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黑背后暗藏玄机(罗小黑背后的男人)
罗小黑背后暗藏玄机(罗小黑背后的男人)夫人当然也要第一时间去看喽。豆瓣评分8.4,上映第一天票房就超过4000万,一大批死忠粉感叹这是“有生之年”系列,就差喜极而泣了。两个月之前,夫人绝对想不到,撑起整个暑期档的会是一部国漫。两个月之后,夫人也没想到,再次搅动电影市场的依旧是一部国漫。对,我说的就是《罗小黑战记》。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如果说这个暑假谁风头最盛,那一定是顶着两个黑眼圈的丑哪吒。
口碑爆棚,让无数影迷甘当自来水,抓住机会就安利。
票房更是一骑绝尘,超越《流浪地球》,朝着50亿大关冲去。
两个月之前,夫人绝对想不到,撑起整个暑期档的会是一部国漫。
两个月之后,夫人也没想到,再次搅动电影市场的依旧是一部国漫。
对,我说的就是《罗小黑战记》。
豆瓣评分8.4,上映第一天票房就超过4000万,一大批死忠粉感叹这是“有生之年”系列,就差喜极而泣了。
夫人当然也要第一时间去看喽。
超萌的小黑猫,治愈的故事,精美的画面,确实是一次放松身心的美妙享受。
但是,相比于电影本身,夫人今天更想聊一聊罗小黑背后的那个男人和一种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但却稀缺的力量——我们姑且就叫它“很傻很天真”吧。
01提起罗小黑,可能大多数人会不熟悉,但是我相信你一定见过下面这个萌萌的表情包。
这就是罗小黑本尊。
当初表情包刚刚上线一周,就创下了超过3亿下载量的成绩,一战成名。
而这个风靡的表情包,其实是脱胎于动画版的《罗小黑战记》。
话说这部动画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豆瓣评分9.6,妥妥的国漫之光。
更神奇的是,从2011年上线至今,8年多过去了才更到第28集。
而且一集只有5分钟。
这也难怪广大粉丝要催更!催更!!催更!!!
在豆瓣的讨论区里,可以看到粉丝的各种有爱吐槽。
有人问:我就想知道这部番多久更新一集?时间间隔规律吗?
友邻回答:
“没有规律,和作者比命长”。(多么绝望的答案)
“最少半年吧,你可以每年生日的时候看一眼,怎么也会有一两集更新了。”(看来是经验之谈)
“罗小黑开播的时候我还没结婚,现在特么孩纸都5岁了。”(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怨念)
所以,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电影版罗小黑的上映会成为粉丝的一场狂欢。
毕竟,动画版更了那么多年加起来也就140分钟,而一部电影100分钟,相当于一下子可以看20集动画!
这不比过年还开心吗?
电影刚一上映,就在各大评分软件上收获了好成绩。
影片最大的亮点当然是那只小黑猫,一声声“喵喵喵”听得人心都化了。
随便卖个萌,都忍不住让你心甘情愿沦为它的“奴才”。
温暖又治愈,真想领养一只回家暖床啊!
最重要的是,虽然影片故事简单,但是它绝对不低幼。
影片刚一开始,就关注了环保的大主题:
因为城市的扩张,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导致猫妖罗小黑家园被毁,到处流浪。
以这个大主题为基础,影片又衍生了对归属感、安全感、是非黑白,以及成长的思考。
可以看得出,这是一部充满诚意的作品,值得大家的喜爱。
讲真,若不是影版罗小黑的上映,夫人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还存在这么一个被称为“国漫之光”的IP。
知道之后夫人的好奇心自然就被激起来了:
这么萌的IP到底是怎么来的?
8年才更新28集的泡面番动画,怎么还能有那么多的粉丝?
