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文字版(九级课程真书篇09-真书的技法01)
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文字版(九级课程真书篇09-真书的技法01)二 从大圈开始简言之:我推荐的优秀字帖有三本,都是墨迹本,一是王羲之《兰亭序》,这是行书杰作,而真书就是隐藏使转的行书,只要把行书写的端正点,就是真书。二是智永《真草千字文》,跟王羲之一脉相承。三是传为褚遂良的《阴符经》,非常好的作品。《兰亭序》在八级课程中已逐字讲过,二级课程38课分析过《阴符经》部分字,39课又讲了智永《千字文》部分字。有这样的基础,今后分笔势,取大圈,可以依照那些方法去做。L4-41难字3初级课程我说过,初学书法的人觉得用笔难,等过了这一关,就会发现大圈难过小圈。我对各位的忠告是:
L9-09真书的技法1
一 真书的技法
「认识真书」讲了八堂课,那些都是基本概念,今天开始讲基本技法,书法三大技法是用笔、识势和裹束,这是一级课程内容,当然也可以如孙过庭的说法,一是点画,二是使转,通俗说法就是小圈和大圈,小圈指调锋,大圈是组织点画。
从学习的角度说,可以先学用笔,然后识势、裹束,如果你要临摹字帖,或者创作,这个次序要反过来,先定大圈,后行小圈。这跟开汽车一样,先定路线,上路后调整方向盘。
我推荐的优秀字帖有三本,都是墨迹本,一是王羲之《兰亭序》,这是行书杰作,而真书就是隐藏使转的行书,只要把行书写的端正点,就是真书。二是智永《真草千字文》,跟王羲之一脉相承。三是传为褚遂良的《阴符经》,非常好的作品。《兰亭序》在八级课程中已逐字讲过,二级课程38课分析过《阴符经》部分字,39课又讲了智永《千字文》部分字。有这样的基础,今后分笔势,取大圈,可以依照那些方法去做。
L4-41难字3
初级课程我说过,初学书法的人觉得用笔难,等过了这一关,就会发现大圈难过小圈。我对各位的忠告是:
简言之:
- 多临帖,分析优秀字帖上取势的方法。
- 大多数的字,古人都已经写过了。
- 真正要你自己去取势的难字,数量并不多。
二 从大圈开始
大家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先想清楚其中的道理,就容易成功。如果你同意孙过庭所说,真书是用使转组织点画,那就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真书和正楷字必然有所不同。正楷字表达的是汉字基本结构,只用点画,无须使转;而真书写的是艺术结构,这是用使转组织点画的结果,所以艺术结构必然不等于基本结构,这是很简单的推理。
我们进小学识字,有没有老师给你讲使转的?没有,我们从小没有受过使转的训练。写真书,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把真书写成正楷字,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写得像印刷体。
2.1真书大圈的取势手法
古人取势会用哪一些手法呢?
﹝1﹞改变点画。
有时候正楷字明明是一横,在真书中可能写为一竖。如「儿」字,注意红色的两笔,一撇智永写为一横点,一横又写为一竖。本来左上角这三笔分笔势不容易,现在换成竖横竖,竖笔势移位,简单明了。
王羲之《二谢帖》「儿」字,取势更简单,在真书中也可以用。欧阳询《千字文》多了一横,这是欧阳询真迹吗?颜真卿书颜元孙《干禄字书》,收「儿」字两种写法,注曰「上俗,下正」。下面这种正体用于科举考试,这可以理解,上面写法出于行书,指为俗字,似乎太过,至少是一个「相承久远」的通用字。
与
凡是遇到这样一个字形,大致有三种取势,第一种,左边为竖笔势移位,右旁为石楯势。第二种,左边为两竖,竖笔势,右旁为石楯势。上面这两种,中间空开,因为还有其他笔画。第三种,中间没有留空,也就是没有其他笔画,则左边两竖和右旁石楯势靠得很近,看上去好像「1日」。分笔势还是两个,竖笔势加石楯势,「日」字形拆开,不把「日」当一个笔势。
耻
将横笔写为竖,又如「耻」字,左边是「耳」,右旁是「止」,智永把右旁的「止」写成了「山」字形,其实是「止」上面那一短横,转为一竖。
岁
「止」作为一个字的部件,经常写为「山」,如「岁」字,上面是「止」,也可以转为「山」。如果我们看隶书,这个转变可能是误读引起的,《张景碑》「岁」上面的「止」,短横用点,《曹全碑》这个点就近于竖了,结果「止」变成了「山」。八级行书课程讲过,金文「岁」上下是两个脚,也就是「步」字,中间是「戉」﹝或说是「戌」﹞。上面的脚写为「止」,下面的脚有很多写法,这里所举三个字例,取势都不同。
