孩子就是一次次的目送(所谓父母子女一场)我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骄傲。这三年的时间里,动动内心深处的自信和快乐像只漂亮的蝴蝶一样破茧而出;跟他一起破茧蜕变的,还有和他一起成长的老母亲。光阴飞逝。光阴它也沉甸甸。三年前,动动还是个敏感内向的孩子,我还是个茫然无助的妈妈。

01

儿子的小学一年级,已经开始整整一周了。

动动适应的很好,仿佛一夜长大了一般。

三年前我第一次送动动去幼儿园,那挥泪分别的场景还犹在眼前。

光阴飞逝。

光阴它也沉甸甸。

三年前,动动还是个敏感内向的孩子,我还是个茫然无助的妈妈。

这三年的时间里,动动内心深处的自信和快乐像只漂亮的蝴蝶一样破茧而出;跟他一起破茧蜕变的,还有和他一起成长的老母亲。

我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骄傲。

我也感谢孩子带领我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让我得以在这里发现未知的自己。

这三年来,我们认认真真地度过了每一天值得回味的时光,直到今年九月把一个阳光自信的小男孩送到了他的一年级。。

父母与孩子就是一次次的目送(所谓父母子女一场)(1)

02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过,同每一位平凡的妈妈一样,华安小的时候,他的妈妈龙应台也给他背上书包,拉着他的手,一路呵护着送他到学校。

在龙应台先生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华安已经二十一岁。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跨专业换工作离开舒适区,只为陪跑孩子人生最初几年,值得吗?》中所说,火箭总有一天要脱离卫星,看卫星独自运转。

到那个时候,父母对孩子,才有资格目送。

但是在此之前,火箭先要用力把卫星送到自己的轨道上。

每一位爱着孩子的家长,都是那枚用力推举卫星的火箭,在不同的阶段,承担着不同的使命。

如今,我的孩子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贴身陪跑了三年的我,还会继续帮助这个敏感多情的小男生,一起告别过去,开启未来。

我会牵着他的手,像送他进入幼儿园一样,送他进入小学。

时光仿佛在轮回,又悄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而久经考验的老母亲除了与孩子一同经历和共情,还要走在孩子前面,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小学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个崭新的阶段,也是与幼儿园非常不同的阶段。在这里,我们家里的小朋友将会实现从儿童到少年的跃迁,也会开启将来长达二十年左右规范的学习生涯。

万事开头难。

更何况是这么重要的开端。

这不是靠孩子一己之力就可以顺利完成的,需要为娘继续抖擞精神,助他一臂之力。

父母与孩子就是一次次的目送(所谓父母子女一场)(2)

03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至少要做出以下改变:

一是切换模式

我这个曾经的“幼儿园家长”要切换到“小学家长”模式了。

以前跟同事在一起聊天,“过来人”都告诉我们,孩子上幼儿园的阶段是家长最“幸福”的时候,因为孩子早送晚接,没有作业,连一日三餐两点都在幼儿园解决。

上了小学,家长的“好日子”过完了,除了早晚接送,还有中午接送,再加一日三餐、辅导作业,还有小学下午早早放学之后的安排……

一下子比之前多出这么多工作!

可见“幼升小”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学校,也不是让孩子好好适应那么简单,更需要调整和适应的首当其冲是家长。

以前工作没做完,还可以占用下班的时间;以后我的下班时间估计都要被动动占用了。

这要求我必须提高效率,加快速度,而且要调整生活状态,学会统筹规划。

看来要配合孩子的升学,老母亲的能力配置也要跟着“升级”了。

父母与孩子就是一次次的目送(所谓父母子女一场)(3)

二是参与学习

幼儿园时期,孩子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游戏,课下也几乎没有需要写写算算的作业。

小学和幼儿园最大的区别是,游戏玩耍、体验操作不再是在校的主要任务,取而代之的是规范化的管理和系统化的知识学习。

我想,动动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这个阶段太重要了。因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动力的形成,都在这一时期奠定。

以前我虽然也会陪动动读书画画玩积木,但忙起来也经常会让动动姥姥或者姥爷代劳。

接下来的时间里,尤其是刚入小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参与他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并探索从中获得乐趣的途径。

父母与孩子就是一次次的目送(所谓父母子女一场)(4)

三是安排规划

先安排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然后和孩子一起规划他的时间。

这件事儿从这周末就可以开始和动动商量了:在即将到来的一个月的暑假里,我们要一起制定一个起居时间表,也把我们想做和需要做的任务列入其中。

这样下来,等九月份小学开学后,动动不仅能在生物钟上顺利过渡,也能对时间安排和学习模式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都是第一次当妈,又是第一次要成为一个小学生的妈妈,想想还有点小紧张!还好老母亲们都拥有超强学习力,且摸着石头过河,跟孩子一起去探索发现和调整改进吧!

父母与孩子就是一次次的目送(所谓父母子女一场)(5)

写在最后:

其实想想,做家长才真是一件“生无所息”的事情:从成为父母的那天起,我们就注定会一直关注着孩子,哪怕他已经可以独立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

于关注的过程中,孩子获得了成长,父母获得了爱和信任、付出和收获、发现和蜕变。

在我看来,这父母子女一场,并不仅仅是渐行渐远的目送,更是彼此互相激励、相互成全的人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