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雾的成因(1952年伦敦一场大雾造成上万人死亡)
伦敦大雾的成因(1952年伦敦一场大雾造成上万人死亡)当时,大量汽车停开,所有航班都被取消,走在街上的人们沿着护栏和房屋艰难地摸索着前行。由于空气中到处都是刺鼻的气味,人们呼吸困难,口罩成为当时的热销品。这场大雾能见度非常低,且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刺鼻难闻的气味,人们走在街上感觉鼻子、咽喉和眼睛都有一种辛辣的刺激感。由于能见度低,市民们走在路上甚至都看不清自己的脚,汽车也难以认清道路和方向。有的鸟儿因为看不清路而撞在建筑物上死掉。英国位于大西洋的东部,而伦敦则处于英国东南部的一块盆地上。盆地的南北两侧是两道东西走向的山岭。在秋冬季节,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将水汽吹向陆地,因白天与晚上温差较大,盆地中空气流动缓慢,冷热空气相遇,便会形成大雾。上世纪上半叶,伦敦的工业和交通都在飞速发展,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大幅增加,在冬季居民大量使用煤炭取暖,种种污染源产生的尘埃颗粒长期飘荡在城市上空。再加上由于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水汽,伦敦多年来经常产生能见度极低的雾霾天
我们知道,伦敦是一个有名的“雾都”。作为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国际大都市,时常笼罩在浓雾之中,更增添了其神秘的色彩。
在我的感觉里,大雾就像白色的轻纱一样,带着清香的气息,朦朦胧胧的让人感觉宛若身处仙境一般,有种清凉爽朗的感觉,多么的诗情画意啊。
然而,1952年伦敦的一场大雾却没让人感到一丁点美好的诗意,相反它带给人类的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因为这场灾难性的大雾,在两个多月里,竟然使1.2万人因之而丧生。我们平时很少听说大雾会带来如此惨重的灾难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伦敦多雾,既有其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英国位于大西洋的东部,而伦敦则处于英国东南部的一块盆地上。盆地的南北两侧是两道东西走向的山岭。在秋冬季节,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将水汽吹向陆地,因白天与晚上温差较大,盆地中空气流动缓慢,冷热空气相遇,便会形成大雾。
上世纪上半叶,伦敦的工业和交通都在飞速发展,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大幅增加,在冬季居民大量使用煤炭取暖,种种污染源产生的尘埃颗粒长期飘荡在城市上空。再加上由于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水汽,伦敦多年来经常产生能见度极低的雾霾天气。
1952年12月5日至8日这几天,伦敦一点风都没有,风速表长期显示为零。伦敦处于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高压中心区,大量由燃煤和工业废气产生的粉尘与湿气一起聚积在空气中,形成笼罩全城的大雾。由于少风,空气中的有害烟尘不能及时被吹走。
这场大雾能见度非常低,且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刺鼻难闻的气味,人们走在街上感觉鼻子、咽喉和眼睛都有一种辛辣的刺激感。由于能见度低,市民们走在路上甚至都看不清自己的脚,汽车也难以认清道路和方向。有的鸟儿因为看不清路而撞在建筑物上死掉。
当时,大量汽车停开,所有航班都被取消,走在街上的人们沿着护栏和房屋艰难地摸索着前行。由于空气中到处都是刺鼻的气味,人们呼吸困难,口罩成为当时的热销品。
一位伦敦的出租车司机说当年发生过一件可笑的事。当时由于能见度低看不清路面,很多汽车开着大灯像蜗牛一样慢慢地往前挪动,而他却顺利地到达了乘客的目的地。他说之所以能够快速到达,是因为那位打车的乘客一路上都在车前给他指挥。那位乘客虽然没有上车,但并没有感觉自己吃亏,因为车上载着他的三个大行李箱。
大雾降临几小时后,慢慢地变成昏暗的黄褐色,并且散发着臭鸡蛋一样的恶臭味。地面及墙壁上被一种滑滑的油腻物质所覆盖。
那几天犯罪率也上升很多,由于人们很难看清几米以外的东西,有些小偷胆子更大了,公然抢夺身旁女士的钱包和财物。他们抢到手就溜之大吉,警察根本找不到他们,失主连小偷的模样都没来得及看清楚。
不止在室外,很多室内场所也深受大雾的影响。电影院的幕布被一层黄色的物质所覆盖;剧院中也充满了浓雾,演出被迫取消,因为观众根本就看不清演员的表演,而且空气中难闻的气味也让人难以忍受。
在大雾发生的前4天里,医院收治了大量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有4000人因为病重不治而死亡。两个月后,又有8800多人陆续死亡。最终这场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1.2万多人,伦敦的医院里人满为患,约有15万人因病住院。
事后专家们对这一事件做了调查分析,认为市民生活取暖燃煤及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气是造成这一灾难的罪魁祸首。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碳氢化合物附着在尘埃及雾气中,进入人的呼吸系统,诱发了支气管炎、肺炎和心脏病。
持续几天的逆温,使空气难以流动,伦敦上空的空气中烟尘浓度大大增加,最高时达每立方米4.5mg,是平时的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5.4%,是以往的6倍多。当时整个伦敦到处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毒气。
据统计,在1950年之前的100年中,伦敦曾发生过10次严重的大雾。1956到1965年之间出现过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其中1962年发生的大雾致使750人死亡。
1952年12月发生的大雾,是造成后果最严重的一次。那一段时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其诱发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短短一周内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这一数据分别是大雾发生前一周的2到10倍。
这次灾难终于引起英国政府的重视,在1954年推出严厉的治污法案,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
法案规定,关闭伦敦市内的燃煤火电厂;城内设立无烟区,改造市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禁止使用会产生烟雾的燃料。
1974年以后,伦敦市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多部环境保护的法令,号召全市人民积极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伦敦的空气质量和市内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再也没有出现过1952年那种严重的灾难。如今伦敦又重新变成了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