训
真书深受汉隶的影响,如「训」字。正楷字「训」是照小篆隶定的,但智永的写法,最后一竖加了雁尾,这是因为汉隶喜欢加雁尾。皇象《急就章》没有「训」字,如果有的话,我想极有可能带有雁尾。
钟繇《宣示表》这两个字,原本上面都是小字形顾盼势,中间是一竖,现在改写为一点,变成三点横排,开三点势。
〔2〕改变形状。
汉字的部件,有方的,有三角形的,圆形的在古文字中较多,正楷字几乎不用了。当一个字中,同样形状的部件连续出现,可以考虑换用其他形状,如方形换用三角形。
就这个「单」字来说,它本身有很多方形,真书中往往把上面两个口,写成三角玉函化势。这三角形,本来就是两笔写圆形的结果,你看汉隶《衡方碑》中的「单」,上面两个「口」,一个用两笔,一个用三笔,两笔楷化为三角形,三笔成为方形。《干禄字书》说用三角的是俗体,用方形的是正体,不消说这是根据《说文》小篆来的。《干禄字书》刚才贬低王羲之,现在贬低钟繇,因为它是「字书」,而且是求「干禄」用的,但钟繇《贺捷表》是给皇帝看的,说成「俗体」很不妥。
高
正楷字「高」字,上下有两个「口」,隶书依照小篆隶定,作为正楷字没有问题,但书法家很少这样写真书,晋唐作品中我只找到一例。一个字中有两个「口」重复,最好变换一下,大多数书法家写真书「高」字,是照金文的写法,隶书也有照金文隶定的。这样把上面的「口」改变了,看起来效果更好,现在也有很多人是这样写「高」字的。
貌
再说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一个字,「貌」。早期金文「皃」画的是一个人,下面是人身,上面是人脸,脸中间有一横,意思这个地方就是人的面貌。《说文解字》收了三种写法,小篆「皃」没有「豸」旁,钟繇《宣示表》「皃」就是这种,下面的「人」写作八字形,「人」还有其他写法,也是改变了部件形状,另取笔势。《说文》中加「豸」的写法为籀文,籀文通常比较复杂。汉隶中有一种「貌」字,是照籀文小变,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貌」字,就是这样来的。请各位注意《千字文》中的草书「貌」,跟真书是配对的。《说文》第三种「貌」,左边是「豸」,右旁是「页」,我老师写的古隶《千字文》,就是用这一种写法。智永《真草千字文》是重要字帖,但其中有些字理解不易。
我
七级草书课程讲过「我」字,「我」字草书来之于甲骨文、金文、古文这一线,行书和真书却来之于小篆,所以和草书写法完全不同。
依照小篆而来的这一种写法,大圈怎样分?我说过好几次,看大圈,先写出大圈中线,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排除小圈的影响。然后把这些线条分组,有时分组会有几种可能,就「我」字而言,比较容易和合理的可分为三组:一是单一笔势一啄,啄势。二是提手旁,戈法化势。三是倚戈势为主的组合,也归入戈法。简言之,「我」字大圈,就是一啄两戈法。有没有其他写法呢?有的。
战国晚期金文,「我」字有些变化,左下角出现了「小」字形,整个左边近于「禾」字。汉隶中就有这种写法,依照金文隶定,影响所及,历代真书作品中也有人继承这种写法。注意,开始第一笔,可以是撇,从右到左,也可以是横,从左到右。我们知道,在真书中即使写一啄,起笔也往往是向右先写横,然后回过来拖出成一啄。这样一来,「我」字分笔势就是一短一长两横奋笔势,小字形顾盼势,最后戈法。当然,也可以先写一啄,然后木字形群鹊化势,最后补全戈法。
义
「义」字,上面是「羊」,下面是「我」。智永《真草千字文》写「我」和「义」字,细节有点不同。「我」字中间长横是一笔过写成的,「义」字没有长横,左边提手和右旁的戈法横是分开写的,我觉得更为清晰,不知各位看法如何?此外,「我」字下面有两个趯,一左一右,分量很重,「义」字下面省掉了一个,效果反而好。欧阳询《化度寺碑》「蚁」也是这样处理的,值得留心。又见唐人写经,连续五画,把「羊」字三横和「我」字两横连续写完,然后加上顾盼势和戈法,给我印象很深。
殆
改变形状,可以是变换取势,也可以是化出一势。如「殆」字,左边原来是「歺e4」,书法中改为「歹」,取飞带势。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用飞带化势,写法有点不同,二级课程讲过的。今天先讲这些,下次继续。谢谢。
本节要点:
- 真书的技法——大圈。
- 〔1〕,改变笔画。
- 〔2〕,改变形状。
复习思考:
- 这是什么字?为什么可以这样写,钟繇用了什么手法?
- 《兰亭序》中的行书「骸」、「趣」、「躁」字,写成真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