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石牛寺的传说(阜平仙人石和仙人寺的传说)

石牛寺的传说(阜平仙人石和仙人寺的传说)不知是否在这块石头上下棋 有一个打柴人,清早赶着一头毛驴,到仙人石的山上打柴。他来到了石下,听见仙人石上有人说话,抬头一看,却是一个白面老者和一个黑面老者,正在下棋。怪呀,这仙人石有几十丈高。除了鸟儿,无有能上得去的,他将毛驴拴在了一棵小树上,放下了斧头,围着仙人石转了几圈,也没有找到上石的路。这时飞来了两个克螂,俩个老人一人抓了一个,剥去了翅膀,放在嘴里吃了起来。吃完了,吐出了一个东西。打柴的人一看,原来是一个桃核儿,拾起来闻了闻很香,也放在了嘴里咽了几口吐沫。这下他觉地身子轻了很多,也飞上了仙人石。俩个老人棋意正浓,没有理睬他,他就在他们身边看下棋。只见山下的树林,一会儿黄了,一会儿绿了,这样反复着。过了不知多久。过了一会儿,白面老者说:“别看了你应走了。”打柴人说:“我再看一会儿。”俩位老者越下越上劲,分不出胜负来。打柴人也看的上了瘾。又过了一会儿,黑面老者说:“你不要再看了,快快回

仙人和仙人石

在阜平县吴王口乡以北的一座悬崖上,立着一个巨大的石人,名叫仙人石。传说上古时天下遭了大灾,饿孚遍地。玉皇大帝便派了很多神仙下凡查访。众天神下了天只顾玩耍,只有一个灵应神详细地了解了民情。回到了天上,他与别的神报告的不同,玉帝听信了众神之言,一怒之下就把灵应神打下了天。后来玉皇大帝弄清了是非,亲自下天请灵应神回天,灵应神已化成了一块石头了。这就是仙人石。

石牛寺的传说(阜平仙人石和仙人寺的传说)(1)

远观仙人石

打柴人遇仙

有一个打柴人,清早赶着一头毛驴,到仙人石的山上打柴。他来到了石下,听见仙人石上有人说话,抬头一看,却是一个白面老者和一个黑面老者,正在下棋。怪呀,这仙人石有几十丈高。除了鸟儿,无有能上得去的,他将毛驴拴在了一棵小树上,放下了斧头,围着仙人石转了几圈,也没有找到上石的路。

这时飞来了两个克螂,俩个老人一人抓了一个,剥去了翅膀,放在嘴里吃了起来。吃完了,吐出了一个东西。打柴的人一看,原来是一个桃核儿,拾起来闻了闻很香,也放在了嘴里咽了几口吐沫。这下他觉地身子轻了很多,也飞上了仙人石。俩个老人棋意正浓,没有理睬他,他就在他们身边看下棋。只见山下的树林,一会儿黄了,一会儿绿了,这样反复着。过了不知多久。过了一会儿,白面老者说:“别看了你应走了。”打柴人说:“我再看一会儿。”俩位老者越下越上劲,分不出胜负来。打柴人也看的上了瘾。又过了一会儿,黑面老者说:“你不要再看了,快快回去吧。”打柴人看的来了劲,看了看天上,日头还在天上,不肯去说:“我再看一会儿,反正天气还早着呢。”两个老者下足了棋,一个向南,一个向北飞去了。打柴人再看棋盘上的棋子时,都是刻在石头上的,一个子也拿不动。他看了看石下,这么高的石头,怎样下去呢?在这里得饿死,可跳下去又地摔死,反正也是个死了跳下去算了。他干脆将眼一闭,跳了下去。他觉得身子很轻,如鸡毛一样,轻轻地落在了地上。他去找驴不见了,只在一棵老树下,见到了一把烂斧头和一堆驴骨头,他只好空着回家。到了村里,村子已不是早晨走的样子了,也无有一个能认得的人了,他找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向人们打听,也无有知的。只是老人们听老人说,有个与他同名字的人,到仙人石打柴,一直未有归。打柴人这才知,他遇到了神仙,那下棋的是南极星和北极星,那山下一绿一黄就是一年,自己已出家好多年了,他又回到了仙人石当了和尚。

现在仙人石的顶上,还有南极仙翁和北极仙翁下棋留下的棋盘。

石牛寺的传说(阜平仙人石和仙人寺的传说)(2)

不知是否在这块石头上下棋

碾子上山

南沟村距仙人石五华里,是离仙人石最近的一个村子,涧深沟窄十分难行。寺里一个和尚三天两头,常带了粮食到南沟村推碾。村中有人取笑他说:“听说你得了道行,你把这个碾子弄到你寺里,不就省力了吗?”

