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爱迪生是怎么进入世界的(为什么爱迪生能够成功)

爱迪生是怎么进入世界的(为什么爱迪生能够成功)所以我们看到,爱迪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始终以有需求、有技术为原则。只要满足以上原则的研究方向,爱迪生都愿意尝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电学、化学、物理、机械等不同领域的东西都在爱迪生的发明列表里。相比于有需求,有技术意味着选择的研发方向不应该领先市场太多,最好是核心技术都已经成型,但市场又还没被发掘。就拿电灯的发明为例,第一盏白炽灯是在1846年制作的,但那时的真空技术很差,实验时灯丝总是被迅速烧毁,所以当时的科学家普遍都觉得电灯是个没用的东西。爱迪生则一直坚信电力照明是未来的趋势,只不过是技术还没成熟。当真空管技术经过30年的发展有了极大的提升时,爱迪生果断在1879年将对白炽灯的研究纳入了计划,并在当年完成了商用白炽灯的设计。可以说,靠谱的技术是创新的“东风”,懂得“借东风”才能让创新事半功倍。首先,在选择创新的方向上,爱迪生认为,这个方向要既有需求也有技术。有需求是说任何研究课题都必

#头条创作挑战赛#

搞发明是一件既烧钱又烧脑的工作。尤其爱迪生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也没有风险投资,所以搞发明通常是上层社会有钱的知识分子干的事。就拿发明电话的贝尔来说,他的父亲是做人耳听力研究的专家,家境殷实。凭着父辈的指导,贝尔15岁就被英国爱丁堡大学语音学专业录取,22岁依靠美国波士顿大学提供的设备和资金开始研究电话,这才在6年后发明了实用性的电话。按照这个思路来推断,爱迪生怎么也得是个有钱有理想的名校毕业生吧?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爱迪生1847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家里的生活条件很不好,他自己甚至连小学都没上完就中途退学了。所以,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发明家,爱迪生既没有资金,也没接受过完整的教育,这就直接导致爱迪生在搞发明初期可用的外部资源几乎为零。但就是在“一没钱,二没人”的情况下,爱迪生竟然成功逆袭,一生获得了超过1000项发明专利,相当于每个月就有1.25项,并且范围覆盖了电学、声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诸多领域。相比来看呢,贝尔这样科班出身的佼佼者,一生也仅获得了19项专利,还都和电话技术相关。

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他重新定义了发明创新的目的,那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创新的过程中,加入了对用户和市场的思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实行这个目的地?

首先,在选择创新的方向上,爱迪生认为,这个方向要既有需求也有技术。

有需求是说任何研究课题都必须是需求驱动的,不能是一群科学家拍脑门儿想出来的。这一点在今天听来可能已经不新鲜了,但在那个时代,这种定位无疑是领先的。因为当时“发明”更像是上层社会的游戏,很多研究都是“兴趣驱动”而不是“需求驱动”。这就导致搞发明的目的变成了“秀技巧”和“秀智商”,很少有人去关心这个发明应该怎么用,用得好不好。爱迪生则认为,满足需求是衡量发明价值的唯一标准,再精巧的发明,用户用不到,或者用不起,那都是不成功的。

爱迪生的这点心得是年轻时交了“学费”换来的。那时爱迪生花了很长时间,发明了一个电子表决器。这个机器可以通过两个按钮来采集用户的投票,实时汇总,然后在仪表盘上显示出结果。可是当爱迪生意气风发地向国会推销自己的产品时,国会主席只说了一句话,说这是他见过最没用的发明。后来爱迪生才知道,缓慢地表决也是一种政治手段,可以利用拖延来通过那些不受欢迎、却又不好拒绝的行政法案。所以,提高表决效率的产品自然不会受到国会政客们的欢迎。这次失败也让爱迪生意识到,发明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技术瓶颈,而是要证明这项发明是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能解决用户痛点的研究发明才有价值,才能卖得出去。

相比于有需求,有技术意味着选择的研发方向不应该领先市场太多,最好是核心技术都已经成型,但市场又还没被发掘。就拿电灯的发明为例,第一盏白炽灯是在1846年制作的,但那时的真空技术很差,实验时灯丝总是被迅速烧毁,所以当时的科学家普遍都觉得电灯是个没用的东西。爱迪生则一直坚信电力照明是未来的趋势,只不过是技术还没成熟。当真空管技术经过30年的发展有了极大的提升时,爱迪生果断在1879年将对白炽灯的研究纳入了计划,并在当年完成了商用白炽灯的设计。可以说,靠谱的技术是创新的“东风”,懂得“借东风”才能让创新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看到,爱迪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始终以有需求、有技术为原则。只要满足以上原则的研究方向,爱迪生都愿意尝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电学、化学、物理、机械等不同领域的东西都在爱迪生的发明列表里。

