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明的四位皇帝都是怎样的结局(读南明史3弘光朝廷的国策)

南明的四位皇帝都是怎样的结局(读南明史3弘光朝廷的国策)朝廷当然也要粉饰太平,例如给不在自己控制下的山东、河南减免赋税,这些政令自然无法施行。还有给两百多年前朱元璋处死的开国功臣,朱棣杀害的建文忠臣追加谥号、恢复名誉,朝廷对此乐此不疲,当然太祖、成祖钦定的逆案是不能翻案的,获益的只是一些没落的勋贵,然而却无任何实际意义,只是想制造一种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假象而已。弘光朝廷的腐败自然少不了皇帝本人,弘光帝朱由崧好酒贪杯,沉湎女色。除了大兴土木修造宫室外,还以筹备大婚之名四处购买珠宝,为追欢逐乐置办歌儿舞女。还派出内官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挑选“淑女”,经办太监则借此作威作福。掌握朝政的马世英、阮大铖等人也是醉生梦死,利用手中权利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尽管弘光朝廷很快派出使团想要联合清廷,可是清廷根本不把弘光朝廷放在眼里,直接扣留了使团。而弘光朝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腐败丛生,缺乏战略眼光,这一点不止是马世英、阮大铖直流如此,就连史可法也是一味只想讨好满

弘光政权建立在南京后,当时的中国北方山东、河南等地则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原明朝地方官员、清军、大顺军余部、其它军阀和土匪各方势力互相争抢地盘,其中主要两股军事力量满清和大顺。在山海关之战后的四、五个月的时间里都没大的动作,清庭只派出一军追击山西的大顺军,双方都在积蓄力量以待再战。

南明的四位皇帝都是怎样的结局(读南明史3弘光朝廷的国策)(1)

弘光政权在这样的形势下却没有收复北方的打算,反而一门心思地想要“借虏平寇”,只做了一些表面文章,象征性地委任了一些官员,但官员却因没有武力后盾而不敢赴任。对于在北方原明朝地方官员的招揽,弘光朝廷也口惠而实不至,只委任官职而不派出一兵一卒,这些官员在各方压力下最终大都归降了满清,弘光朝廷就是这样坐视清廷逐步平定北方,坐稳了江山。

在清廷平定北方的时候,弘光朝廷朝廷从皇帝到官员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一厢情愿的想要通过“联虏平寇”坐享江南财赋充盈之地。而满清南下则是早晚的事。这主要有三点原因,江南远比北方富庶,北京需要仰赖南方漕运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降清的官员中有很多南方人士,他们唯恐出现南北朝的局面使骨肉分离;形式发现对于满清越来越有利,多尔衮等等人已经不满足于只控制北方,干脆准备以清代明。

南明的四位皇帝都是怎样的结局(读南明史3弘光朝廷的国策)(2)

戏曲中阮大铖形象

尽管弘光朝廷很快派出使团想要联合清廷,可是清廷根本不把弘光朝廷放在眼里,直接扣留了使团。而弘光朝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腐败丛生,缺乏战略眼光,这一点不止是马世英、阮大铖直流如此,就连史可法也是一味只想讨好满清,在于清廷间的通信中措辞软弱,对于多尔衮树之为“典例”的降将吴三桂,史可法对此也不敢稍加斥责,还要以赞赏的口气说“我大将军吴三桂假兵贵国。”

弘光朝廷的腐败和搜刮百姓也是触目惊心,由于无法节制四镇,对于四镇的粮饷要求也只能竭力满足,以至于四个月间给了一年半的粮饷,四镇仍以军饷不足为由不断催逼朝廷。而这些钱粮自然不可能都花在军队上,四镇之一的刘泽清就在淮安大兴土木,有人说其豪华程度“僭拟王宫”。

这些粮饷自然要靠不断地加派赋税来搜刮,田赋要增加,山塘税也要增加,期间还有官吏趁机横征暴敛,剥民肥身。时人写诗讥讽道:一年血比五年税,今岁监追来岁银。加二重头犹未足,连三后手急须称。可怜卖得贫儿女,不饱奸胥一夕荤。

南明的四位皇帝都是怎样的结局(读南明史3弘光朝廷的国策)(3)

弘光朝廷的腐败自然少不了皇帝本人,弘光帝朱由崧好酒贪杯,沉湎女色。除了大兴土木修造宫室外,还以筹备大婚之名四处购买珠宝,为追欢逐乐置办歌儿舞女。还派出内官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挑选“淑女”,经办太监则借此作威作福。掌握朝政的马世英、阮大铖等人也是醉生梦死,利用手中权利卖官鬻爵,贿赂公行。

朝廷当然也要粉饰太平,例如给不在自己控制下的山东、河南减免赋税,这些政令自然无法施行。还有给两百多年前朱元璋处死的开国功臣,朱棣杀害的建文忠臣追加谥号、恢复名誉,朝廷对此乐此不疲,当然太祖、成祖钦定的逆案是不能翻案的,获益的只是一些没落的勋贵,然而却无任何实际意义,只是想制造一种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假象而已。

弘光朝廷的的苟且偷安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加上错误的国策“借虏平寇”,因此清兵南下后就立刻土棚瓦解就丝毫不让人奇怪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