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儿子和女儿叫什么名字(张亮14岁儿子被曝早恋惹争议)
张亮儿子和女儿叫什么名字(张亮14岁儿子被曝早恋惹争议)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是2021年湖南卫视春晚,天天和父亲张亮一起,为大家表演了魔术《爸爸的魔法》。节目结束后的这些年,天天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上学,好好生活。2013年,6岁的天天跟着爸爸张亮,以及田亮父女、林志颖父子等人一起参加了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节目中,天天表现良好,凭借其温暖、善良、活泼的性格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还被大家称作“小暖男”。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丨酱姨
这是酱姨陪你的第1505个夜晚
想必看过《爸爸去哪儿》的人,一定知道张亮的儿子天天吧?
张天天大名叫做张悦轩,小名叫天天,2007年出生于北京。
2013年,6岁的天天跟着爸爸张亮,以及田亮父女、林志颖父子等人一起参加了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
在节目中,天天表现良好,凭借其温暖、善良、活泼的性格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还被大家称作“小暖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节目结束后的这些年,天天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上学,好好生活。
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是2021年湖南卫视春晚,天天和父亲张亮一起,为大家表演了魔术《爸爸的魔法》。
他的出现也让不少网友惊呼:“原来那个爱哭的小男孩现在居然长这么大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前几天,网上突然曝光了一组张天天和一位女生的合照。
照片里,天天和这位女生牵手、拥抱、亲吻,表现得十分亲密。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侵删
一时间,“张天天早恋”的话题便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天天才14岁就恋爱了,而我24岁了还是单身。”
“我嗑的佳偶天橙CP没了……”
还有不少网友喊话张亮:“快来管管你儿子!”
5月9日,张亮在微博发长文回应了关于天天早恋的事件。
他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要有一个界限范围。”
“我们作为成年人要保护好每一个孩子,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理解以及引导。”
图片来源:微博@张亮Sean,侵删
关于张亮的回应,有人表示能够体会张亮作为父亲的心情。
也有不少人表示,希望张亮不要忽视了对于孩子的性教育。
说到孩子的教育这方面,酱姨想到了之前看过一个关于黄磊的采访。
当主持人问起黄磊,如果有一天发现了自己的孩子早恋会怎么办。
黄磊回答:
“十四五岁的孩子情窦初开,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是很正常的。”
“但作为家长,应该将孩子向更好的、更健康的方向引导,包括给予孩子良好的性教育。”
黄磊说,孩子应该有她自己的人生,而作为父亲,我希望她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酱姨认为,14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年纪。
在14岁,我们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不一样的好奇,对父母或者学习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对身边的异性有了更多关注,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了。
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时期,情窦初开也绝非是洪水猛兽。
重要的不是我们应该如何制止这种状况的发生,而是当类似的情况发生时,作为父母和孩子,应该如何应对。
前不久,有这样一则新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网上突然曝光了一条大尺度不雅视频,而视频的主人公,是6名看起来年纪并不大的孩子,其中包括一名女生,五名男生。
根据视频曝光的画面来看,拍摄地点应该是在某位学生的家中,几名孩子正在做着男女之事。
有位女生一直对镜头说着:“我15岁,不要拍我。”
视频曝光后,立即引起了校方的重视,于是第一时间报警进行处理。
经过调查,发现这6人都是江西某中学的学生,且均未满14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为什么要拍摄这样的视频,几名孩子解释说,起初他们只是觉得好玩,但是并没有想到视频会传到网上。
而案件是否涉及到强奸性质,还要等待警方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案件虽然告一段落了,但酱姨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这件事感到震惊,但更多的是唏嘘。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性教育也正应该是爱的教育,即由生活、志趣和希望的一致所组成的那种重大的深刻的感情教育。”
性自由,应该建立在成熟的肉体和三观之下。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三观,也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因为冲动而做出一些不符合这个年龄段的事情。
如果不对这样的行为加以约束,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4月24日是台湾作家林奕含逝世五周年的日子。
林奕含从小成绩优异,却在中学时期遭到补习教师的侵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于2017年在家中上吊自杀。
她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房思琪便代表着她自己。
在书中,房思琪对母亲说:
“我们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母亲诧异地看着她回答:
“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房思琪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知名性学者李银河曾说:
“中国的性教育还处在启蒙阶段。”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少家长往往会对性教育避而不谈。
但孩子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无知”。
出于好奇心,他们便会自己探索与性有关的知识,甚至去模仿大人的一些行为。
有人曾对在校大学生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在毕业前,有76.41%的大学生谈过恋爱,有52.85%的人发生过性行为,而有1300万的大学生曾做过人流手术。
性教育并不是只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正常的生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自由是有边界的,但不受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
别让禁欲式教育毁了孩子!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