导演木头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
通过种种“挖坟”行动,在对木头和他的罗小黑有一点了解之后,夫人想为他们吹三千遍彩虹屁。
02说起木头,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好玩。
这从他的作品里就可以看出来。
番剧的《罗小黑战记》除了温暖治愈、画面精美等优点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玩的点就是彩蛋多。
所以,哪怕更新了八年只有28集,但每一次回看都会发现不少彩蛋。
比如正大光明地说“不要催更”、“催更者屎”。
这个报纸也很有戏。
对经典的致敬。
《葫芦兄弟》梗
《犬夜叉》《海贼王》梗
木头还把自己的笔名夹私进去。
仔细观察名字在哪里
类似的梗,片中不要太多。
木头在做动画的同时,似乎也在陪伴着大家一起玩乐。
木头虽然叫木头,但性格一点都不木头,说起话来幽默又诙谐。
2012年4月的时候,《罗小黑战记》已经开播一年了,虽然只更新了4集,但此时的罗小黑已经美名远扬了。
可他的导演木头却还是个迷。
Q版的漫画,治愈的风格,让不少人以为罗小黑是出自一名女漫画师的作品,而MTJJ自然就被理解为是木头姐姐。
(当然,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木头的性别为男。)
当时,在一笔中国网上聊天式的访谈中,木头被问到为什么叫MTJJ时,他的答案是:我是鸡鸡。
至于他的性别,他说:人妖。
让他创新一点回答,他说:姐姐是男的。
调皮又搞怪的性格,通过几行访谈录就已经跃然于眼前。
有这么一个好玩的导演,自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够处处埋梗了。
毕竟这脑洞可不是谁都有的。
不过,这个骨骼清奇的大男生其实也特别的温柔。
罗小黑的灵感来源,是木头家里养的两只猫,一只叫罗宾,一只叫小黑。
和作品中小黑遇见小白一样,木头的小黑也是他在路边捡到的。
但后来木头却不小心把它弄丢了,
正是出自对小黑的怀念,木头创作出了这样一部作品。
可以说,罗小黑在治愈观众的同时,也治愈着木头自己。
有网友说:
“你看罗小黑的时候,就好像有人用更美好的梦把你的日常给画了出来。”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份美好的梦是真实的,因为它来自木头亲身的生活经历。
只不过,当初的木头可能没想到,罗小黑的形象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最终还能呈现在大屏幕上。
03对于做动画,木头并不是科班出身。
大学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木头在网上接触到了一个GIF动画软件。
出于兴趣,他开始鼓捣着自学制作GIF动画,并在插画师网站“涂鸦王国”上投稿。
木头回忆说,那个时候,网上投稿做动画的人并不多,主要是以插画为主。
而身处一群非动画制作者中间,木头的举动也格外另类。
“那个时候,全寝室就我一个人在做动画,因为我们不是这个专业的嘛~”他说。
但是,凭借着一份热爱和不懈的努力,他的能力不断提升。
大三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一家动画公司录用了。
一直抱着“画着玩玩”的心态进行投稿创作的木头,第一次意识到了“在中国还能做动画(维生)啊。”
录用木头的那家公司就是日后制作出了《大鱼海棠》的彼岸天(b&t)。
彼时,彼岸天还只是一家初创的小公司。
说起那段工作经历,木头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表示,他在那边当了两天动画就成了原画。
这速度,真的是快!
但是他又解释说:“其实那个时候一共也就两个原画,所以比较简单吧,哈哈哈!”
2009年底,木头离开了彼岸天。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逐步构想罗小黑的故事框架。
2010年,木头揣着付完房租后的三千块伙食费,和小伙伴SATAN在一个小房间里开始制作罗小黑。
再加上朋友们的热情帮助,《罗小黑战记》的第一集终于诞生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
2011年,番剧《罗小黑战记》横空出世,萌宠、温暖、治愈、有趣,俘获了无数人的芳心。
又因为他更新巨慢,还衍生出了一群天天催更的“爷爷粉”,“奶奶粉”。
罗小黑正式上映的当天,夫人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旁边一个小男生说:“估计下一部要等到有孙子的时候才能出来了”。
夫人抬头一看:这明明是个年轻又清秀的小伙子,看起来也就刚上大学的样子,怎么就想得那么绝望那么远呢?
