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世界三大科幻巨著简介(弗兰肯斯坦科幻经典解读)

世界三大科幻巨著简介(弗兰肯斯坦科幻经典解读)怀着仇恨,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又相遇了。怪物向弗兰肯斯坦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它躲在一户人家学习语言、人性之爱,暗中帮助他人,但因为外貌换来的总是驱逐。它要求弗兰肯斯坦再造出一个女伴,决定隐居南美。弗兰肯斯坦答应了,但他觉得不能一错再错,还是反悔了。弗兰肯斯坦对炼金术和电学充满兴趣,大学期间被现代化学折服,致力于解开生命的秘密。他通过拼凑尸块和雷电作用制造出了高大丑陋的类人怪物,却心生恐惧,抛弃了怪物。弗兰肯斯坦回到了家中,发现弟弟被杀害,证据显示凶手是女仆贾斯汀,但他发现真正的凶手很可能是怪物。关键词 | 人工生命体首版 | 1818年自然科学高速发展的18世纪,人们对新世界满怀希望。罗伯特·沃尔顿在去北极探险途中救下奄奄一息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他向沃尔顿讲述了自己传奇的经历,以警醒世人。

世界三大科幻巨著简介(弗兰肯斯坦科幻经典解读)(1)

科幻经典解读栏目,是一个旨在向科幻入门读者提供帮助,用最短的篇幅,快速向读者讲解历史上的科幻经典小说的解说性栏目。

我们精选了世界科幻史上最为经典的数十部小说,每期一部,让读者们在大约5分钟的阅读时间里,快速了解到这部科幻经典的内容和特色。通过这个栏目,读者们可以了解到科幻史的演变发展,各种科幻想象的类型和源头,为自己的将来的科幻阅读提供指导。

《弗兰肯斯坦》

科幻文学史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作者 |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

关键词 | 人工生命体

首版 | 1818年

世界三大科幻巨著简介(弗兰肯斯坦科幻经典解读)(2)

自然科学高速发展的18世纪,人们对新世界满怀希望。罗伯特·沃尔顿在去北极探险途中救下奄奄一息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他向沃尔顿讲述了自己传奇的经历,以警醒世人。

弗兰肯斯坦对炼金术和电学充满兴趣,大学期间被现代化学折服,致力于解开生命的秘密。他通过拼凑尸块和雷电作用制造出了高大丑陋的类人怪物,却心生恐惧,抛弃了怪物。弗兰肯斯坦回到了家中,发现弟弟被杀害,证据显示凶手是女仆贾斯汀,但他发现真正的凶手很可能是怪物。

怀着仇恨,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又相遇了。怪物向弗兰肯斯坦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它躲在一户人家学习语言、人性之爱,暗中帮助他人,但因为外貌换来的总是驱逐。它要求弗兰肯斯坦再造出一个女伴,决定隐居南美。弗兰肯斯坦答应了,但他觉得不能一错再错,还是反悔了。

愤怒的怪物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好友克莱瓦尔,又在他的新婚之夜杀死了未婚妻伊丽莎白。被激怒的弗兰肯斯坦发誓要杀死怪物,他们互相追击至北极,直至弗兰肯斯坦被沃尔顿发现。弗兰肯斯坦警告沃尔顿不要重蹈覆辙后死去。怪物突然出现,忏悔自己的作为后消失在冰原尽头。

解读

提起《神秘博士》《水形物语》和《银翼杀手》背后的关联,如果分别提炼出“博士”主角、丑陋的非人怪物、人造人这几个关键要素,我们也许会立刻想到那部200年前的经典——《弗兰肯斯坦》。从它当中拆分出的元素几乎覆盖整个科幻史,而作品中特定年代的人文思考甚至跨越了时空,至今提示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1、引领流行文化,创造现代社会寓言

作为第一部科幻小说,1818年问世的《弗兰肯斯坦》形成了“弗兰肯斯坦宇宙”,围绕故事本身就有超70部电影和百部舞台剧的改编,还有大量以其为灵感的衍生作品。这一宇宙的核心是《弗兰肯斯坦》贡献的两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弗兰肯斯坦热衷科学且充满冒险的激情,在造出危险的怪物后为了人类的福祉誓与怪物缠斗到底。怪物诞生于厌恶和诅咒,离群索居,为了报复人类对它的伤害而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挚友和妻子。两人传奇式的相互复仇和直至生命尽头的追击给流行文化留下极具戏剧张力的原料。而他们之间标志性的“人类制造出不可控的生物并最终毁灭于造物”的寓言更是成为科学发展必经的伦理之问,在PubMed数据库[i]可以搜到大量相关的担忧,“Franken-”更是作为固定意义的前缀被放在任何人造生物的名词前,用以表达人们对违反自然规律的恐惧。如转基因食品就被反对者们称为弗兰肯食品。《弗兰肯斯坦》成了劝诫的镜子,每当有人试图成为弗兰肯斯坦时,它都会提醒我们保持清醒。

