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束角式膝盖有响声(做束角式膝盖压力大)
练束角式膝盖有响声(做束角式膝盖压力大)这种情况在做束角式时最为常见,我今天重点说明一下这种情况。很多朋友做束角式时,过多追求脚跟拉向会阴位置,这时候就会产生两个部位的压力,一个部位就是膝盖,另一个部位就是腰椎。前面两个问题已经详细介绍过缓解膝盖压力的方法,下面咱们来看腰椎部位的压力及缓解方法。当你拉脚跟向后时,骨盆就会做后倾,当你在骨盆后倾位置前屈时,就会不自觉地形成向后拱背的状态,让腰椎产生严重代偿,有可能会产生腰疼的情况。 3、调整骨盆回到中立位做束角式时,想要膝盖下沉更多,让髋部更多地做外展、外旋,这个髋部的外展、外旋要从大腿根的位置做起,让大腿根部的外展、外旋带动膝盖下沉,如果你的髋部比较僵紧,膝盖可能下沉不了太多,但是逐渐地练习,待髋部的外展、外旋能力增强之后,膝盖自然就可以更安全地下沉。2、双脚脚掌用力相互对推当你尝试用双脚脚掌相互对推时,特别是脚外侧用力相互对推,把这个对推的力沿着大腿、髋部、臀部外侧传递,这些
做束角式时,你拉伸感最强烈的部位是哪里?髋部、腰椎还是膝盖?我想一定会有人说膝盖,见过很多朋友做束角式时,双膝总是翘得很高,当尝试让膝盖下沉时,却感觉膝盖很疼。
束角式最主要的一个功效就是开髋,髋部做外展、外旋,如果你做束角式时,只是单纯地让膝盖下沉,压力就会集中在膝关节部位,膝盖的压力很大,如果你的膝盖又很僵紧,就会引起膝盖疼痛。
想要膝盖更多地下沉,又不引起膝关节部位的压力,调整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让髋部做外展、外旋
做束角式时,想要膝盖下沉更多,让髋部更多地做外展、外旋,这个髋部的外展、外旋要从大腿根的位置做起,让大腿根部的外展、外旋带动膝盖下沉,如果你的髋部比较僵紧,膝盖可能下沉不了太多,但是逐渐地练习,待髋部的外展、外旋能力增强之后,膝盖自然就可以更安全地下沉。
2、双脚脚掌用力相互对推
当你尝试用双脚脚掌相互对推时,特别是脚外侧用力相互对推,把这个对推的力沿着大腿、髋部、臀部外侧传递,这些部位外侧的肌肉力量就可以很好地启动,外侧肌肉有力,大腿内侧就有了更多地延展空间,膝盖就更容易向下找向地板。
3、调整骨盆回到中立位
这种情况在做束角式时最为常见,我今天重点说明一下这种情况。很多朋友做束角式时,过多追求脚跟拉向会阴位置,这时候就会产生两个部位的压力,一个部位就是膝盖,另一个部位就是腰椎。前面两个问题已经详细介绍过缓解膝盖压力的方法,下面咱们来看腰椎部位的压力及缓解方法。当你拉脚跟向后时,骨盆就会做后倾,当你在骨盆后倾位置前屈时,就会不自觉地形成向后拱背的状态,让腰椎产生严重代偿,有可能会产生腰疼的情况。
所以做束角式时,双脚脚跟放于会阴前侧,脚跟与会阴之间的距离,以髋部及大腿内侧有拉伸为标准,把双手放于臀部后方,双手推地,逐渐将重心从大腿根部向前移慢慢找向脚跟。当你双手推地,重心从大腿根部向前移的过程中,这时候内收肌群和臀部肌群都得到启动,就为大腿内侧创造出了更多地延展空间,就有助于调整骨盆回到中立位,坐骨空间也就打开了,不但可以让膝盖更安全地下沉,还可以更多地做到髋部的外展和外旋。
总结一下就是,做束角式时,为缓解膝盖压力过大,调整骨盆处于中立位,让两脚掌用力相互对推,启动大腿内收肌群,启动臀部肌群,为坐骨创造出更多的空间,让髋部的外展和外旋带动双膝盖下沉,而不是让双膝盖下沉被动地带动髋部做外展、外旋。
你做束角式时,还有哪些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瑜伽的练习安全而又有效。
关注七彩霞健身瑜伽,让瑜伽走近你我他,坚持练习,健身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