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和应用化学哪门比较冷(选择化学是因为喜欢)
材料化学和应用化学哪门比较冷(选择化学是因为喜欢)丁奎岭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但在1998年,他放弃了郑州大学正教授的待遇,满怀热情地接受了上海有机所提供的副研究员职位。他相信这里能帮助他更好地实现梦想。“当时真没考虑过房子和收入的问题。”他回忆说,“只是一心想要在这里把自己想做的研究做好,能够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像是命中注定,丁奎岭后来发现,原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黄鸣龙先生都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有着密切联系。自此,这里就成了他心里中国合成化学研究的最高“殿堂”。自己研究的分子“最美”丁奎岭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丁奎岭还在上小学,大家津津乐道的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科技成果,就在他心中埋下了向往科学的种子。在那个很多人以“吃上商品粮”为奋斗目标的年代,他怀揣着对化学的好奇和向往,幸运地考入了郑州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课本上学到的唯一一个包含了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乌尔夫(W
2019-09-19来源:上海学习平台作者:刘禹
丁奎岭
在上海有机所实验室里,通过透明的防护窗可以看到,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一尘不染,粗细不等的各种胶管挂在架子上,戴着护目镜、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一丝不苟地观察着不同的装置和反应。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实验室里有着一股特有的淡淡的化学气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曾经最熟悉的味道。
20多年来,丁奎岭坚持做“独特”和“有用”的合成化学研究。如今来到上海交大,工作重心从科研一线转到人才培养,内容变了,但初心始终未曾改变。
自己研究的分子“最美”
丁奎岭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有着不解之缘。
上世纪70年代,丁奎岭还在上小学,大家津津乐道的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科技成果,就在他心中埋下了向往科学的种子。在那个很多人以“吃上商品粮”为奋斗目标的年代,他怀揣着对化学的好奇和向往,幸运地考入了郑州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课本上学到的唯一一个包含了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乌尔夫(Wolff)-凯惜纳(Kishner)-黄鸣龙反应”,让他至今记忆深刻。这是第一个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进入教科书的有机化学反应,中国科学院院士黄鸣龙的学术成就让当时年少的丁奎岭敬佩不已。
像是命中注定,丁奎岭后来发现,原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黄鸣龙先生都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有着密切联系。自此,这里就成了他心里中国合成化学研究的最高“殿堂”。
丁奎岭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但在1998年,他放弃了郑州大学正教授的待遇,满怀热情地接受了上海有机所提供的副研究员职位。他相信这里能帮助他更好地实现梦想。“当时真没考虑过房子和收入的问题。”他回忆说,“只是一心想要在这里把自己想做的研究做好,能够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
20年耕耘,硕果累累。被问及“认为哪个分子最美时”,丁奎岭说,就像谈对象一样,情人眼里出西施,自己做的分子肯定觉得特别美。“我觉得我做的SKP分子就挺美的,结构像中国结。但是,科学道路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更美,没有最美,‘更美的分子’还在研究之中。”他还说道,“美是多样的,除了分子结构之美,分子创造的价值当然更美,而且探索过程的坚持与坚守也是一种美。”
“作为科研人员,真正的获得感不一定是挣了多少钱,而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多少科学、社会和经济价值。”化学研究是丁奎岭倾心热爱的事业,他所发明的独特结构手性催化剂为一类重要降血脂药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全新工艺,克服了现有的手性拆分和辅基诱导合成工艺效率低的缺点。以科学服务国家和社会,丁奎岭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做“有用”的化学
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有着浓浓的时代特征,家国情怀是印刻在他们骨血里的标记。
“合成化学创造了我们当今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生活中常见的聚酯纤维、药物、液晶材料、电子材料等,无一不是化学合成的贡献。”丁奎岭话锋一转,“但是,这些产品的创新源头大都不在中国。”
来到上海有机所,丁奎岭开展手性催化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他聚焦手性催化领域的研究,不仅创造性地将组合化学方法与不对称活化及手性放大等概念结合,发展了多个系列高效、高选择性新型催化剂,而且追求研究工作的特色和深度,发现并阐明了相关体系中的手性活化和放大效应及其机制,努力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他带领的研究团队针对手性催化剂负载化中存在的难题,突破传统思路,基于分子组装原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的“自负载”概念,实现了多个非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高选择性、高活性,以及简单回收和再利用。他的基于双金属协同催化理念发展的手性催化剂技术,助力企业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生产工艺更加绿色和环保,目前已经达到千吨生产规模,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他还密切关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这一全球性热点问题。利用多年来在手性催化氢化方面积累的研究基础,采用新型金属有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以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并通过化学转化制备碳酸乙烯酯、甲醇、乙二醇和二甲基甲酰胺等常用化工原料,提供了二氧化碳化学利用的全新解决方案,成为“绿色化学”的典型案例。
“我们国家的科学家需要面向世界的科技前沿,创造新的知识成果,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科学影响力,我们的科技强国才能更有底气,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基础研究重要性的原因。”简简单单的愿景背后,是丁奎岭几十年来做“独特”和“有用”化学的赤子之心,“我们要发挥智慧、创造价值,要用我们自己的原始创新影响和改变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教育要回归本质
来到上海有机所的第二年,丁奎岭就开始给研究生上专业基础课——“物理有机化学”。将近20年的时间,他始终没离开过三尺讲台。如今,他来到上海交大担任常务副校长,分管本科教育工作。
鼓励高水平的教授和专家为本科生上课,是丁奎岭和同事们目前正在推行的改革举措。他认为,授课和科研并不矛盾,通过给学生授课可以让自己去感悟,未来的研究应该创造什么知识,这对提升科学家的科研格局和学术视野非常重要。“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不计其数,但真正能进到教科书的成果却很少。教科书集合了最经典的知识,要把这些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并且容易理解,这也是对科研人员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考验。”
“大学教育有其内在规律,老师只有把经典教材吃透,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丁奎岭认为,教育要回归本质,实现价值引领和人格养成。教师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热爱科学、热爱学习。
虽然丁奎岭目前绝大多数工作时间都花在上海交大的管理岗位上,但“研究工作没有丢”。虽然他觉得现在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但在有限的时间里,他还想创造更多“独特”和“有用”的合成化学科研成果。
“为什么选择化学?”丁奎岭摘下眼镜,靠在座椅上,满脸轻松地说:“就是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才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