和尚说:“怕你们舍不得。”

人们说:“只要你能搬的动,我们就舍得。”

和尚说:“只要你们不反悔,到了明天,这个碾子,就是我们寺里的了。”

人们说:“我们决不反悔。”

和尚听了这些话,没有推碾,带上粮食走了。

到了第二天,人们出来一看,碾子已没有了。顺着碾子的印子,跟到了仙人寺,见那个碾子已在仙人寺边,一群和尚正在那里推碾呢。人们问:“这么重的碾子,你们是怎样弄到山上的?”和尚说:“是用你们家的牲口拉上来的,不信你们回去看看就知道了。”人们回到了家,见自家的牲口都好好地拴在圈里,并没有动,只是都喘着气,冒着汗。这个碾子有数千斤重,是采了村里牲口的魂,拉上去的。现在那个碾子还在山上。

石牛寺的传说(阜平仙人石和仙人寺的传说)(3)

仙人寺下石碾,位于图片左下角

僧袍包水

仙人石地高缺水,要到很远的山下取水,一次一个打柴的人见老和尚从山下往山上担水,就打趣地说:“你们成天念佛,也有了道行,把水弄到寺里不就省力了吗?”

老和尚说:“讲的有理。”他不担水了,放下水桶走了。第二天这个打柴人又来到了仙人石旁。见老和尚用僧袍包了一包东西,嘴里念着经,正往山上寺里走,便问:“你的布袍里包着什么?”老和尚只是念经不答。到了近前,打柴人见是包了一包水,好奇地问:“你的布袍怎么不露水呀?”话音刚落,水“哗”地一声,就露了下来,漏下水的地方,便出了一股泉水。老和尚抱怨地说:“昨天你多嘴,我来取水,今天你又多嘴,坏了我的好事,我要将泉水包到寺里呢,现在只好在这儿了。”现在半山里还有这股泉水,无论天多么旱都不干。

石牛寺的传说(阜平仙人石和仙人寺的传说)(4)

未曾拍到泉水以此瀑布替代

老和尚写休书

在仙人石前,有一个大坑,这个坑叫喂虎坑,是寺里喂虎的地方。人和虎相处的十分亲密。有一天,老和尚下山,遇到了一个要休妻的人,可他不会休字,就缠着老和尚给他写个休字。这是缺德的事,老和尚不给他写,可经不住那人的死缠,就用脚在地上写了个“休”字,他回到了寺院里,老虎一反常态,按住了老和尚就将他写休字的那个脚咬下来。

石牛寺的传说(阜平仙人石和仙人寺的传说)(5)

喂虎坑在此屋后 

先朝仙人寺,后朝五台山

清朝时,康熙皇帝去朝拜五台山,路经阜平,住在驿馆里。阜平县知县来参拜时奏道:“万岁,臣有一本相奏。”

康熙说:“有本你就奏吧。”

知县说:“万岁,我县境内有一座仙人寺,十分灵验,历代君王在朝拜五台山时,必须先朝拜仙人寺,而后再朝拜五台山。”

康熙说:“为什么?仙人寺如何?”

知县说:“仙人寺有个巨石,如巨人一般。虽只有数十亩,却生得小巧玲珑,风景十分秀丽,有人间桃源之称。”

康熙说:“数十亩大的地盘,还不如五台山一个寺院大呢,朕朝它何干?”

知县说:“万岁,仙人寺虽小却是先有仙人寺后有五台山。若不先朝拜仙人石,恐怕对大清江山不利。”

康熙听了火了说:“你敢胡说?”

知县说:“下官不敢。”

康熙说:“朕身为大清皇帝,朝得是大大的五台山,而不是小小的仙人寺,朕不会去的。”知县见康熙不听他的劝告,只好退出。

第二天御驾到了龙泉关,知县又奏道:“万岁,这里离仙人寺已不远,万岁还是去去为好。”

康熙说:“我去得什么仙人寺!你若再来胡说,我就割了你的舌头。”知县再也不敢说了。

康熙到了五台山,朝拜山已毕,在方丈中坐了。五台山的主持问他:“万岁,来五台山之前,可到过阜平县的仙人寺吗?”

康熙说:“那寺太小了,不值得朕朝拜。”

主持说:“仙人寺虽小却大,五台山虽大却小,在朝拜五台山前,必须先朝拜仙人寺,这样大清的江山才能太平。”

康熙说:“这里有什么说法?”

主持说:“你未朝拜仙人寺,你本来是五百年的江山,现在只有三百年了。”

康熙听了大惊说:“那朕现在马上就去朝拜仙人寺。”

主持说:“不用去了,已迟了。”

康熙听了后悔莫及。

大清朝江山本来是五百年,只因康帝在朝拜五台山时未有先朝拜仙人寺,结果折成了三百年的江山。

石牛寺的传说(阜平仙人石和仙人寺的传说)(6)

仙人寺秋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