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吸引人才赋能文旅产业(金融支持抱团经营)

吸引人才赋能文旅产业(金融支持抱团经营)各地分享纾困经验,助推全省文旅复苏“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编制之年,我们要瞄准“三地一窗口”的目标,做好文旅融合之后第一个五年规划,谋划好未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褚子育也谈到,要推动文旅融合的转型升级,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思想上要始终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行动上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还要加强数字文旅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把“高速”发展变成“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融合,为新时代“重要窗口”建设注入强大动能。据全省的旅游抽样调查数据,1-6月份,全省接待游客1822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5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5.7%和45.8%;1-6月份,我省住宿设施平均客房出租率31.72%,较上年同期下降24.95%,平均房价为287.2元/间·天,同比下降12.3%。全省旅行社接待国内游客204.8万人次,同比下降74.9

钱江晚报-小时记者 叶晨/文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吸引人才赋能文旅产业(金融支持抱团经营)(1)

为认真贯彻7月17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关于帮扶文旅企业纾困推动产业发展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8月1日上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衢州市召开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纾困与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

会议以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纾困与创新发展经验为主题,通过经验分享,多措并举推动我省“双万亿”产业高质量发展。

稳定文旅产业发展,企业纾困仍是重点

吸引人才赋能文旅产业(金融支持抱团经营)(2)

据全省的旅游抽样调查数据,1-6月份,全省接待游客1822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5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5.7%和45.8%;1-6月份,我省住宿设施平均客房出租率31.72%,较上年同期下降24.95%,平均房价为287.2元/间·天,同比下降12.3%。全省旅行社接待国内游客204.8万人次,同比下降74.9%,组织国内游客202.9万人次,同比下降74%。因疫情影响,浙江文旅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如何能够保证文化和旅游两大我省万亿产业健康发展?如何尽力争取2020年文旅产业在全省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不降低?为文旅企业纾困,帮助他们回归正轨、呈现活力、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是工作重点之一。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表示,在当前环境下,各地需围绕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与产业创新发展,要紧盯企业主体,政企联动保市场稳定。企业是市场稳定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政府主管部门,重点要做好服务,全力纾困;作为相关行业协会,关键要当好参谋,抱团取暖;作为文旅企业主体,核心要自立自强,创新发展。还要抢抓发展机遇,全面助力全省经济复苏。要始终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并积极研究新常态下发展新需求,努力抢抓未来发展的新机遇。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编制之年,我们要瞄准“三地一窗口”的目标,做好文旅融合之后第一个五年规划,谋划好未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褚子育也谈到,要推动文旅融合的转型升级,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思想上要始终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行动上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还要加强数字文旅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把“高速”发展变成“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融合,为新时代“重要窗口”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各地分享纾困经验,助推全省文旅复苏

吸引人才赋能文旅产业(金融支持抱团经营)(3)

浙江各地的地理资源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以文旅产业的特色也不一样,面对疫情,衢州、宁波、杭州拱墅区、台州天台县以及各地文旅企业代表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各不相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各地各企业代表分享疫情常态化下推动文旅业复苏的经验,共享智慧。

宁波民营经济发达,受疫情影响,不少文旅企业遭受“断崖式”重创,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减产裁员、破产倒闭风险。所以,深化文旅金融合作成了宁波进行产业纾困的特色。会上,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菊琴介绍,当前全市累计征集有融资需求的文旅企业252家,累计申报贷款需求53.49亿元;此外,市文广旅游局出台《宁波市重点文旅企业名单制度》为金融机构落实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并设立了专项信贷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统计,上半年全市文旅企业新增贷款286亿元,文旅行业贷款余额1040亿元,同比增长15.6%。这些资金支持不仅有效助力了当地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更解决了部分资金回笼较难的民营文旅企业的燃眉之急。

