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光绪三十年(1904年)调中央署理户部尚书。光绪三十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在中国东北主要是奉天大地上进行的倭俄战争,给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倭俄战争后的奉天,满目疮痍,百废待举,内外交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赵尔巽任盛京将军(相当于后来的东三省总督地位)。其主要任务,一为战争善后,一为推行新政、发展奉天。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同年底,赵尔巽上奏朝廷,极力推荐熊希龄,恳请免除对熊的严加管束。当时清廷正需要笼络维新人士,又看在封疆大吏的面上,降旨照准。赵尔巽立即委任熊希龄为西路师范学堂监督,放手让他办理一切学务。赵尔巽在湖南所办的多项新政,诸如废除书院、创办各级学堂、派遣留学生、裁撤绿营、编练新军等,均找熊希龄商量对策。熊希龄知恩图报,尽力出谋划策。次年5月,赵尔巽调离湖南,由端方继任巡抚一职。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十四年(1

三任总督赵尔巽

赵尔巽(1844年-1927年),字公镶,号次珊,又号无补,清末汉军正蓝旗人,祖籍奉天铁岭。同治六年(1867)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中进士,入选翰林院编修和御史,以刚直、敢言著称,与当时翰林院的前辈如张之洞、张佩纶等一起被誉为清流。御史生涯的弹章中最为人知的成就,莫过于1884年参劾时为军机大臣的左宗棠。

赵尔巽兄弟四人,他行二。大哥赵尔震与其同年中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后因修西陵工程有功被授二品衔。其幼弟赵尔萃,1889年中进土,历任直隶州知州、三品衔候补道。三弟赵尔丰虽只为道员出身,但后来官至四川总督。如此,仅赵尔巽兄弟四人,就有“一门三进士,弟兄两总督”。再加上赵尔巽的祖父、父亲、叔叔,在短短66年内,则是“一门六进士”了,可谓罕见。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1)

年轻时的赵尔巽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2)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3)

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十四年(1888年),历任贵州石阡府、贵阳府知府。光绪十九年(1893年),升任贵东兵备道。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提拔为安徽按察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迁为陕西按察使,旋即改任甘肃新疆布政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丁忧起复后,出任山西布政使,七月,护理山西巡抚。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1月,奉命署理山西巡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月,赵尔巽由山西巡抚调任湖南巡抚。到任后,他把创办新式教育作为"新政"的第一急务。当时清政府规定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因此岳麓书院计划被改为湖南大学堂,但旧派人物、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等人百般阻挠,此事搁浅。赵尔巽下令将已成立的高等学堂迁到书院内,迫使王先谦等人离开。赵尔巽的新政措施,受到常德学务帮办、新派人物熊希龄等人的大力支持。熊希龄响应巡抚衙门要求各道、府设一所师范学堂,以解决中小学堂师资匮乏问题,联合湘西士绅上呈一份在常德共同设立西路师范学堂的禀稿。赵尔巽阅后,批准照办。同年秋,西路师范学堂成立,熊希龄担任副办,实际主持校内外一切事务。他的办学才干,逐渐受到赵尔巽的赏识。

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同年底,赵尔巽上奏朝廷,极力推荐熊希龄,恳请免除对熊的严加管束。当时清廷正需要笼络维新人士,又看在封疆大吏的面上,降旨照准。赵尔巽立即委任熊希龄为西路师范学堂监督,放手让他办理一切学务。赵尔巽在湖南所办的多项新政,诸如废除书院、创办各级学堂、派遣留学生、裁撤绿营、编练新军等,均找熊希龄商量对策。熊希龄知恩图报,尽力出谋划策。次年5月,赵尔巽调离湖南,由端方继任巡抚一职。

光绪三十年(1904年)调中央署理户部尚书。光绪三十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在中国东北主要是奉天大地上进行的倭俄战争,给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倭俄战争后的奉天,满目疮痍,百废待举,内外交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赵尔巽任盛京将军(相当于后来的东三省总督地位)。其主要任务,一为战争善后,一为推行新政、发展奉天。

改革地方行政

赵尔巽任上首先裁撤盛京五部以及奉天府尹,设立财政总局、农工商总局以及巡警总局等新的行政机构,将所裁撤机构原管各项事务分归各局办理,并相应负责推行各项新政。根据地方发展需要设立新的治所,先后设立奉天府、法库门厅、辽中县等地方治所十几处,对于地方行政机关的完备与加强地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奉天由军府统治向行省体制的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改革人事制度,优化用人机制,提高对中下级官吏的选任标准,加强行政监督以提高地方各行政官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政府各部门的行政效率。并严厉整顿吏治,净化行政环境。其改革本为赵尔巽稳定奉天政局,推行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其他方面改革与整顿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整顿地方财政

