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口诀(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口诀(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希望被人看作是好人,避免非议以赢得奖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定向阶段。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二、习俗水平(9—15岁)

  • 科尔伯格通过用道德两难故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名侦探柯南。

  • 三水平六阶段的内涵:(记熟)

一、前习俗水平(0—9岁)

第一阶段:避免惩罚的服从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

二、习俗水平(9—15岁)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希望被人看作是好人,避免非议以赢得奖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

第四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判断行为的好坏,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三、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和法律定向阶段。

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认为法律可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程序加以改变,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普通的道德原则和良心定向阶段。

道德原则已被内化为人的自觉追求,规则已经不再是外在的判定标准,他做决定的标准来自自身的良心。

  • 教学意义:

1教学应该首先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儿童道德发展的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

3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的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便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练习,进而提高道德敏感度和道德推理能力。

  • 评价:

该理论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

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只有成章入口,才能出口成章。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口诀(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