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尼斯特家族的人都是怎么死的(兰尼斯特一家人之老而弥辣)
兰尼斯特家族的人都是怎么死的(兰尼斯特一家人之老而弥辣)对兰尼斯特来说,如今的现状是稳操胜券的:蓝礼死了,南方基本平定划归治下;史坦尼斯大败后已不足为患;与多恩的联盟需要巩固;与提利尔的联盟则需平衡利益;战事未平定的是河间地与北境;铁群岛巴隆大王提出结盟要求;艾林谷一直置身事外;更远一点的地方长城告急,野人即将入侵。御前会议还有最后一个席位,是留给多恩的马泰尔家族的。马泰尔与兰尼斯特和提利尔都有些旧怨:当年魔山奸杀了多恩的伊莉亚公主,红毒蛇弄残了高庭的继承人维拉斯。因而提利昂当初与多恩的结盟其实包含三个条件:一是弥赛菈和崔斯丹的婚事,二是御前会议的重臣席位,三是为伊莉亚的事许诺了"正义"。派席尔更有意思,瑟曦和提利昂内斗时,小恶魔发现大学士是瑟曦的走狗,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奇袭了这位年迈的大学士的被窝,从被窝里揪出一个小侍女,还剃光了老头的胡子,把他扔进了黑牢。那时候这老爷子就信誓旦旦说自己是忠于泰温大人的。现在是泰温当权,
卷二中我们看到小恶魔担任首相期间的一系列措施,很佩服吧?不愧是冰火中的智商担当,内政和外交方面的确是很有手段的。如今再来看看泰温,不得不承认,提利昂跟他老爹相比还是稚嫩了,老狮子布局之严密,眼光之长远,这时的小恶魔还是比不上的。
这个御前会议的构成就很能说明问题。泰温坐上了首相之位,瑟曦才是真的被架空了。她可以跟提利昂勾心斗角玩弄诡计,却拿她老爹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今的瑟曦只是白白挂着一个摄政太后的头衔,任何事情只要是泰温决定了,她根本没有反对的余地。
这个内阁主要就是由提利尔势力和兰尼斯特势力构成。提利尔获得了三个席位,分别给了胖玫瑰充气鱼大人梅斯·提利尔,和提利尔的封臣派克斯特·雷德温、马图斯·罗宛。充气鱼大人本人似乎在政治军事上都没什么显著成就,但是他背后有他的老妈荆棘女王。雷德温存在感比较弱,提起青亭岛,最容易联想到的是葡萄酒,其次是雷德温舰队,这恰好弥补了兰尼斯特如今所欠缺的海军力量。实际上雷德温和提利尔还是姻亲关系,梅斯的母亲荆棘女王正是雷德温伯爵的姑妈。罗 宛伯爵存在感就更低了,没有什么具体事迹,但是书中多处将他和蓝道·塔利相提并论,大致相当于柔和版的塔利伯爵吧,我的意思是,能力是有的,但是不那么显山露水。
兰尼斯特家的席位表面看起来就是泰温、凯冯、提利昂,实际上还要加上瑟曦和派席尔。摄政太后虽然变成了橡皮图章,但图章也有其价值。
派席尔更有意思,瑟曦和提利昂内斗时,小恶魔发现大学士是瑟曦的走狗,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奇袭了这位年迈的大学士的被窝,从被窝里揪出一个小侍女,还剃光了老头的胡子,把他扔进了黑牢。那时候这老爷子就信誓旦旦说自己是忠于泰温大人的。
现在是泰温当权,派席尔官复原职却也并非出自大人的本意,中间有个小插曲:学城实际上认可了派席尔的下台,但是他们坚持大学士的任免应由学城枢机会决定。于是他们为御前会议又选出了一位葛蒙大学士,但这位葛蒙师傅却是提利尔家族的成员。——小恶魔从瓦里斯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他的评价是"派席尔虽然没用,但兰尼斯特的蛤蟆总好过提利尔的蛤蟆。"
再往深处联想一点:学城枢机会有任免大学士的权力,而学城的创建者和最大的赞助人是一直没怎么露面的海塔尔家族,梅斯的夫人艾勒莉就出自这个家族。
御前会议还有最后一个席位,是留给多恩的马泰尔家族的。马泰尔与兰尼斯特和提利尔都有些旧怨:当年魔山奸杀了多恩的伊莉亚公主,红毒蛇弄残了高庭的继承人维拉斯。因而提利昂当初与多恩的结盟其实包含三个条件:一是弥赛菈和崔斯丹的婚事,二是御前会议的重臣席位,三是为伊莉亚的事许诺了"正义"。
