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各乡镇圩日(广西灵山县各圩镇名称的由来)
广西灵山县各乡镇圩日(广西灵山县各圩镇名称的由来)十二、陆屋圩:建于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由陆姓人在此建圩,故取名为陆屋圩。陆屋古属灵山县,清朝光绪十四年被强划钦州。解放前属钦县十一区管辖,到1958年11月15日复归灵山县管辖,1984年恢复陆屋镇之称。十三、陆屋镇新坪圩:新坪圩由华麓新村卢氏、古城梁氏两姓村民定居在此成圩,故取名新坪圩。该圩位于陆屋镇西边10公里处,灵钦公路旁。十四、陆屋镇广隆圩:位于陆屋至伯劳公路19公里旁,是附近卢屋、广隆、广江、松木山、沙田、广笪等行政村的经济贸易小圩场。 有街道长50米,居民25户150人,设有日杂百货小商店、生资门市部、肉行、禽畜行。广隆圩3日为一圩,逢圩日,附近村民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到此赶圩,或拿来物品出售,或赶圩购物,高峰人流达1600人次。十、那隆镇: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07年,同盟会领导的“三那”(那丽、那彭、那思)起义革命军就选定钟灵乡(即现在那隆大平一带)为进攻灵山县城
经常听老人家说去“趁圩”,我们小时候手里有一块钱都要去“趁大平圩”(灵山县那隆镇大平村)吃一碗渌水粉。“趁圩(墟)的粤语发音、趁圩(墟)的意思。在北方,有赶集一说。而在本地的乡镇农村,也有类似的集市,我们乡下称之为“趁圩”。邻近的圩市,“圩日”一般会错开,要么是农历“147”、“258”,要么就是“369”。每当圩日,附近的农民群众就会自发地集中到圩市所在地。虽然现在乡镇的商业很已经比较发达,商铺较以前多了不少,但是每当圩日,农民还是喜欢到市场去“趁圩”。每逢圩日,商户总是早早开档,摆放好商品,期盼一天下来都能客似云来。离圩镇较远的农民群众也早早起床,赶往圩市购买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就连看热闹的群众也早早吃过早饭,到圩市“趁”热闹去。”
那么灵山的各个圩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呢?我挑一些已经考证的来说一下:
一、灵城镇(东圩):灵城镇(灵山县县城),位于县境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5′、北纬22°36′,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起为县治。解放后其行政建制几经变化,1980年为灵城镇。古时候,该镇又名东圩。解放前,手工业只有几间打铁铺,只能生产菜刀、柴刀和锄头等简单工具。大芦十三太的故事里也多次提到“东圩”这个词。
二、三海镇:因远近闻名的名胜“三海岩”而得名。解放以来,三海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镇人民政府驻地两次迁移,一是1977年7月6日由灵城镇解放路镇北街迁至离县城五里外的将军铺;二是1985年9月18日又由将军铺迁到现在的县城环秀路。
三、龙武圩:相传在乾隆年间,在龙武石山洞内,有雌雄两龙横卧穴中,并有龙床、龙枕、龙碗、龙潭,龙武圩因此而得名。龙武石山下有上10个石灰窑,附近石龙、苏屋、枚埠、旺圩、英爪和那隆、平南等地人们在此出入频繁,并在此买卖柴草,摆卖小吃,摆卖日常用品,龙武圩便逐渐兴旺起来。该圩位于县城西面,距县城10公里,江北公路在此通过,没有圩期,人们多在早上赶圩后便离去。
四、新圩:据传说在清朝初期,今元屋岭村刨岭屯的几户刘姓人家在该屯设些小卖点,后来当地群众经常拿竹笋到此地摆卖,形成圩场,故当时称“笋圩”。清朝中期,这个小圩场除摆卖竹笋外,还上市其它农副产品,圩场逐渐扩大,群众认为“笋圩”这个名称已不适合当时状况,就把它改名为“新圩”。
五、平山:平山镇位于县境的东北部,地处灵山“大不过东山,高不过罗阳”这两座大山之间。平山镇地处较高丘陵山区,原农贸圩市在黄宁村的平山肚,由于此处不够中心,附近农民的经济、生活不富裕,购买力低下,上市的农副产品难以销售,后来圩市搬迁到地势较平的禾塘岭,故圩名称为平山圩,镇名也称之为平山镇。
六、平南圩:平南圩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当时圩场在今下东街附近的三圣公庙,庙前是一块8000多平方米的大草坪,善男信女们常到该庙祭祀神灵,小商贩们也在那块草坪上做些小生意,于是自然地逐步形成集市平南圩。解放前,平南称荔枝乡,1952年设区,平南称第三区,辖荔枝、 龙里、白花3个乡,后又合并为平南乡。1958年平南乡称平南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为平南乡,1994年1月改为平南镇。
七、白花圩:白花圩始建至今约有140年历史。该圩的创始人是白花村下马芹的劳礼成,此人家境比较富有,他在自己较为宽阔的宅基地上面建房8间,每向4间,中间留有约19米宽的行人道。此处是附近的走马池、友兰塘、金山塘、路踏塘等自然村的群众耕作出入必经之路。起初,劳礼成在此试做、煮粥出卖,生意好做,于是又扩大经营些副食品等。随后,小商贩们也纷纷前来摆卖做生意, 摆卖点逐步扩大,形成了白花圩。该圩3天为一圩期,赶圩买卖的人只在圩日上午交易,因此人们也称为“饭滚圩”。白花圩位于平南镇西南面约12公里处。有白花、桃禾、峡木、杨梅、簕菜、新魁、古僚、岭平、三海镇的旺圩等行政村的群众前来赶集,逢圩期赶集的群众约有千余人。