第二,研究计划应该服务于“商业版图”。一旦研究方向选定了之后,就应该考虑怎么走了,这个走的路线就是“研究计划”。爱迪生在制定研究计划的时候,始终把商业化作为最终目标。具体来讲,他会先围绕需求,画出理想的商业版图,也就是一件创新产品能被生产、被使用所需要的所有配套产业链。然后把所有相关的材料都收集起来,看看人们在相关产业中到底都做了哪些工作。接着像拼积木一样,把目前已经存在的技术、产品放入商业版图中,看看哪些环节已经成熟,哪些环节还需要优化,哪些环节目前还是空白。一旦把这些分析清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针对可优化的环节或者空白环节进行研究,直到把版图填满。

我们还以电灯的发明为例。当时有很多人都在做灯泡的改良,可以说大家选的方向都对,那为什么只有爱迪生的电灯商业化成功了呢?这是因为爱迪生明白,用户需要的是能发光的电灯,而不是一个灯泡。所以,爱迪生还同步制定了电网、电表、发电机等配套设备的研发计划,并提前做了专利的布局。所以当研究计划完成时,电灯的商业化目的也就达到了。相比于同时代的科学家,爱迪生看得更远。他制定的研究计划,看似跨度很大,却始终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做出能被市场接受、被用户使用的产品。

第三,看准方向后要立刻行动。只有方向或计划还远远不够。在发明过程中,相比于同时代其他发明家的自娱自乐,爱迪生更注重结果,这也是爱迪生的发明能够从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因为高新产业的爆发期稍纵即逝,就算有精准的眼光和强大的团队,行动跟不上往往会错过良机。就拿柯达公司来说,大家都知道柯达因为坚守胶卷业务而经历了破产风波。但事实上,柯达是最早开始研发数码相机的企业,并在当时雇用了最好的技术团队。柯达管理层很早就知道数码相机更加方便,用户体验更好,是未来的趋势,但却因为传统胶卷业务的利益而延缓了项目的研发进度,最终错失了数码时代的蓝海市场。

爱迪生就不一样,在对创新方向做出判断之后,他会立刻行动。举个例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苯酚是炸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作为参战国对它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因为之前的进口国是敌国,所以不能再进口了。爱迪生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意识到,一旦停止进口,本土的苯酚生产一定有机会,工业化苯酚合成会是未来的趋势。从做出这个判断,到完成技术选取、细节优化、组建苯酚合成工厂,爱迪生一共只花了18天。他也因此率先获得了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大量订单。可见,看到机会不等于能抓住机会,立刻行动才能够让自己抢得先机,占据主动。

第四,做实验要肯花“笨”功夫。和爱迪生同时代的很多科学家,在做实验时喜欢先进行大量的建模和计算,通过规划最优的实验组来节省研发时间。但爱迪生并不认同这种方法,他认为任何细节在不实验的情况下,都不能省略掉。因此,爱迪生始终用“笨”方法做实验,说白了就是把能够拿到的材料、能用得上的技术统统拿来,一个一个地试,直到成功为止。

这种方法虽然很“笨”很耗时间,但却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爱迪生正是凭借这种方法,从2000多种材料中找到了最适合做灯丝的钨,第一个发明了耐用灯泡。这样来看,爱迪生之所以能够完成很多聪明人不能完成的工作,是因为他愿意用聪明人不愿意用的“笨”方法。对于创新这种面对未知的工作,笨方法有时恰恰是最有效的。

以上就是所有在研发创新方面,爱迪生的做法。那在营销推广方面,他又有什么心得呢?我们说过,在那个年代,发明是一种有钱人的游戏,相关成果只在学术圈里分享,发明家也普遍不重视对普通用户做营销。比如亚历山大·波波夫刚发明无线电通信的时候,就只在一个学术会议的讲台上演示。这种宣传方式,不仅限制了发明的影响力,更让发明在老百姓眼中变成了一种表演,无法跟眼前的生活联系起来。

爱迪生则非常强调营销的重要性。他认为,发明最终应该是给老百姓用的,而百姓最关心的不是你的技术或者发明有多炫酷,而是到底这个东西能不能提升我的生活质量?所以,好的发明不仅要配合营销,更要在营销策略的设计上下足功夫。爱迪生发明电灯后,就亲自设计了营销策略。他提前发出了通知,说自己将在门罗公园免费向所有人展示电灯,并且鼓励媒体大肆造势;接下来,他不让任何人在这之前见到电灯,保证电灯的神秘感。

在约定的日子,门罗公园会集了3000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大多都是感兴趣的老百姓。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来,爱迪生突然将700盏事先布置在公园各个角落的电灯全部点亮,整个门罗公园瞬间夜如白昼。你可以想象这个场景,在一个普遍使用煤油灯照明的时代,突然间出现这么多“小太阳”,视觉冲击力可想而知。正是凭借这种超前的营销意识和策略,爱迪生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了“创新”的代名词,极大地提升了在公众心中的知名度。

