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赞美江苏的诗句是(方志江苏成书于南京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赞美江苏的诗句是(方志江苏成书于南京的永乐大典)据正德《姑苏志》记载:这一大部头的书的编纂中,有不少苏州人的“身影”。三大“监修”之一的姚广孝就是不折不扣的苏州人。在编纂过程中,召集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锡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编纂班子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总计22877卷、目录60卷,全书约3.7亿字,分装成11095册。这套书是书手用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一笔一画抄录完成的,《大英百科全书》将其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近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以“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开场。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在南京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成书于明永乐六年,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11095册,22877卷,参与编纂的人数高达3000多人。全书直到永乐六年才抄写完毕。完整的《永乐大典》单册就高50.3厘米,宽30厘米。书衣则采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裹。这样的装帧方式让它可以竖直立在书架上,而不是像线装本那样只能躺平。书叶则采用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便可闻到其中淡淡的书香。
其实,早在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在编纂过程中,召集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锡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
编纂班子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总计22877卷、目录60卷,全书约3.7亿字,分装成11095册。
这套书是书手用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一笔一画抄录完成的,《大英百科全书》将其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这一大部头的书的编纂中,有不少苏州人的“身影”。三大“监修”之一的姚广孝就是不折不扣的苏州人。
据正德《姑苏志》记载:
姚广孝,长洲人,初为僧,名道衍,字斯道,居相城妙智庵。时相城灵应观道士席应真者,读书学道,兼通兵家言,尤深于机事,广孝从之,执弟子礼。于是尽得其学,然深自退藏,人无知者。其友王行独深知之曰:“他日必当有所遇,固不得以人废言也。”洪武中,以高僧荐选,侍文皇于燕邸,深见亲信,与密谋。永乐中,以靖难功进官太子少师,复姓,赐今名。拟于元之刘秉忠,卒赠荣国公,谥恭靖,配享庙庭。初靖难之功,广孝弟一,事定,未尝自言。文皇屡欲官之,辄辞。一日,召见,令人潜以冠服被体,亟命宣,谢不得已,受命,终不蓄发娶妻,所居多在僧寺。然文皇眷礼弥笃,每称少师而不名。及病,驾幸其第,问后事。对曰:“出家人复何所恋?”强之,终无言。文皇念其功,特官其养子姚继为尚宝少卿。广孝博通内外典,亦工文词。所著有《延虚子集》,别有《道余录》则专诋程朱。其友张洪尝云:“少师于我厚,今死矣,无以报之,但见《道余录》,辄为焚弃。”
姚广孝是今苏州相城区人,原本是个和尚,因机缘巧合,在洪武年间,被推荐给燕王朱棣,成为其谋事,并成功协助燕王“上位”,号称缁衣宰相,深受朱棣宠信,经常称之为“少师”。尽管永乐皇帝朱棣一直想给他“加官进爵”,可姚广孝始终没同意。
致于传文中所称“其友张洪”,也是苏州人,而且是位大学问家。正德《姑苏志》也为之列传:
张洪,字宗海,常熟人。洪武间,以事被逮谪戍云南,后以明经被荐授靖江王府教授。永乐元年,擢行人,奉使日本,郤其馈金。二年,复使辽东,修茶马旧政于蕃界,亦不受馈。时缅甸宣慰那罗塔杀孟养宣慰刁木旦,并其地,命洪赍诏责还所侵地,立孟养后。塔不服,凡六往,始听命。塔欲毒之,服其诚信,乃已。还,入翰林,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书成,升行人司副。洪熙元年,升翰林院修撰致仕,卒年八十四。所著有《四书解义》《周易会通》《尚书补传》《诗经正义》《春秋说约》《礼记总类》《历代诗选》《史记要语》《琴川新志》《日本补遗》等总若干卷。
张洪曾出使日本、辽东、缅甸,回来后充任《永乐大典》副总裁,著作涉及“四书五经”和史志类,《琴川新志》8卷,已佚,但其《序》尚存后世旧志中。
据《吴中人物志》记载:
赵友同,字彦如,浦江人。徙居于吴,笃志问学。祭酒胡俨为华亭教谕时,举友同为训导。少师姚广孝言:“友同父良仁,邃于医,以家学召为太医院御医。”时修《永乐大典》,乃以友同为副总裁。又用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其文学见知于上。及奉诏从尚书夏原吉治水来吴。所著有《存斋集》藏于家。