八、烟墩茅针圩:茅针圩位于烟墩镇南面, 距离镇人民政府10公里,有居民680多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120人) ,所在的茅针行政村人口4670人,有中学、小学各1所,在校学生1260人。是烟墩镇第二个农村集镇。茅针圩毗邻平南桃禾和三海旺圩,离那隆镇仅10公里。数百年来,茅针圩就成为当地农村商品的集散地。
九、檀圩:位于县境中部,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该镇距县城13公里 因清朝时期檀姓户主开圩而得名。
十、那隆镇: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07年,同盟会领导的“三那”(那丽、那彭、那思)起义革命军就选定钟灵乡(即现在那隆大平一带)为进攻灵山县城的前哨,当时一大批钟灵民众追随革命军进攻灵山县城。1945年1月中旬,中共灵山县组织负责人陈铭金在白鸠埠小学(即灵一小学的前身)主持召开了全县党员骨干会议,传达中共广东省南路特委关于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2月8日,当地80多人参加了灵山抗日武装起义。在他们的影响下,当时的大埇、风门塘、庙竹坪、狮子岳、牛坪、覃屋等村庄的群众也积极配合,开展斗争,踊跃参加起义,前赴后继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十一、三隆镇龙山圩:龙山圩距离三隆圩约10公里。成圩于解放前,现在每隔3天一圩,是三隆圩日的第二天。龙山圩街道全长约250米, 共有70多个铺面, 其中,有小卖店13个,饮食店4个。居民约有500多人,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多以种田为主。每逢圩期到来,赶圩的多是老年妇女,所以人称为“婆子圩”。圩日热闹的时候是中午12时至下午3时。
十二、陆屋圩:建于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由陆姓人在此建圩,故取名为陆屋圩。陆屋古属灵山县,清朝光绪十四年被强划钦州。解放前属钦县十一区管辖,到1958年11月15日复归灵山县管辖,1984年恢复陆屋镇之称。
十三、陆屋镇新坪圩:新坪圩由华麓新村卢氏、古城梁氏两姓村民定居在此成圩,故取名新坪圩。该圩位于陆屋镇西边10公里处,灵钦公路旁。
十四、陆屋镇广隆圩:位于陆屋至伯劳公路19公里旁,是附近卢屋、广隆、广江、松木山、沙田、广笪等行政村的经济贸易小圩场。 有街道长50米,居民25户150人,设有日杂百货小商店、生资门市部、肉行、禽畜行。广隆圩3日为一圩,逢圩日,附近村民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到此赶圩,或拿来物品出售,或赶圩购物,高峰人流达1600人次。
十五、旧州镇位于县境西部, 距县城61公里,隋至宋时为钦州治地(南宾寨),故称旧州。1982年8月25日,“钦州故城” 遗址列入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武利镇因有武利江能通船只,明末清初镇驻地已成为热闹圩市,清朝时候则是县内主要商埠。灵山外销的蔗糖、稻谷、水果、蓝靛,主要由此运往北海,外来货物也大都由此上岸。直到1972年,武利江变浅后才停止通航。70年代初至现在,主要靠公路运输。在古代,除了商业繁荣外,文化也很发达。如坐落于武利街尾小山上的青云寺。传说是广东高州有一法号“青”的和尚化斋来到武利,登上街尾小山拉尿,发现此山是块风水宝地,便返回高州请来高师建寺,竣工后定名为“青云寺”。还有一处文武庙,传说是清初年间,在该镇长岗营地山有杨氏家族,一代人之中出了1个文生举人和1个武生举人,为武利父老乡亲办了许多实事,深受群众拥戴。两举人去世后,当地群众捐资修建了文武庙,并为两举人塑像立于庙中,以供后人瞻仰。“文化大革命”中,塑像被毁。又如位于青云寺旁的花桥(初叫南昌桥),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全部用花岗岩砌成,是邑人叶年青捐资修建的。花桥的对面是马鼻山。因此,桥头竖立的牌坊上镌有上联曰:“桥连马鼻通来往”,下联则见空白,留给后人续对,隔了好几年仍无人对得。后来,竟被当地一放牛娃对上了,且对仗非常工整,联曰:“路接青云亘古今。”一时传为佳话。该镇历史悠久,各种传统小吃相当丰富,如牛巴、腊味、金银引、黄瓜皮等等,制作工艺独特,色、香、味、形可谓一枝独秀,倍受食客青睐
十七、文利圩: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680年),当时在如今的政府所在地建有一间“文武庙”,时人经常集会祭拜。北海、合浦等地的商人也经常用船运货物到此地销售,当地群众亦集结前来选购,逐步形成了交易中心,后取名文利圩。“文”取“文武庙”之文,“利”是做生意顺利的意思。
十八、伯劳圩: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原名“白骡”,意思为辛勤耐劳,于200年前改为伯劳。 伯劳镇位于县境南部,南与合浦、钦南相邻,西与陆屋、三隆、那隆接壤,东北与武利、文利相连,治地距县城54公里。
文自:岭南十三叔
参考: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