财政整顿的主要任务在于剔除财政收支中的中饱私囊行径,筹措新政经费,力争以地方之财,办地方之事。通过整顿税务,改革原有税捐稽征体制,以期涓滴归公,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此外赵尔巽还通过请求各省协款、捐纳展限等手段开辟新的财政收入渠道来筹措行政经费。并设立官办金融机构,整顿货币,抵制外币侵略,稳定金融秩序以及财政收支,为经济发展和各项行政提供保障。

振兴奉天经济

赵尔巽主要通过设立农工商总局负责奉天的经济改革,以政府力量推进经济发展。具体政策包括:设立实业学堂以及商品陈列所等专门机构推广普及实业知识;设立牧养公司、渔业公司以及轮船公司等实业团体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注重垦务事宜,对官庄、旗地以及蒙荒等各项地亩进行招民垦殖,推动地方的开发;还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改善市政建设、稳定地方秩序等手段改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服务。

发展新式教育

赵尔巽首先与袁世凯、张之洞等大吏联名废除科举取士,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扫清道路。针对东北风气闭塞的状况,特别注意社会风气的开通,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选拔,积极鼓励出洋留学,同时注重教育普及,推动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几年间,新式教育的蓬勃发展,对其他改革整顿的推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稳定社会治安

赵尔巽在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尤其注重社会治安的稳定。其稳定治安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强化警政,提高对社会治安事件的防控能力。在省城设立巡警总局,专门负责警务事宜,使之责权明确。通过设立警务学堂、在省城设立备补队等手段,既提高了从警人员的专业素质,又可以充实警察队伍,增强预防与打击各种犯罪的力量。尤其重视对乡镇巡警的建设,强化马巡,加大打击胡匪力度,各村屯联结堡防,提高村民自卫能力;另一方面是打击胡匪,消除危害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调拨驻北洋淮军与本地防营、警队相结合,对力量不同、性质各异的各股土匪分别剿抚,为稳定奉天政局与开展各项改革整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先后依照行省制在东三省设立了奉天府知府、盛京将军公署等,让东三省原本主要承担军事人物的机构向处理民事机构转变。并同时着意整理财政,开始成立财政局,铸造银元,创办东三省银号,发行纸币。因其措施得当,为人清廉,在任两年,使奉天省财政大有改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调任四川总督。7月,张之洞入京授军机大臣,乃以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在此期间主持创办湖北法政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复调任四川总督。督川时期奏设“经征局”负责清理财赋,一年时间财政裕平。对凉山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设“平夷局”联络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

但在东北面对锡良日益频繁的请辞,清廷在极力挽留的同时,也开始考虑寻找适合的接替人选。鉴于东北地方内外局势的特殊性以及危迫局面,是否熟悉地方政情以便迅速入手政务,成为甄选继任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加之与日本的交涉愈益繁重、棘手,曾经主政东北地方尤其是奉天的大吏遂成热门人选。庚子以来,曾主政奉天者主要有四人:盛京将军增祺、盛京将军赵尔巽、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奉天巡抚唐绍仪。此时,徐世昌已入中枢,协理内阁。唐绍仪继徐世昌署邮传部尚书。但任职期间,唐绍仪因反对载洵抵押铁路筹借海军部经费而与亲贵不协。任职不久,又因被指奢侈无度而遭弹劾。加之作为“项城旧人”,亦不免遭忌于摄政王载沣。如此,则只剩下曾经担任盛京将军的两位人选。考虑到强化“龙兴之地”旗人权力的需要,此二人遂成热门人选。

然而,具体继任者的确定,却颇费一番功夫。鉴于增祺此前留守陪都的糟糕表现,朝廷令其再度主政东北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增祺舆情亦不洽,奉天民众极力反对,甚至“拟联合团体拒绝增祺到东”。地方民众的态度自然不可能左右清廷的决策。但是通过他们的反应,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朝廷的选择。而增祺本人亦向枢臣申明“以东三省大局不可收拾,且己之资望亦不足以震慑之,不欲前往”。于是,尽管枢臣各执己见,但赵尔巽无疑成为接替锡良的不二人选。

