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取图案上一点A为研究对象,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所以A点会向各个方向反射光线。取任意一条光线研究,A点发出的光线先通过塑封袋内的空气折射进入水中,假设入射角为i1,折射角为γ1;然后光线从水中再次折射进入空气,进入人眼,假设光线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为i2,折射角为γ2。水和空气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1约等于1.33,n2约等于1.0)。这个解释好像太浅显,还是没说清到底什么时候透过水看不到纸上的图案,什么时候又能看到了。别急,小编马上分析给你看:3、将它们放入盛水杯中,观察实验现象。相信已经有人迫不及待说出了其中的秘密——光的全反射现象:当光线经过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部分光线在两种介质的界面被折射,其余的被反射。但是,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较高折射率的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较低折射率的介质),并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停止进入另一界面,折射光消失,光线全部向内面反射,故称为全(

图案都去哪儿了?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1)

花呢?

实验设备:塑封袋、白纸、画笔、杯子、水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2)

实验步骤:1、分别在白纸和塑封袋上画好图案;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3)

2、把纸片放入塑封袋并密封;

3、将它们放入盛水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相信已经有人迫不及待说出了其中的秘密——光的全反射现象: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4)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5)

当光线经过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部分光线在两种介质的界面被折射,其余的被反射。但是,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较高折射率的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较低折射率的介质),并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停止进入另一界面,折射光消失,光线全部向内面反射,故称为全(内)反射。临界角(ic)是使得全反射能发生的最小的入射角。

这个解释好像太浅显,还是没说清到底什么时候透过水看不到纸上的图案,什么时候又能看到了。别急,小编马上分析给你看: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6)

取图案上一点A为研究对象,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所以A点会向各个方向反射光线。取任意一条光线研究,A点发出的光线先通过塑封袋内的空气折射进入水中,假设入射角为i1,折射角为γ1;然后光线从水中再次折射进入空气,进入人眼,假设光线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为i2,折射角为γ2。水和空气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1约等于1.33,n2约等于1.0)。

由斯涅尔定律(折射定律)知,水的全反射临界角为: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7)

ic约为48.5 °。A点第一次折射得: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8)

(0≤i1≤90 °)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9)

所以,无论入射角取何值,折射角γ1一定小于或等于48.5 °。

假设塑封袋倾斜时与水面的夹角为θ,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10)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11)

1、 塑封袋竖直立于杯中时θ=90°,41.5°≤i2≤90°,并没有全部大于临界角48.5°。因此,光线二次折射的入射角i2介于41.5°和48.5°之间时,光线仍能射出水面,此时,空气中的折射角γ2大约在64°到90°之间,即理论上,眼睛在与水面成小于26°角的范围内能够观察到A。所以,当我们在水杯侧面十分贴近水面时才能看到纸上的图案。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12)

然而,从水中再次出射到空气中的光线只占很少的比例,光线强度弱,且入射角越接近临界角,反射光越强而折射光越弱,因此即使在可观察的范围内,人眼也难以观察到纸片上的图案。

2、 塑封袋倾斜时,θ减小,i2的取值范围将更多地偏离临界角,越来越多的光线会穿出水面, 折射角γ2的取值范围也越来越大,穿出的光线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观察到图案。

知道了这些,你会突然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要用全反射的原理来解释,例如:

光纤通信和医用光纤内窥镜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13)

双筒望远镜和璀璨的钻石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14)

海市蜃楼、柏油马路镜面现象(冷、热空气对光的折射率不同)

光学的基本定律及其内容(全内反射的有趣现象)(15)

这个知识点你Get到了吗?

祝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