今年2至3月,疫情相对严峻,也是天台县旅游业最低迷的时期。如何纾困?引发文旅产业热点?对此,天台县委县政府提出需要引爆点来激活旅游经济。今年4月12日,总投资3.3亿元的325米“中华第一高瀑”——天台山大瀑布重现,一炮而红。天台县文旅部门代表介绍,该景点从5月1日售票以来,已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1700余万元,在限流的情况下预计今年门票收入仍可以达5000万元。而天台县大瀑布景区的开放带来的不仅仅是门票收入,更是全域旅游的人气,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约600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52.6%,高出全市1.6个百分点,全县高等级酒店住餐率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0%。

由于疫情间跟团游的暂停以及疫情常态化后游客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我省旅行社行业目前仍面临比较困难的局面。眼下大型旅行社该怎么转型,为其他旅行社提供破题经验?会上,浙江达人旅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结合疫情提出了“大型旅行社打通销售链和供应链,形成闭环生态”的新思路。近三年,该集团在宁波开发了达人村田园综合体、达人谷度假乐园、达人汉宾酒店等项目,完成从旅游服务商到旅游资源运营商的蜕变。因此今年疫情常态化后,达人旅业很快通过内部资源互相协同,客源互相引流,形成了一个旅游供给的闭环。“比如我们后期就主要面向宁波游客推销优惠年卡,几乎覆盖全部集团旗下的景点,一下子卖掉了3万余张,有效实现了资金回笼。”

此外,杭州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事业群)、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也都分享了各自的促文促旅政策和实践。这些经验也将为全省文旅业工作者提供智慧支持。

全省唯一“逆成长” 衢州做法值得借鉴

吸引人才赋能文旅产业(金融支持抱团经营)(4)

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衢州也分享了当地推动疫情期间文旅复工复产及产业复苏的经验。据统计,在跨省游尚未开放的情况下,衢州国内(省内市外)游客团接待量在5月实现了逆势翻红,同比增长15.11%,6月更是同比增长96.5%,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旅行社国内团队游客接待量正增长的地市。数据显示,1-6月,全市旅行社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8.16万人次;在1-4月全市国内游客团几乎归零的情况下,依靠复工复产的努力,到6月底止,接待团队游客数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的85%。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衢州文旅人开展了哪些破题实践?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周红燕在会上坦言,企业是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复工复产的原动力,但衢州市旅行社行业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的特点。“108家旅行社中,四星和三星级品质旅行社分别只有22家和14家,五星级社至今为0,面对今年的疫情打击,许多小旅行社已濒临覆灭。”

针对这一行业特点,衢州将原为二级分会的市旅行社协会,重组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一级协会,构建了完善内部分工和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和要求,强化同业合作,通过会员单位自愿入股的形式成立股份制公司,使协会通过企业化运营,进而实现抱团取暖、组兵成军,彻底打破了旅行社行业市与县之间、县与县之间的地域限制和同业内耗,实现了全市旅游业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优势互补、余缺调剂。

旅行社资源有了,但客源从哪里来呢?为此,衢州市文化旅游局直接与宁波、杭州、温州等16个地市的60余家大型文旅企业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对接,逐一高效敲定游客订单。同时,衢州还发挥了其作为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秘书处优势,组织浙皖闽赣四省协作区和长三角地区知名文旅企业、旅行社供应商来衢,现场签订合作协议38份,其中,仅游客订单一项就达到了69万人。6月,衢州又赴上海、重庆、黄山等重点城市深入洽谈对接,再度签定了30万人次的游客输送协议。

企业发挥市场优势达成合作,政府为企业复苏打通最重要的客源渠道,疫情期间衢州在推动文旅复工复产的探索工作也得到了浙江省文文化和旅游厅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褚子育在讲话中特别提到,衢州旅行社协会走企业化运营的道路,成立股份制实体公司,抱团取暖,形成合力,用资本为纽带,形成“共享联盟”,从而帮助中小微文旅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共同发展,这样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