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有哪些杰出物理导师(谢兰乘风破浪的)
兰大有哪些杰出物理导师(谢兰乘风破浪的)受到爷爷和父亲的影响,谢兰从小便养成积极向上和乐于助人的性格。“爷爷和父亲经常帮助家境困难的家庭,经常为了别人家的事跑上跑下。”谢兰是一位“85后”教授,出生在人杰地灵的四川。谢兰,工学博士,贵州大学教授、博导。2016年进入贵州大学工作以来,在美丽的花溪河畔,诠释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日前,谢兰获得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科协评选的第十六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人物名片:谢兰,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贵州大学特聘教授、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青年拔尖人才、国家复合材料改性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复合材料导热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质基新材料及先进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在《Nano-Micro Letters》等国际TOP期刊共发表论文50余篇。获第十六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2020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7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贵州大学2017卓越基金奖“二等奖”。
谢兰教授
难得的周末,书香弥漫的书房里,谢兰捧起林徽因文集,认真阅读起来。
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里,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谢兰都把自己贡献给了教学与科研。只有在偶尔的周末,她能享受到这种安静的时光。
谢兰,工学博士,贵州大学教授、博导。2016年进入贵州大学工作以来,在美丽的花溪河畔,诠释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日前,谢兰获得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科协评选的第十六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谢兰是一位“85后”教授,出生在人杰地灵的四川。
受到爷爷和父亲的影响,谢兰从小便养成积极向上和乐于助人的性格。“爷爷和父亲经常帮助家境困难的家庭,经常为了别人家的事跑上跑下。”
父亲的认真和严谨,同样影响着谢兰。“记得小时候,父亲为了写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挑灯夜读和撰写。”
从小到大,谢兰一直深受老师的喜欢,200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数学老师、化学老师和生物老师轮番给她出主意,选择了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随后她又考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攻读硕士。2012年,谢兰跨专业到四川大学材料加工工程攻读博士。
跨专业读博是艰辛的,一切归于零,重启扬帆。读博期间,由于太多的专业知识要补习,且一度看不到科研成果,她曾想放弃自己当初的选择,并寻找了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但后来在导师和同学的关怀和帮助下,她寻着当初的梦,勇敢地坚持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博士期间她不仅发表了国际TOP期刊论文,还被选派去英国留学。
在英国谢菲德大学的学习,对谢兰影响很大。生活上,既学会了独立,也更加明白人在他乡的不易,更懂得了“珍惜”二字。珍惜他乡的朋友之情,珍惜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学习上,她的导师Goran Ungar教授特别疼爱她,像父亲一样,给了她很多学术空间,让她可以大胆地、自由地进行学术探索。她说“导师还鼓励我去旅游,去开阔眼界。眼界宽了,想象的空间就丰富了,创新能力就提升了。”
学成归国之后,谢兰有留在国外工作的机会,但她放弃了。“我的根在中国,我要回到中国工作,希望我能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和所感,回报生我养我的土地。”
在职业选择上,谢兰最终选择了当一名大学教师。她说“我想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去追梦”。2015年,谢兰从英国回来,听说贵州大学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吸引了特别多的人才。“虽然我之前没听说过贵州大学,但是后来多方了解,了解到贵州省对于教育改革和科学技术的重视和投入,就毅然选择了贵州大学。”
教给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学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去开展,一切都为了教给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谢兰说,“但是高等教育又具有特殊性,不仅是传输专业知识,还需知识创新,科研的引领性就突显出来了。科研的重点是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格和学习能力。”
那么如何当好一名教师?谢兰说:“我们要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才能教出真善美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更多包容、鼓励,并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让学生慎思之、明辨之和笃行之,走遍天下都不怕;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承受力,才能坚信自己能教好每一个学生。
谢兰教授和她的学生
在贵州大学,谢兰所在的专业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人或者非专业人士对高分子这一专业术语可能较为陌生,甚至闻所未闻。“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高分子就是在分子前面加了一个形容词。高相应多,对应低。也就是很多低分子聚到一块就形成大量的分子,但是这些原子或分子需要串起来的,就像手链通过一线串起来一样。当这个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叫做高分子。”谢兰介绍说,“其实高分子材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塑料盆、衣服、蛋白质、汽车轮胎等等,都有高分子的成分,可谓无处不在。”
在贵州大学,她承担了许多门高分子材料相关课程,事实上这些课程知识都是她读博和工作期间自学而来。她说:“我们要积极培养大学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她承担过的课程包括:本科生双语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与《高分子专业英语课程》,核心课程《高分子物理》,综合型课程《计算机在材料中的应用》与《材料加工技术前沿及进展》,研究生课程《研究生专业英语》《功能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强度与破坏》等。
除了教授学生课本知识,她还积极的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她指导多名本科生、研究生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项目,并在国际TOP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潜心科研结硕果
科研之路,并非坦途,需要付出艰辛,更需要毅力。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集成化和小型化及交叉领域的发展,谢兰意识到柔性的高导热电磁屏蔽材料和发光材料的重要性。为此,谢兰和团队设计了10余种方案进行实验,想要研发出具有良好柔性、轻质、低成本的高导热复合材料,以此解决热界面材料的散热问题。
三年时间里,经过不停地“失败-总结-失败-总结”之后,在小小的实验室里,谢兰和团队经常加班到深夜,终于制备出具有多层结构的柔性热界面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热导率增强效率达到1095%,电磁屏蔽效率可达99.99%,相关研究成果还发表在国际TOP期刊上。”
谢兰教授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科研工作者的追求。
近年来,谢兰团队与江林(贵州)高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究开发植物纤维环保材料,主要包括产品配方调控、低VOC处理和国际技术交流,相关产品应用在五菱、吉利和大众等主机厂新开发车型上,“所应用产品,2020年的销售总额达到一千万元。”
科研无止境。“贵州是一个农业大省,因此我们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基新材料。在可持续发展的新材料中,生物基材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谢兰告诉记者,目前,她和团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等9各项目,都是生物基新材料领域。
最近,基于农业废弃物秸秆,谢兰团队制备了一种可熔融加工生物质固体发光材料。据了解,生物质加工目前主要采用溶剂法,熔融加工是非常难的。“如果我们的研究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那么就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利用,这将极大地降低农林废弃物焚烧造成的环境压力。”
教学工作忙碌,科研工作严谨,因此,生活中的谢兰,尽量让自己有诗和远方。她平时喜欢游泳,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特别喜欢林徽因和余秀华的作品。“通过阅读她们的作品,我深深触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经历磨难的时候,身边都有一颗美好的灵魂给予你希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来源:天眼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