2、面对生命时,保持谨慎

《弗兰肯斯坦》的寓言引人发问:我们目前能成为造物主吗?弗兰肯斯坦也许会被选为最佳答主。弗兰肯斯坦原本对科学满怀抱负。“此后,将有新的物种把我奉为它们的造物主,无数幸福、完美的生命将因我应运而生”。但当他看到自己亲手造出的丑陋生物后,“心中唯有令人窒息的恐惧和恶心”。他立即抛弃了怪物。如果怪物的外貌像FGO游戏中以其为原型的萌妹弗兰肯斯坦一样可爱,小说的走向可能会大不相同。而怪物就像生活中误入歧途的小孩一样,被“父亲”抛弃,缺少系统的教育,遭受社会的恶意,使它的思维很极端。它第一次杀人很大程度竟是因为对方是弗兰肯斯坦的家人,还嫁祸给了女仆贾斯汀,致其被判死刑。怪物的邪恶浇灭了弗兰肯斯坦的狂热,他拒绝为怪物再造一个女伴,并在余生追杀怪物以赎罪。

弗兰肯斯坦的前车之鉴提醒我们在生命面前更加谨慎。基因编辑、动物器官移植等争议技术就像是弗兰肯斯坦拼凑尸块的步骤,而我们谁也不知道哪一步会成为最后那一道雷电。好在弗兰肯斯坦最终意识到了危险,并为我们排除了一个错误的选项。而“弗兰肯斯坦宇宙”中仿生人、人工智能题材对这一寓言的重复也在不断强化着这个警示。

3、人类的发展更需要理性

以上基于《弗兰肯斯坦》的联想是否意味着科学败坏了人性和秩序?当然不是。事实上,所谓科技的恶果归根结底是人性的贪婪,就像《弗兰肯斯坦》的副标题“疯狂科学家扮演上帝造物主的想法会造成整个人类因为他们的罪过和傲慢而遭受永恒的惩罚”,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面对欲望时非理性的状态,哪怕我们渴求的是理性本身。弗兰肯斯坦自称充满“热情和狂热”,他无意文法政治,对道德不屑一顾,醉心于探索物质的终极秘密,探索真理的热情让他打起了长生的主意。在此时的弗兰肯斯坦眼中,掌握规律和力量高于一切,他要“发现未知的力量,向世界展示生命最深层的奥秘”。可以说理性是弗兰肯斯坦的重要追求,他渴望向世人推广理性的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弗兰肯斯坦被自己的欲望主宰,失去了理性。而对科学的盲目恐惧则会使我们走向非理性的另一个极端。就像被称为“弗兰肯斯坦”的基因组学先驱j·克雷格·文特尔所言,恐惧最容易被推销,基于恐惧的非理性会比他们害怕的东西本身对人类更加有害。只有当我们保持理性,我们才有可能同时逃开恐惧或自大的非理性对我们的戕害。

《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玛丽·雪莱讲述了弗兰肯斯坦毁灭的命运,但普罗米修斯仍然盗得了火种,尽管他饱受折磨。就像弗兰肯斯坦临终所言:“我本人已被这些希望击碎,但总会有人成功的。”比起“此路不通”的警告,《弗兰肯斯坦》更像是在温馨提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金句赏析

1. 生死对我来说只是一种被理想化的界限,而我将冲破它,将耀眼的光明投向那黑暗的世界。此后,将有新的物种把我奉为它们的造物主,无数幸福、完美的生命将因我应运而生。我将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父亲,都更有权力获得我创造的生命的感恩之情。

2. 我该如何形容我对这场灾难的感受啊?我又该如何描述这个我费尽千辛万苦造就出来的怪物啊?他四肢倒还符合比例,我也尽力按照美的标准挑选他的五官。美!我的老天!他的黄皮肤刚好包住肌肉和皮下血管;他的头发乌黑油亮,而且顺滑,他的牙齿也像珍珠一样洁白。但是这些不错的器官和他水泡眼配在一起,反而更加骇人。而且他的眼眶也是差不多像浮肿一般的惨白色。他的面部肌肤萎缩,薄薄的嘴唇又黑又直。

3. 一个完美的人应该随时保有一种冷静、祥和的心境,从不让激情或一时的欲望扰乱他的宁静。我不认为求知是这项定则的一个例外。假如你所从事的研究会削弱你的情感,摧毁你对那些单纯的感受的喜好,那么,这项研究必定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不符人情的。假如这项定则始终为人遵循;假如无人允许任何理想的追逐干扰亲情的宁和,那么希腊不会遭奴役,凯撒会让他的国家免于灾祸,美洲的发现会更和缓渐进,墨西哥和秘鲁帝国不致被摧毁。

4. 在这最后的时日里,我一直在反省过去的所作所为,我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可责备的。我在一种疯狂的热情中创造了一个有理性的生物,我当然有义务尽自己的力量保证他快乐和幸福。这是我的责任,可是我还有一个更为重大的责任。我更应该关注我对自己的同类所应负的义务,因为这涉及更多的人的幸福或痛苦。正因为如此,我拒绝为我造出来的第一个生命再造一个同伴,我拒绝他是做对了。

5. 我的欲望永远是那么热烈和迫切,我仍然渴望着爱和友谊,然而我仍然遭人唾弃。这里面难道没有不公平的地方吗?全人类对我犯了罪,难道唯有我应该被看作罪犯吗?为什么你不憎恨那个把自己的朋友无礼地赶出家门的费利克斯?为什么你不憎恶那个想杀死他孩子的救命恩人的乡下人?是呀,这些人都是道德高尚、毫无瑕疵的人!我,这悲惨的和被遗弃的生命,是个畸形儿,活该受唾弃、受欺辱、受践踏。甚至是现在,我一想起这种不公平,血液就会沸腾起来。

延伸思考

你认为我们有可能制造出人工智慧生命吗?如果能,我们该如何与TA们共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