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24-70镜头一代测评(2.8镜头测试报告全面评价这个镜头的性能)
尼康24-70镜头一代测评(2.8镜头测试报告全面评价这个镜头的性能)分辨率测试是采用MTF50的指标,来判断每毫米分辨的线对数来做测试的。一共有三张测试图片。其中第一张为中心部分的分辨率测试图。第二张为距离中心12mm部分的分辨率测试图,最后一张为边缘的分辨率测试图。3.图像分辨率测试2、镜头构造镜头由11组14片镜片组成,其中包含了4片ED镜片,4片非球面镜片。特殊镜片用料超过一半,应该是尼康用料最狠的镜头之一。镜头有多处防尘,防滴的密封措施,可以适应高强度和恶劣环境的专业使用场合。
本文摘译自外网图文
众所周知大三元中的扛把子24-70/2.8是,这仅仅是许多专业摄影师必备的镜头。尼康在2019年2月推出了Z 24-70 mm f / 2.8 S大三元的扛把子镜头。下面看看这只镜头的表现到底如何
1、外观和参数
焦段24-70 ; 光圈F2.8-22 ; 最近对焦距离0.38m ;滤镜82mm ; 体积126*89mm ; 重量805g
2、镜头构造
镜头由11组14片镜片组成,其中包含了4片ED镜片,4片非球面镜片。特殊镜片用料超过一半,应该是尼康用料最狠的镜头之一。
镜头有多处防尘,防滴的密封措施,可以适应高强度和恶劣环境的专业使用场合。
3.图像分辨率测试
分辨率测试是采用MTF50的指标,来判断每毫米分辨的线对数来做测试的。一共有三张测试图片。其中第一张为中心部分的分辨率测试图。第二张为距离中心12mm部分的分辨率测试图,最后一张为边缘的分辨率测试图。
中心部分这只镜头的分辨率是非常优秀的,全开光圈所有焦段都达到了60左右,缩小了一档光圈更是顶破了70的水准,到了5.6依然保持在70,然后逐渐分辨率开始下降。每张图都对3个焦段进行了测试,分别为24 45 70焦段。以红色,蓝色,绿色分别代表之。
在距中心12mm左右的分辨率比中心部分有所下降,最大光圈的分辨率在50-60之间,缩小一档有所提高,可以达到60左右,这代表这只镜头画面的大范围表现的相当优秀。
在边缘的分辨率数据进一步降低,降低到了40-50左右,当然这部分一半不会作为画面重点对焦区域,而且分辨率虽然不如中心,但是依然是优秀的水准。从这三张图表来看这只镜头光圈应该在F8以内,超过F8分辨率会有较大的下降。
4.色差和球差
色差
这个镜头可以很好地处理纵向色差。无论是在焦距范围的中间还是在70毫米处,离焦区域的着色都是轻微的。
很明显,在最短的焦距下看到的像差最高;但是最大值未超过0.06%的水平。在45毫米和70毫米处,色差非常低。
球差
图像和散焦的光圈照片显示,球面像差在焦距范围的中心感觉到一点。可能会注意到非常轻微的焦点偏移效果,但是同时,边缘强度方面,在焦点前后获得的圆圈具有明显的差异。在70毫米焦距下,这种效果几乎不可见。
5.失真
从上面4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在24焦段的桶形失真比较严重,35焦段的失真最小,到了50焦段,逐步过渡到了枕形失真,在70焦段有较为明显的枕形失真。
6.慧差,散光和散景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镜头的24焦段边缘位置慧差较为明显。45焦段和70焦段的边缘有一点不明晰的慧差。
散光一般用垂直和水平MTF50函数值之间的平均差异计算,这个镜头的散光为6.2%。 属于中等水平。
看上图整体散景表现良好,边缘有点口径蚀,到了5.6以后,口径蚀消失。没有看出洋葱圈,说明非球面镜片水平非常高。在4.0的时候边缘的二线性相对较明显,但也可以接受。
7.暗角
从这几张图看,广角端暗角稍微严重一些,中焦和长焦端的暗角稍微轻微一些。现在暗角这种问题已经可以使用机内的矫正工具进行矫正,所以这点并不会对图像有什么影响。
8.鬼影和耀斑
Z24-70/ 2.8 S在强光下的性能表现良好。在特别光线入射的情况下,可以看到轻微的鬼影,但它们之间相距甚远,既不是特别强烈也不是很大。
9.总结
优点:
防尘防滴密封出色
中心的图像质量出色,
APS-C / DX传感器边缘的图像质量优秀,
全画幅边缘的图像质量也算合理,
中等的纵向色差,
很好地校正了横向色差,
在APS-C / DX传感器上略微,
合理的慧差矫正,
基本没有散光问题,
变焦镜头的虚化优美,
对强光有良好的表现,
不足点:
在全画幅和整个焦距范围内都有较高的暗角,
短焦范围的中间存在一些球差问题,
失真偏大。
摘译自:https://www.lenstip.com/591.1-Lens_review-Nikon_Nikkor_Z_24-70_mm_f_2.8_S_Introduc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