老狮子经略全局对兰尼斯特来说,如今的现状是稳操胜券的:蓝礼死了,南方基本平定划归治下;史坦尼斯大败后已不足为患;与多恩的联盟需要巩固;与提利尔的联盟则需平衡利益;战事未平定的是河间地与北境;铁群岛巴隆大王提出结盟要求;艾林谷一直置身事外;更远一点的地方长城告急,野人即将入侵。
艾林谷:
这关系到我们亲爱的小指头大人的一些阴谋和布局。小指头因为与提利尔结盟成功而得到了赫伦堡公爵的头衔。大家都认为这只是个空衔,因为赫伦堡此刻还在波顿手中。小指头出身低微,不像列位大人们有稳固的家世根基,他本人又武艺不精,也从未表现过什么军事能力。除了提利昂和瓦里斯,大家都看低他,没人意识到这个人的危险性。
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小指头去苦桥之后有段时间与君临失联。我个人的猜测是他抛开了君临而与泰温取得了联系,这让他可以跳过提利昂直接向泰温大人邀功。本章中赫伦堡公爵的空头衔也有了用武之地,有这个头衔,他就可以迎娶莱莎·艾林。
紫色婚礼早已谋划好了,御前会议上别人也说,小指头这时候离开君临就会赶不上国王的婚礼了,这却正是小指头想要的结果,撇清自己。而实际上他却并没有真的离开,而是躲在附近等着接走珊莎。泰温这样的人物坐镇君临,这里对小指头来说很快就会变得无机可乘。小指头现在拥有了头衔,接下来他要为自己赢取的就是一个安全的根据地、真正的权势和军队。早就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傻女人莱莎实在是再好不过的棋子了。
铁王座需要艾林谷的效忠,泰温还想要把国家财政掌控在自己人手中,因而顺水推舟不但答应让小指头去迎娶莱莎,还把财政大臣的职务给了提利昂。
铁群岛的巴隆大王
御前会议上,泰温的弟弟凯冯爵士告诉大家,巴隆·葛雷乔伊自称为岛屿和北境之王,写信来要求结盟。巴隆要求兰尼斯特和提利尔们承认他的王位,并将颈泽以北的土地划归他统治。
泰温对此事的剖析十分客观:
"巴隆国王据守颈泽,就是扼住了罗柏·史塔克的咽喉。铁民们杀了史塔克的继承人,攻陷临冬城,占领卡林湾、深林堡和磐石海岸大部,极大减缓了我方的压力。反之,由于巴隆国王的舰队掌控着落日之海,如果我们不 予绥靖,兰尼斯港,仙女岛甚至高庭都将受到威胁。"
提利尔和雷德温对颈泽以北的土地毫不在意,认为那不过是"岩石和积雪",一致赞同结盟,但泰温起初并没对此发表意见,而是轻飘飘地转换了话题。当雷德温再度提出让铁民加入舰队去攻打龙石岛的时候,泰温的一番话让提利昂敏锐地觉察到父亲有事瞒着大家。
".…..哼,他开口就要半个王国,凭什么?凭他替我们和史塔克家作对?那是他自己挑起的战争,我们为什么要为免费的午餐掏钱呢?所以说,针对这位派克岛大王最好的政策就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保持缄默,等时局澄清再做选择——大人们,我敢保证,到时候无需奉上半个王国。"
这段话显示了泰温的高明之处,他所着眼的并非仅限于当前,而是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精准老道,冰火全书之中,真的没谁了。
巴隆这个人,认为他很强的都是铁种们,实际上他眼光真的不行。记得席恩当初回派克岛是带着罗柏的结盟提议的吧?罗柏和席恩的计划是让铁民去劫掠西境,席恩进一步想占据西境,结果这个计划被巴隆给否了,他选择了北境。大概他以为在北境会比在西境更容易站稳脚跟。而且他还自以为这样就是帮了泰温一个大忙,来信要求结盟。泰温这番话简直就是啪啪打他的脸,想想觉得蛮搞笑的。
后来瓦里斯提到野人进犯,长城告急,泰温立刻指出,就让野人进来好了,让他们去跟北方人和铁民打成一锅粥吧,等他们打清楚了,最后剩下的也没有实力跟我们抗衡了。说穿了,铁民的优势只在海上,北境地广人稀,他们可以占领西海岸的几个据点,想要全盘守住都很难,更别提统治北境。
在后来的兰尼斯特家庭会议上,泰温向瑟曦提出了两个联姻对象,一个是高庭继承人维拉斯,另一个就是巴隆大王。但是其实提出巴隆只是一个幌子,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表面上看似乎让瑟曦还有选择的余地。温和知礼的残疾青年维拉斯和富庶繁华的高庭,还是鸟不生蛋的派克岛和糟老头子巴隆,选一个吧!