不过回来扒了一下木头和罗小黑的拖稿历史之后,夫人就理解他的绝望的由来了。
但如果这部影片大卖,相信木头就不会那么穷了。不管是电影还是TV动画,也都会更多、更好、更快。
当初,木头之所以选择把罗小黑做成番剧,除了穷,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并不知道怎样靠着作品养活自己。
而木头也不想作品烂尾,所以他选择做单元剧,这样就随时可以把它掐断掉。
但即便知道这个作品可能随时会夭折,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大构想。
看过番剧版罗小黑的人会知道,虽然开始几集主要走日系的卖萌、治愈路线,但随着故事的发展,罗小黑其实有一个强大的世界观。
在这个世界观里,人与妖精共存,古代与现代共存,田园与城市共存,足见木头的志向。
甚至此次罗小黑大电影的故事大纲,早在做罗小黑番剧之前,木头已经写出来了,虽然当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后来,罗小黑火了,木头也拿到了投资,我们也终于有机会在大屏幕上看到心心念念的小黑猫。
04虽然番剧版的《罗小黑战记》在豆瓣上打出了9.6的好成绩,但做电影对木头和他的团队来说依旧是个巨大的挑战。
番剧版的《罗小黑战记》画面清新可爱,但是放到大屏幕上,却会显得简单粗糙。
而这个问题,木头早早地就发现了。
2015年11月,《罗小黑战记》更新完了十九集。
木头曾和团队的小伙伴们有个约定:攒一个剧场版的长度就租个电影院放映。
他们租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700人厅,第一次将罗小黑的剧集放到大银幕上,从第一集到十九集,完整地播了一遍。
木头发现,剧集里相对Q版的人物造型的精度到大屏幕上就hold不太住了。
“在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个画面很粗糙。虽然你看着看着可能就没感觉了,(人就)被剧情带进去了。大家笑笑什么的就挺开心的。但是如果认真看一下,你还是会觉得,你是不应该在影院里看到这样的片子的。”
当时的木头没有沉浸在小有成绩的喜悦里,反而保持着创作者的敏感与冷静。
所以,当他们终于可以把罗小黑搬到大屏幕上的时候,如何让画面更有电影感成了他们需要攻克的难关。
如今,在已经上映的作品里,既保持了番剧版的原汁原味,也适应了大屏幕的要求。
影片豆瓣评分8.7开画,目前票房已经破亿,也足见观众对他的认可度。
对于这样的成绩,木头又一次表现得比所有人都冷静。
他说:“客观的说,现在的评分是高于片子质量的,我们知道这个片子的所有优点与缺点。”
而且还不止一次地提醒粉丝,不要对影片过多维护。
他知道有很多很多的人在挺罗小黑,但是他不愿意恃宠行凶,而是尽量让作品回归作品。
不可否认,罗小黑能有今天的成绩,是木头和粉丝相互陪伴的结果。
有一个网友说:“罗小黑是由什么组成的?大概是时光、期待和平淡时分心中一暖吧。”
相信这句话道出了很多粉丝的心声。
粉丝们给了木头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木头和他的团队给了粉丝温暖与治愈。
他们一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罗小黑,让他走得更远。
这是一份难得温情。
就连刚刚入坑的夫人,也忍不住被他们感动了一把。
05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狂揽近50亿票房,同样是国漫的罗小黑难免会被拉出对比。
有人问木头,面对哪吒的成功,他会不会有压力?
他回答:“又不是想着超过他,为什么会有压力。哪吒是跟大圣归来一样的市场开拓者,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而我们是受益人。”
同时,他还为饺子以及明年将要上映的《姜子牙》的导演李炜和程腾打call,说“有的创作者是做不出烂片的。”
之前哪吒上映的时候,罗小黑抱着一捆大麦送给哪吒,预祝它“票房大卖”。
小黑上映了,大鱼大圣发来贺电,大圣还和无限组了个“带娃联盟。”
一片Peace and Love。
同样作为国漫崛起的探路者和先行者,或许是因为知道这条路的艰难,所以他们更懂得惺惺相惜。
而这,才是真正的“国漫之光”。
尤其让夫人感动的是,不管是哪吒的导演饺子还是罗小黑的导演木头,他们选择动漫,不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而仅仅是在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饺子曾在家里宅了3年,才有了一部捧回近30座奖杯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然后又沉淀了11年,才有了燃爆这个夏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而木头在坚持9年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完整的大屏幕作品。
在获得所谓的成功之前,他们都为了爱好而默默努力,悄无声息地沉寂着。
在急功近利的人眼里,他们可能太不现实,可能太傻太天真。
可就是因为他们傻傻的努力,天真地想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我们现在才能有信心地大喊“国漫崛起了”,不是吗?
夫人在扒木头的博客的时候,发现原来他从小就是个漫画爱好者。
原来,多年来,木头从来不曾改变过。
有人问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说:
“关于理想,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一直做自己想做的片子,并且毫无压力的做下去。”
多么的单纯!
希望他能一直梦想成真,这样我们在有生之年,才有希望看到罗小黑完结。
更希望像饺子、木头这样“很傻很天真”人都能梦想成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相信坚持与努力的力量。
参考资料:
动画学术趴:《<罗小黑战记>的作者,终究没能躲过我们的深度专访》
一笔中国:《谜一样的动画创作人:MTJJ和他/她的罗小黑》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黄奕:为了有个家毁掉名声和事业,少时缺的爱成了她长大后的劫难
活着有多苦,葛优和巩俐早就告诉过我们了
冷清秋与金燕西:一眼万年的爱情,为何逃不过曲终人散的命运?
冯远征:因“暴打”梅婷成为“过街老鼠”,生活中却是绝世好丈夫
黄磊:油腻、自负、爱圈钱?曾经的文艺男神真的变成了油腻大叔?
作者简介: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希望在电影的世界里,遇见你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