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验光之前一定要散瞳吗(孩子验光到底需不需要散瞳)
儿童验光之前一定要散瞳吗(孩子验光到底需不需要散瞳)儿童为什么要散瞳验光?其目的有两个: 散瞳验光是在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使之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客观的屈光检查。由于大多数睫状肌麻痹剂属于抗胆碱类药,可阻断副交感神经,除了麻痹睫状肌,同时也麻痹了瞳孔括约肌,从而使瞳孔出现散大的现象,因此睫状肌麻痹验光也被称为“散瞳验光”。 什么是屈光不正?眼睛能够把外界的光线聚焦在眼底的视网膜上,从而形成清晰的视觉。眼睛如果无法精确聚焦,称为屈光不正。远视、近视和散光都属于屈光不正,都会影响聚焦,使眼睛无法看清外界的物体,视力变差。检测眼睛的屈光状态,称为验光
很多家长给孩子配眼镜时才第一次听说“散瞳验光”这个词,还幸而是到专业眼科医院配镜的才有机会听说。其实,“散瞳验光”对青少年配镜特别关键。青少年眼睛的调节能力特别强,不经过散瞳,验光大多不准确,不准确的验光会导致错误的配镜,进而导致视力的下降。
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的俞同学,上课感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家长就赶忙随便找了家附近的眼镜店配了眼镜,佩戴一段时间后俞同学感觉又看不清了。
眼科医生建议:13岁以下儿童和首次配镜的青少年应由医务人员来完成规范的散瞳验光,检查排除其他眼科疾病,甄别假性近视。
眼科医生建议的散瞳验光,需要散瞳检查一次、瞳孔恢复正常后再复查一次。一些家长怕麻烦或担心散瞳对孩子的眼睛造成损害,拒绝散瞳验光检查。那么,儿童屈光检查为什么需要散瞳验光?散瞳验光对孩子眼睛健康有伤害吗?
什么是屈光不正?
眼睛能够把外界的光线聚焦在眼底的视网膜上,从而形成清晰的视觉。眼睛如果无法精确聚焦,称为屈光不正。远视、近视和散光都属于屈光不正,都会影响聚焦,使眼睛无法看清外界的物体,视力变差。
检测眼睛的屈光状态,称为验光
散瞳验光是在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使之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客观的屈光检查。由于大多数睫状肌麻痹剂属于抗胆碱类药,可阻断副交感神经,除了麻痹睫状肌,同时也麻痹了瞳孔括约肌,从而使瞳孔出现散大的现象,因此睫状肌麻痹验光也被称为“散瞳验光”。
儿童为什么要散瞳验光?其目的有两个:
第一、儿童眼睛调节力强,特别是对远视和内斜视的患儿,散瞳以后,能使睫状肌麻痹,调节放松,使眼的屈光度完全暴露出来,这时进行验光,能准确、客观的查出眼的屈光性质和度数。此外,散瞳后还能去除眼的调节因素,可用来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
第二、散瞳后,有利于眼科医生详细检查患儿的眼睛,发现和排除眼睛器质性病变。
因此对于儿童裸眼视力不佳或初次检查的患儿,散瞳验光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