"巴隆·葛雷乔伊满脑子想的都是劫掠,根本不懂统治之道。就让他享受一秋的王冠,然后经历北境的寒冬吧,你瞧好,北方人很快会起来造反,等春天一到,海怪们就得被扔出去。……"
——泰温·兰尼斯特
北境与河间地
提利昂上次与父亲见面那章提到了波顿派人去攻打暮谷城,而这次御前会议上暮谷城之战已经有了结果:蓝道·塔利奇袭了北军,北军阵亡过千人,其中包括指挥官之一赫曼·陶哈爵士。另一指挥官罗贝特·葛洛佛率残部退向赫伦堡,而他们将遭到魔山的伏击。——说过不少次了:暮谷城毫无战略价值,这波操作是波顿在送人头。
少狼主罗柏在西境得知临冬城陷落、两个弟弟惨死的消息,于是放弃了西境的城堡,带着劫掠所得返回奔流城。罗柏此刻面临的形势就很严峻了,赢了所有的战役,却输了整个战争,说的就是他。他没有太多选择,要么放弃王冠屈膝臣服,要么退回老家。
臣服的话,日子肯定不好过。原本手上有詹姆这个王牌人质还可以稍微讲一讲条件,现在这个人被那个坑完老公坑儿子的凯特琳放了,手上没牌了。但其实不臣服麻烦更大,为什么呢?因为罗柏这个"河间与北境王国"在地理上就是不合理的。北境可以自成一国,因为有颈泽这个咽喉要道,而河间地是无险可守的,并且河间诸侯自古以来就是凝聚力极差的。
这个时候罗柏选择不臣服而回师北境,就意味着放弃了跟着他出生入死去造反的河间诸侯!河间诸侯就此被抛弃,如何面对兰尼斯特和提利尔的大军呢?失败是必然的,然后各家河间领主被削地降爵也是必然的。如果我是河间领主,我也会选择早点向兰尼斯特投诚啊。
罗柏回北境必然经过卡林湾,在这里会遭到两面夹击,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在悔婚之后还非要赢回佛雷的支持。——所以你干的这叫什么事儿呢?我跟你造了半天反,输了你回家不管我了,还想让我给你阻截追兵?我就想问问凭什么!
提利昂的判断一点没错,泰温大人的确掌握着御前会议其他人不知道的消息,还不少。瑟曦因为婚约的事愤然离场之后,泰温和凯冯又开始一搭一档地让提利昂娶珊莎,抛出临冬城这个"奖赏"。提利昂马上质疑珊莎前面还有罗柏,而且罗柏会和他的佛雷老婆生孩子。这时候泰温才抛出了一条别的大人们还不知道的信息:罗柏背叛了自己的誓言和佛雷的婚约,他与维斯特林家的简妮结了婚,这让提利昂都很震惊。
实际上当罗柏与简妮还在眉来眼去的阶段时,简妮的母亲希蓓儿夫人就在和泰温大人书信往来了。当年雷耶斯和塔贝克家族背叛的下场被写成歌谣《卡斯特梅的雨季》七国传唱,渐趋没落的维斯特林又怎有胆子不记住教训呢?
但泰温大人掌握的信息还远不止这些,还有从心照不宣到暗通款曲的波顿,还有怒火中烧无处宣泄的佛雷,还有那些不需要走到阳光下的谋划……
——如此,便是泰温大人"凭借纸笔和乌鸦"所要赢取的胜利。
上一篇:兰尼斯特一家人之父与子:黑水河的功劳簿与泰温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