不仅如此,爱迪生还认为,抢市场要和搞发明同时进行。爱迪生是最强调市场的发明家之一,我们前面介绍了,爱迪生在选择创新方向时是基于真实需求的,但如果市场已经被占领,有需求也没用。以平板电脑为例, IBM 早在2000年就研发出支持移动办公的平板电脑,但是因为定价过万,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等到苹果公司推出了只卖几千元的 iPad 后, IBM 也就失去了平板电脑市场的优势。可见抢市场不仅需要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市场策略。

爱迪生是怎么进入世界的(为什么爱迪生能够成功)(1)

爱迪生能够成为实用电灯的发明人,他所采用的市场策略也是功不可没的。那时爱迪生刚刚完成了灯泡的改良,每个灯泡的成本是1.25美元,考虑到运营成本和税收,每个灯泡需要卖2.5美元以上才能赚钱。但当时美国普通家庭一年也就几十美元的收入,根本用不起。爱迪生果断将灯泡定价为40美分,并且签订了一份17年的销售合同。

在那个年代看来,以三分之一的成本价签订一份17年的销售合约,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破产。但爱迪生判断未来灯泡的边际成本一定会降下来,但如果等到那时再去推广很可能就丧失了市场的主动权。事实也证明了爱迪生的判断:爱迪生的灯泡由于高性价比而成为卖得最好的灯泡,而制造一个灯泡的成本在第四年就降到了22美分,爱迪生因此大赚了一笔。可见,通过低价打开市场是为了让研究成果更好地被市场接受,为接下来的继续研究赢得时间。如果等技术成熟再去做市场推广,机会很可能就错过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爱迪生的发明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除了他在发明创造方面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他在抢占市场时所用的策略,包括面对目标用户做好营销策略,还有要将抢市场与搞发明同时进行。这些方法让发明不再是自娱自乐,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研发,整个过程都在强调实现商业化的“结果”。凭借这些方法,没有资源的爱迪生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众人熟知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是怎么进入世界的(为什么爱迪生能够成功)(2)

当然,创始人擅长创新发明,不等于他所领导的企业也擅长。例如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当他去世之后,他的公司除了蒸汽机就再也没有过其他伟大的发明。最终因为跟不上时代而走向没落。反观爱迪生创办的爱迪生电灯公司,也就是后来的通用电气公司,却保持了125年的创造力,是股票指数道琼斯指数设定以来,唯一至今还在指数榜的公司。爱迪生的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的创新力,是因为爱迪生为企业设计了一套创新流程和制度。在今天的最后一部分,我们来说说这套企业创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将基于灵感的创新变为基于流程的创新。爱迪生认为基于灵感的创新是不可持续的,一个企业想要保持创新力必须要依靠规范的流程。具体来说,爱迪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将企业创新流程总结为三步,首先是基于广泛的市场调研,确保要做的产品能够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第二步是对于相关技术和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不足;最后就是针对不足设计优化方案,推出自己的创新产品。企业只需要按照流程一步步进行,就可以发现靠谱的创新点,并最终设计出有市场、且功能完善的创新产品。

第二,将市场与研发分离,建立工业创新实验室。在爱迪生看来,研发本身是一个慢活儿,不应该和市场部门放在一起。所以,爱迪生将市场部门与研发部门分离,建立工业创新实验室。这点在今天看来没什么新奇的,但在那个年代却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因为在此之前,搞发明和开公司之间没什么关系。正是由于爱迪生的这项机构改革,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创新,让创新发明不再是学术圈的自娱自乐,而是要真正转化为能够解决问题的商业产品。一直到今天,包括谷歌、微软、腾讯、百度在内的很多创新型企业都是采用的这个架构。

第三,爱迪生设计了基于市场反馈的迭代开发机制,也就是要求公司的研发部门基于用户反馈的意见来不断完善产品。这一点在当时同样是具有颠覆性的。在那个年代,搞发明的几乎都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做出的产品往往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想法。但爱迪生则认为产品应该体现用户的意愿,也就是说:企业创新部门应该是为用户工作的。所以,爱迪生要求市场部门持续收集用户意见,并汇总反馈给研发人员,让产品能按照市场的反馈同步优化。这种迭代开发机制直到今天仍然在创新领域被广泛使用。

我们了解到,爱迪生之所以能够在没有钱和资源的背景下成功逆袭,是因为他重新定义了发明创新,让搞发明从自娱自乐,变成了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正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爱迪生在选择创新方向、制定创新计划以及具体发明的过程中,都将满足需求作为制定各种策略的出发点。

比如,他会选择既有需求又有技术的创新方向,这样可以从理论上确保所做的发明工作有市场,而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他会制定服务于商业版图的研究计划,保证在研究完成后,发明的产品能够商业化,并真正地被大家用起来。爱迪生还非常注重结果,他会“看准方向后立即行动”,“做实验肯花‘笨’功夫”。

在把发明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他会面对目标用户做好营销策略,提倡抢市场与搞发明同时进行。可以说,爱迪生是一位有执行力、有毅力、会宣传而且有商业头脑的发明家,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才为他赢得了“发明大王”的称号。

爱迪生是怎么进入世界的(为什么爱迪生能够成功)(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