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谁是真正的唐宋八大家(此人不愧是千古伯乐)

谁是真正的唐宋八大家(此人不愧是千古伯乐)至于欧阳观离开欧阳昞与其母亲,其实,作为欧阳昞的母亲,那时的她已经步入了中年,需要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这不仅是为了她自己,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她急切的希望家里的生活能过得好一些,所有,希望欧阳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四书五经上,回老家过点岁月静好的日子。可以说,欧阳昞与父亲欧阳观对于人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简直是天壤之别,也因此,欧阳观对于他的这个亲生儿子的所作所为极不认同,甚至,还有些鄙夷。当时,欧阳修参加了兄长葬父的过程,并在成年之后与哥哥见了面。那时,是他被贬到夷陵之时,途经鄂州,派人去请家住黄陂的兄长一起喝酒,之后,便在兄长家住了几夜。兄长家就在长江边上,还建了一间亭子以“儵”命名。“儵”既通“倏”,又指:江中白的鲦鱼或是传说中的鱼怪。可以说,这个名字取得殊有意味。后来,两兄弟再次相见,欧阳修再次游览了儵亭,并且,在尽兴之时,他还写下了一篇《游儵亭记》,说:家兄喜欢读历史,心胸开阔,“

龙衮曾详细记述了关于欧阳修的家世,大意是:强烈地谴责了欧阳观,也就是欧阳修父亲的人品。

那么,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欧阳观在与欧阳修母亲结合之前,实际上,已经有过一段婚姻了,甚至,还生育过一个儿子,名字为欧阳昞,后来,他跟着母亲生活。再后来,欧阳观对欧阳昞越发冷淡,不仅不关心他的生活,还不愿意承担作为亲生父亲的职责。不但如此,他对于亲戚与家里的仆人也是非常的冷漠,几乎没有什么人情味。

谁是真正的唐宋八大家(此人不愧是千古伯乐)(1)

欧阳观去世时五十九岁,而欧阳修的母亲,竟足足比他小了三十岁。

当时,欧阳修参加了兄长葬父的过程,并在成年之后与哥哥见了面。那时,是他被贬到夷陵之时,途经鄂州,派人去请家住黄陂的兄长一起喝酒,之后,便在兄长家住了几夜。兄长家就在长江边上,还建了一间亭子以“儵”命名。

“儵”既通“倏”,又指:江中白的鲦鱼或是传说中的鱼怪。可以说,这个名字取得殊有意味。后来,两兄弟再次相见,欧阳修再次游览了儵亭,并且,在尽兴之时,他还写下了一篇《游儵亭记》,说:家兄喜欢读历史,心胸开阔,“视富贵而不动”。“夫壮者之乐,非登崇高之丘,临万里之流,不足以为适... ...”

总而言之,就是说:欧阳昞心胸宽阔,乐观旷达,不被世俗名利所蒙蔽,不为金钱所障目。

可以说,欧阳昞与父亲欧阳观对于人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简直是天壤之别,也因此,欧阳观对于他的这个亲生儿子的所作所为极不认同,甚至,还有些鄙夷。

谁是真正的唐宋八大家(此人不愧是千古伯乐)(2)

至于欧阳观离开欧阳昞与其母亲,其实,作为欧阳昞的母亲,那时的她已经步入了中年,需要一个稳定安逸的生活,这不仅是为了她自己,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她急切的希望家里的生活能过得好一些,所有,希望欧阳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四书五经上,回老家过点岁月静好的日子。

为此,欧阳昞的母亲说了一些过分的话。

当时的知识分子都自诩清高、自尊极强,怎么能忍受得住这种侮辱。于是,这段感情就此破裂了。

话说,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从17岁起,欧阳修就开始应举,但是,考得都不顺利。不过,22岁那年,他去拜访知汉阳军胥偃,获得了赏识。便随胥偃到京城参加科举,无往不利,之后,胥偃就把自己女儿嫁给了欧阳修。

结婚两年后,即1033年,胥氏病卒,年十七。第二年,欧阳修便娶了杨大雅之女杨氏为妻,而十个月后,他再次丧偶。1037年,被贬夷陵的欧阳修迎娶了薛奎之女,她最终成为了欧阳修的终生伴侣。1052年,欧阳修移知应天府,母亲郑氏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之后,欧阳修将母亲与父亲欧阳观合葬,并将胥、杨两位夫人遗骸带回了沙溪。

谁是真正的唐宋八大家(此人不愧是千古伯乐)(3)

当时,欧阳修已经在颍州购田定居,安葬完母亲之后,他便回到了颍州为母亲守制,在那里完成了《新五代史》的写作。又过了二十年,王安石变法期间,欧阳修在颍州去世,年六十六。三年后,他的儿子将其葬于开封府新郑县旌贤乡,那里还安葬着一直生活到元祐年间的薛氏,以及薛氏所出的四个儿子。

说起对故乡的感情,韩琦对故乡相州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在意昼锦还乡。而欧阳修则完全不同,对吉州的感情有些寡淡,除了先后葬父、葬母的时候,欧阳修似乎从未回过故乡。宋朝时期,江西人才辈出,所以,欧阳修的做法,引起了一些同乡的非议。

即便是后来,世人对于欧阳修的议论,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鄱阳人洪迈指责欧阳修把颍州当故乡,吉安人罗大经说欧阳修没有责任心。而南宋宰相周必大也是吉安人,退休后回乡居住,此时,就有人写诗庆贺周必大荣退,并且,还顺带嘲讽了欧阳修一下。

不过,这些非议欧阳修的都是南宋人。

谁是真正的唐宋八大家(此人不愧是千古伯乐)(4)

当时,北方沦陷,他们也没有机会卜居归葬于京洛地区,而北宋迁徙官僚的心境,他们恐怕无从体会。宋朝的颍州富饶美丽,苏轼曾写过无数盛赞这里的诗句,甚至,说道:只有两地西湖可以与之媲美。何况,欧阳修这些业儒家庭出身的官僚,一生荣辱恩宠系于朝廷,无论从感情还是前途考虑,在京城附近居住,都是他们的终极理想。

欧阳修在父亲安葬六十年后才为其立碑,那么,他在等待什么?

等待实现母亲对他的期待。

因为,自幼母亲就跟他说:“你父亲这么穷,死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我之所以守节茹苦,精心培养你,完全是因为你父亲极高的期待。”

面对这样的恩情,欧阳修是需要报答的,但是,在母亲去世时,欧阳修的官职也不过是中等左右。虽然,朝廷对其父母有所封赠,但是,欧阳修却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是复杂的家庭因素造成的,也是当时艰难的时代大形势所造就的。

谁是真正的唐宋八大家(此人不愧是千古伯乐)(5)

然而,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其中,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可以说,他们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

欧阳修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赏识与推荐。在“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人都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之后而名扬天下的。

参考资料:

【《欧阳修全集·欧阳氏谱》、《六一居士自传》、《东都事略·卷七十二·列传五十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