王琎,字汝嘉,与兄璲,少齐名于时。尝谪戍五开,以明经举为武昌府学训导,召预《永乐大典》为副总裁。洪熙初,直弘文阁,东里杨士奇铭其墓,谓:“王氏兄弟,先后入翰林,士君子论行己有道,当于汝嘉无间言。”
《姑苏志》记载:
梁时,字用行,始家吴江,迁长洲,博学工文章,以气格为主,不事纤丽,亦善笔扎。洪武中,用荐授职岷府纪善,迁翰林典籍,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有《噫余集》。
赵友同以御医的身份出任副总裁,王琎以府学训导的身份出任副总裁,梁时以翰林典籍的身份充副总裁。各有所长。
参与纂修《永乐大典》的苏州人,见诸旧志的还有数人:
康熙《吴江县志》记载:
曾爟,字日章,以字行。其先滦水人。父朴,徙吴江。爟少聪敏,受《春秋》于严陵鲁渊。渊,字道源。充郡学生。洪武十七年,以岁贡授黄陂知县,政声大振,以最闻,寻去官归。洪武三十五年,以荐擢翰林院侍读。永乐元年,与修《永乐大典》……
乾隆《苏州府志》记载:
王汝玉,名璲,以字行……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应天府学训导,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检讨,再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
《吴中人物志》记载:
吕昭,字克明。洪武中,徐州训导,由上封事授浦城县丞。在县多善政于民,尝植双松于庭,以甘棠拟之。后升山西沁州知州,屡聘校文,预修《永乐大典》……
林刚伯,常熟人。博学能文词,寄迹老子法中。永乐初,举往龙虎山校勘道书,嗣天师张宇初甚器重之。尝预修《永乐大典》。
怀瑾,字如珪,嘉定人。出家保宁寺,尝预修《永乐大典》。
林刚伯和怀瑾分别是以道家和佛家子弟的身份预修《永乐大典》的。
《姑苏志》载:
滕用亨,初名权,字用衡,后避讳,更今名,长洲人,尚书德懋从子。少从德懋游学四方,颇多见闻,问学辩博,文词尔雅,尤精六书之学,其篆隶之妙,高出近世。永乐三年,被荐时年几七十矣,召见面试篆书,用亨作“麟凤龟龙”四大字以献,又献祯符三诗,称旨,授翰林待诏,预修《永乐大典》……
滕用亨因为其“精六书之学,其篆隶之妙,高出近世”而以七十高龄预修《永乐大典》。
崇祯《常熟县志》载:
沈洧者,希皋处士之仲子也。按张修撰叙其宗谱称:洧肆志力学,繇乡贡入胄监,预修《永乐大典》,擢唐县令,调芮城,又调南海,皆有美绩,以父忧归。
嘉靖《昆山县志》:
沈余庆,字孝祥,预修《永乐大典》,授礼部主事,历升湖广参政。
周公冕,预修《永乐大典》,饶州府照磨。
夏昺,字孟旸,昶兄,精书法,预修《永乐大典》,初授永宁县丞,被诬谪戍。隆庆大学士杨荣荐书释典,擢中书舍人。昺性恬淡,与人交,恭敬辞逊,不择便利。善绘云山岚树,得意者不减米南宫、高房山云。
夏昺也是以“精书法,预修《永乐大典》”。
弘治《太仓州志》:
清奇者,太仓周氏子,少不茹荤,年十六,海宁楼雪溪乞为徒,后谒长干一雨翁,得禅教三昧而归,南洲洽公见而称之,曰:“吾教有托矣。”六年,与修《永乐大典》,寻住持镇江胜果寺。十七年,复征至京师,居海印寺,校雠三藏,未完而逝。有《怪庵集》行世。
总之,参与修纂《永乐大典》的苏州人遍及苏州各州县,有精书法的,也有懂佛道典籍者,大都是有学问的人。
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世的皆为嘉靖年间的抄本。明世宗十分喜欢《永乐大典》,经常随身携带,翻阅查找验方。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下令,任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负责重录一部《永乐大典》的工作,重录的缮写者被规定每人每日抄写三叶(页),这样重录工作整整花了6年时间,到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后完成。原本归还南京,其正本贮北京故宫文渊阁,副本别贮保存皇家史册的皇史宬。
在主持重录一部《永乐大典》的工作中,同样也有苏州人的身影瞿景淳。
雍正《昭文县志》记载:
瞿景淳,字师道,号昆湖,举进士第一,殿试第二,授编修,知制诰,迁侍读、谕德掌坊事、经筵日讲官、侍读学士掌院事、太常卿、南京国子监祭酒、吏部左右侍郎,摄吏、礼、工三部尚书,召入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以病乞归,卒。
这套书到乾隆年间存有8000册,因此有人怀疑当时并未抄完。对于原书的去向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历史学界有多种猜测。顾炎武《日知录》断定大典“全部皆佚”。另一个猜测是,原书已给嘉靖皇帝殉葬。
《永乐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库全书》时,发现《永乐大典》已遗失缺失2422卷,约千余册。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现今尚存约400册,810卷,不到原书的4%。
本期节目开始,节目组就为大家讲述“万书之书”《永乐大典》“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故事。
1912年,在鲁迅等人的努力下,清末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六十四册正式移交京师图书馆,也就是今天国家图书馆的前身。由此,《永乐大典》开启了回归之旅。张元济、郑振铎、周叔弢等中华藏书人、护书人相继走来,一册册《永乐大典》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才有了如今《永乐大典》的“历劫重光”。
陈其弟
【本文原发方志江苏,经授权转载】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