在清廷的催促之下,赵尔巽趱程北上。抵京后,摄政王多次召见。当被问及整顿东北政策时,赵尔巽答以东三省今非昔比,“盖中日战争以后,俄人之势力范围未广。日俄战争以后,俄人又以元气未复且与日本互相猜忌,故尚易着手。今则日俄协约既定,无事不称棘手”,要求假以事权,深信不疑;遇事不加掣肘,尤应在财政上全力支持,或可补救于万一。“监国闻之,颇韪其议”。赵之应对,颇具深意。若摄政王载沣采纳其主张,则可能以此留住锡良。更主要的是,即便锡良开缺,也能够为继任者——很可能是他自己,谋求更大的自主权力与转圜空间。

对于清廷以其继任东督的意向,赵尔巽或力言锡良心细才长、公忠体国,所办外交内政均能力持大体,不可轻易更动,“否则,多一番更动,必多一番棘手。不但启外人轻视之心,且恐为边陲之患”;或自称才力不足,请以岑春煊、袁世凯、端方或程德全自代。

鉴于其离川督东,川督一缺可能由其弟赵尔丰继任,愈见赵尔巽大概并非绝然拒绝东行。赵尔巽之所以推让,应与锡良之坚辞大体相当,既有畏难情绪和对朝廷的不满,又意在以退为进,博取更多的特权与支持,尤以后者为主。正是这种“矜持”,迫使“摄政王面许种种特权,遇事随时电商,不任独自为难”。赵尔巽得到清廷在东北地方人事、行政、外交等方面的特权承诺之后,亦即欣然领命东行。

宣统二年(1911年)6月,赵尔巽出任最后一界东三省总督时,省库空空如也。但在赵尔巽的领导下,奉天财政渡过难关。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4)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5)

1913年,司督阁在英国出版了《奉天三十年》一书,此书中,司督阁用了七八千字,对赵尔巽给予了高度评价。

朝廷第一次任命了一位有杰出能力的盛京将军。他是一位难得的干才和优秀的理财家。虽然年纪大了,又没留过洋,不懂外语,但他却是一位现代派。在其两年的任职期间,奉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清史稿》总篡官

“国可灭,史不可灭”。这是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前代灭亡之后,继起的一代即组织人力为前代修史。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迫退位。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了清史馆,着手编纂清史。1914年3月9日,袁世凯发布大总统令,批准成立清史馆。馆址即设于北平东华门内,延聘汉军正蓝旗人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倌长。赵尔巽起初不愿就任,袁世凯劝以修清史乃歌颂大清功德之事,正遗老所当效力之处,赵尔巽乃出任清史馆馆长。

他上任以后,聘清朝遗老、著名学者柯劭文、缪荃荪等清代翰林院名流80余人,分任总纂、纂修、协修、提调等职,组成了修史的队伍。工作人员200多人,组成篡修班子,开始编修清史。进值军阀混战,国力衰微,经费极为紧张,特别是1917年后,费用几乎到毫无着落的地步。赵尔巽对清王朝心怀眷恋之情,认为事关一代国史,“失今不修,后业益难著手”,再困难也“不敢诿卸”。一方面节约开支,敦促同仁加快进度、多尽义务,一方面以其资望向各军阀募捐,并言:“不能刊《清史》,独不能刊《清史稿》乎”!终于1927年编成《清史稿》,《清史稿》列朝本纪及部分志、表、传共50册刊印完毕,至1928年5月又印出其余部分81册。至此,536卷、800余万字的《清史稿》初步完成。赵尔巽在发刊词中称“此稿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故名曰《清史稿》。他未能亲见《清史稿》刊印出版,先于1927年9月病逝。时年83岁。翌年,《清史稿》正式付印出版。

《清史稿》,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赵尔巽晚年岁月里最重要的功绩。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权威史料。

奉天都督张锡銮

张锡銮(1843年-1922年),字金波,又作金坡、金颇、今颇,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成都。 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将领。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6)

春天都督张锡銮

二十岁前即为监生。清同治初在湖北武昌从军,投效于广东嘉应州军务处。1875年,入奉天讨马贼有功,任通化知县、锦县知县、锦州凤凰厅同知。光绪二十年,负责训练新军,任新军前后三营统领兼鸭绿江团练、东边道兼中江税务监督并全营翼长。后因挥霍豪奢,被弹劾褫官、不久又恢复原职。甲午战争时,张锡銮在宽甸对日军作战有功,后历任直隶海防营务处总办、福建兴化府知府、北洋营务处兼发审处总办、奉天东边道税务总监、中军各营统领、巡警总办、奉天营务处总办、奉天度支使、淮军全军翼长等职。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清政府任命张锡銮为山西巡抚。12月率兵进入太原,迫使山西民军都督退守平阳。1912年初,张锡銮见清政府大势已去,遂先后两次电请清政府承认共和。

