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 抗美援朝 负伤(抗美援朝时邓华一荐陈赓)
邓华 抗美援朝 负伤(抗美援朝时邓华一荐陈赓)陈赓和宋时轮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名将,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是我军数得着的,因此,邓华就向彭老总提出,建议让陈赓担任第一副司令,宋时轮担任第二副司令,自已改为第三副司令兼13兵团司令。不过,由于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我方人员伤亡也很大,同时,我国首批入朝的部队,因为战线太长,官兵一直连续作战,非常疲劳。于是,中央军委决定,增兵进入朝鲜进行轮战,包括陈赓的第三兵团、宋时轮的第九兵团。毛主席就喜欢这样态度坚决的将领,满意地笑了。事实证明,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决策是正确的,邓华入朝后,配合彭老总打了前三次战役,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彭德怀评价说:“邓华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作战勇敢,细心,能出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毛主席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因粟裕、林彪都有病在身,最后决定由彭德怀挂帅出征,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除了彭老总之外,都是第四野战军13兵团的领导班子,原13兵团司令邓华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兼副政委,原兵团副司令洪学智、韩先楚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原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也都分别担任志愿军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
当时,邓华还在广州,毛主席特地找他进京谈话,讲到了这次入朝作战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困难。
邓华也不含糊,对毛主席表态说,美国有原子弹,我们有手榴弹,专挑他的弱点打,就不怕打不败他。
毛主席就喜欢这样态度坚决的将领,满意地笑了。
事实证明,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决策是正确的,邓华入朝后,配合彭老总打了前三次战役,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彭德怀评价说:“邓华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作战勇敢,细心,能出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不过,由于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我方人员伤亡也很大,同时,我国首批入朝的部队,因为战线太长,官兵一直连续作战,非常疲劳。于是,中央军委决定,增兵进入朝鲜进行轮战,包括陈赓的第三兵团、宋时轮的第九兵团。
陈赓和宋时轮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名将,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是我军数得着的,因此,邓华就向彭老总提出,建议让陈赓担任第一副司令,宋时轮担任第二副司令,自已改为第三副司令兼13兵团司令。
不过,彭老总当场否决了。
彭老总认为,这样频繁更换副司令,不利于志愿军的指挥,而且,邓华这段时间的工作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没必要再变动。
至于陈赓和宋时轮,虽然资历和能力都不在邓华之下,甚至犹有过之,但两人也都是胸怀宽广之人,让他们担任第二副司令和第三副司令,他们也不会计较。
但是,邓华没有放弃,又越过彭老总,把这个建议发给了毛主席,认为陈赓担任第一副司令更有利于志愿军的指挥作战。
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经过认真研究,还是觉得邓华担任第一副司令更合适,于是,就再次发布命令,由邓华继续担任第一副司令,陈赓和宋时轮担任第二和第三副司令。
既然中央军委已经决定了,邓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邓华的这次让贤,也让毛主席看到了他的豁达与谦逊,再加上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军事素养,让毛主席对他越来越器重。
1952年4月,彭老总回国治病,治好后留在了国内,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起初,由陈赓担任志愿军代司令,不过,刚过去两个月,中央就决定让陈赓回国,主持创建哈军工,由邓华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兼代政委,主持志愿军的各项工作。
随着国内各支部队相继入朝轮战,如何协调各支部队的工作,成为考验邓华的一个难题,邓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资历和工作能力都远远不够挑起这么重的担子,有点力不从心,于是,邓华再次给毛主席发电,说:“志司任务繁重且关系全局,个人德才资质均很不够,实在费力挑不动。目前虽无大的战斗,但工作上是有损失的。”
邓华还向毛主席推荐了替代自己的最佳人选:粟裕。
其实,毛主席当初决定抗美援朝的第一人选,就是粟裕,还给他配备了两位助手:萧劲光和萧华,可惜,粟裕因为身体有病,无法出征,才改为彭老总挂帅。
后来,粟裕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了,因此,邓华就力荐粟裕入朝,统领志愿军这些精兵强将。
应该说,如果粟裕能来的话,以他非凡的军事指挥才华,更加有利于中国志愿军的作战,但是,毛主席还是拒绝了邓华的请求。
毛主席认为,邓华已经对朝鲜战场非常熟悉了,与联合国军的作战经验也非常丰富,在代理司令期间,打了好几次漂亮的战役,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同时,毛主席又征求了彭老总的意见,彭老总也是坚持让邓华担任志愿军司令,对志愿军的作战更加有利。
因此,毛主席给邓华致电,让他继续主持志愿军的工作,并正式任命他为志愿军司令兼政委。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邓华在朝鲜前线的四年期间,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交给他的任务,为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参考资料:《朝鲜战争》《抗美援朝高层决策》《邓华将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