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寂寞夏浅风中看花落(朵朵精神叶叶柔)
几分寂寞夏浅风中看花落(朵朵精神叶叶柔)人世间的美好怎么总是如是的哀婉,使人不忍卒读? 有一年,皇帝下旨,天下选秀,貌美的蔷薇姑娘被选中。蔷薇姑娘得知后犹如晴天霹雳当即昏厥。官吏风霜刀剑严相逼,要带人进京献给皇帝。母亲苦苦哀求,官府就是不答应。好心的乡亲们暗中告诉蔷薇母亲,教女儿躲进深山,如官府要人,就说患急病死了。谁知“墙里说话墙外听”此事走漏了风声,被贪财的人向官府告密。县官上奏朝廷,皇上大怒,下令追捕,活着要人.死了要尸。 吓得阿康和蔷薇连夜双双逃往深山,但步行怎逃得过骑马的追兵。耳闻马蹄声越来越近,为了不牵累小哥哥阿康,蔷薇姑娘回身推开阿康毅然跳下了万丈山崖。此时小哥哥阿康忍住悲痛,亦随着义无反顾地跳下山崖。官府恐怕皇帝怪罪,派追兵搜巡,在山崖下寻到了两具尸体,运回了京城。恼羞成怒的皇帝看见两具尸体,又气又恨,命人浇油烧尸,但烧了一昼夜,尸体却肤色不改,完好无损。又命人举刀碎尸,但钢刀却砍不进。皇上余怒未消,下令抛人大海
这几日院子里的一簇蔷薇花正在盛开,我每次经过她身旁的时候,都会忍不住驻足相看不厌。花儿小巧朵朵盛开,粉嫩的花瓣儿与那片片温柔的绿叶互相簇拥着煞是好看,鲜艳如锦,嫣然可爱。若是雨晴之后,蔷薇花娇柔带雨的浓香四散,飘拂于空中,丝丝缕缕使人陶醉微醺。
唐杜牧《蔷薇花》神来之笔更是写出了这蔷薇花的百姿千媚:“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障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蔷薇花一簇簇一丛丛娉婷婀娜招摇生姿造化自然,这哪里是石崇家五十里锦幛能比拟的呢。
记得关于蔷薇花还有一段凄美的传说,想来使人哀婉不已。相传很久以前,在浙江天目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小姐姐叫蔷薇,父亲早年去世,她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邻居小哥哥名叫阿康,为人善良,更乐于助人,常帮助蔷薇砍柴、挑水.日久天长。两人互相爱慕,便定了终身。
有一年,皇帝下旨,天下选秀,貌美的蔷薇姑娘被选中。蔷薇姑娘得知后犹如晴天霹雳当即昏厥。官吏风霜刀剑严相逼,要带人进京献给皇帝。母亲苦苦哀求,官府就是不答应。好心的乡亲们暗中告诉蔷薇母亲,教女儿躲进深山,如官府要人,就说患急病死了。谁知“墙里说话墙外听”此事走漏了风声,被贪财的人向官府告密。县官上奏朝廷,皇上大怒,下令追捕,活着要人.死了要尸。
吓得阿康和蔷薇连夜双双逃往深山,但步行怎逃得过骑马的追兵。耳闻马蹄声越来越近,为了不牵累小哥哥阿康,蔷薇姑娘回身推开阿康毅然跳下了万丈山崖。此时小哥哥阿康忍住悲痛,亦随着义无反顾地跳下山崖。官府恐怕皇帝怪罪,派追兵搜巡,在山崖下寻到了两具尸体,运回了京城。恼羞成怒的皇帝看见两具尸体,又气又恨,命人浇油烧尸,但烧了一昼夜,尸体却肤色不改,完好无损。又命人举刀碎尸,但钢刀却砍不进。皇上余怒未消,下令抛人大海,可尸体却不沉水。此时,朝廷上下眼见皇帝残暴荒淫怨声载道,纷纷谴责皇上的凶残。皇帝怕引起众怒不敢再继续作孽,命人打捞尸体,草草合葬于天目山下。
不久.那座新坟上长出一树美丽的花.花茎上长着许多刺。人们见到都怜爱地说这花是蔷薇姑娘的精灵所变,花刺是阿康为保护蔷薇而生,于是就取名“蔷薇”,以示纪念。
人世间的美好怎么总是如是的哀婉,使人不忍卒读?
说起那个写《蔷薇花》的杜牧,也写了《阿房宫赋》讽喻后世为鉴、才华盖世亦文亦武的杜牧,他自己也有一段才子佳人有缘无分的缠绵故事,记录在杜牧唯一传世的国宝级《张好好诗》墨宝里。
唐大和二年(828年)十月,时年杜牧二十六岁,八个月前高中“进士及第”,杜牧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干了几个月,就被沈传师拉去做了幕僚。沈传师非常欣赏杜牧,杜牧也是沈传师府上常客,经常去沈传师家吃饭。在这他遇见了想要得却得不到的小萝莉张好好,便开始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
张好好是江西南昌人,是沈传师家的歌伎,在唐朝官伎是合法的。当时的杜牧尚未成家,风流倜傥有才情,而张好好美貌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张好好倾慕于杜牧的满腹才情,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双绝。他们偶尔湖中泛舟,时而执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多么好的剧本,本应该留下一段佳话,叵耐让人没想到的是天公弄人,沈传师的弟弟也看上了张好好,很快纳她为妾。
张好好作为沈传师家中的一名家妓,根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杜牧亦官位低位不敢与上司讨要,只好一认落花流水空余恨。张好好无奈含泪写下“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便嫁为人妇了。一脸怆然的杜牧看到此诗,心中凄楚,连夜赶到湖州相见,谁知,张好好自知他嫁而心生愧疚,不愿相见。
此后经年,张好好与杜牧再不曾相见。杜牧伤心欲绝悻悻然回到长安,心中酸楚忧悒难言,写下流传后世的国宝级作品《张好好诗》笔调缠绵旖旎,书法空前绝后: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人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珮,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仕途乖舛,情感失措,最后杜牧在长安抑郁而死。张好好知道后悲恸欲绝,瞒了家人千里跋涉到长安祭拜,想起相爱与别离的万般凄楚,风带恨雨含悲,无法忍受离恨凄苦,竟自尽于杜牧墓前……
“爱为苦本”造化弄人,这娑婆世界是谁佐佑着的呢,为何如此迷蒙混沌?无缘的何以有缘相见,无分的何以有分相思;有能的何以无能为力,无能的何以得坐先机;作恶的何以颐指气使,行善的何以忧谗畏讥……一片混蒙一片混蒙,不可说不可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这纠缠何时能够解脱呢?
“炎老师,你很少写才子佳人的故事,有闲情了也不妨写些。”有好友曾经和我这样说道。其实,我十分不屑写这些儿女情长的故事的,天地之间有多少清明浩然之气需要千载激荡,大丈夫当长风破浪中流击楫,笔墨岂能耗散在脂粉妮侬耳鬓厮磨之间?!
此时,我这是怎么了?!
“炎老师,胖了啊……”一位好友和我打趣。是啊,近来静多动少,髀生赘肉了。看看自己的大肚腩,不禁想起《三国演义》里刘表与刘备的一段对话:玄德自知语失,遂起身如厕。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涕。少顷复入席。表见玄德有泪容,怪问之。玄德长叹曰:“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是啊,我已大腹便便满头华发,岁月蹉跎困守穷庐,老之将至一事无成,岂不悲哉?……
立夏之后,正是蔷薇芳华的时令。那一簇簇的蔷薇在清风里,那么灿烂、茂盛、可人,我久久顾视,不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