中华民国后任奉天防务、东三省宣抚使、奉天都督。1913年2月,张锡銮电请袁世凯发起中日联盟;6月兼署吉林都督。1914年6月,北洋政府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建将军府,设将军诸名号,以张锡銮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黑两省军务。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时,张锡銮受封为一等伯,列名将军府,兼参政院参政。1917年闲居天津。1922年4月,张锡銮曾与赵尔巽、王士珍、王占元、孟恩远等人以斡旋者的身份致电曹锟与张作霖,调停直奉冲突,同年去世。

甲午抗日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事起,10月底日军越鸭绿江入侵中国,连陷安东、九连城,凤凰城,不久又陷岫岩、宽甸等东边道诸城镇,原奉天东边道宜麟以失地被革职。11月张锡銮授为署东边兵备道,时凤凰城既陷,张锡銮乃统定边军移屯通化,募新汰旧,得七营,军气复振,并督率各营联合乡团,收复宽甸。1895年2月26日,张锡銮督军分三路进,东路由营官林长青率领之定边军左营遇敌于宽甸西南之一撮毛,双方激战,日军不支东溃,又为乡团所阻,乃奔入宽甸南门,会合城内日军,出西门拟包抄清军后路,适营官岳元福率西路军至,迎头奋击,日军死伤甚众,向罄儿岭逃遁,张锡銮遂乘胜收复宽甸县城,盘踞长甸日军闻讯亦弃城遁。3月1日清军又将长甸收复,5日据香炉沟之日军也退守金厂,9日张锡銮督军进攻金厂、长冈。3月11日张锡銮军与日军在红铜沟南展开激战,击毙日军多人,14日夜日军放弃金厂潜渡瑷河,退回九连城,“自是宽甸境内肃清,倭人阻河为守,瑷水以东无倭人踪迹”,时清军宋庆、长顺、依克唐阿等部联合反攻海城,日军大部西赴海城应援,驻东边道日军大为减少,九连城、凤城、安东义民颇觇倭人动静赴告我军,高丽义州亦有请兵愿内应者,兵机甚利”,可惜张锡銮兵力既单薄,弹药枪械又不足,无力大规模反攻,九连城、凤凰城等城邑遂沦于日军而不可克复。10月间,东边道诸城始与辽东各县邑同时交还,张锡銮任奉天东边道兼东边税务处监督。

名震东北

1897年,张锡銮被黑龙江将军伊克堂阿以税务舞弊事件参奏免官。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张锡銮复任奉天东边道兼东边税务处监督、中军各营统领、巡警总办、全营翼长等职。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16日安东开办商埠,张锡銮兼开埠局总办,筹办开埠事宜,任满升署度支司。1908年9月11日,清政府奉天度支使张锡銮与日本驻奉天(今沈阳)领事冈部三郎于奉天签订和约,共二十一条,附《章程备考书》一件七条。9月后任奉天营务处总办,那时候关外的绿林马贼(红胡子)横行,张锡銮改编防军,收编了张作霖、冯德麟等匪部,张作霖还拜其为义父,改任淮军全军翼长,“快马张”名震东北。1909年9月,东北革命军进攻奉天清军,张锡銮曾参与镇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奏请清廷起用其部下王士珍、倪嗣冲、张锡銮等。10月29日山西新军发动起义,11月15日新任总理大臣袁世凯任命张锡銮为山西巡抚,率曹锟、卢永祥的第三镇开往石家庄,准备攻破娘子关并向山西开进。11月13日,梁启超结束流亡生活回国,抵大沽,16日到天津,受到张锡銮、唐绍仪的欢迎。12月13日清军攻占娘子关,一度给山西革命造成很大压力,军队一路烧杀淫掠,凡是攻占革命军占领的城镇,卢永祥就下令休兵三日,纵任兵丁肆意烧杀淫掠。

淡出政界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张锡銮退出政界,赋闲天津。1917年,张作霖以三十万银元在苏州购得著名的"网师园",赠与其师张锡銮作庆寿,改称"逸园",俗称"张家花园",筑"琳琅馆"、"道古轩"诸胜,但张锡銮本人未住此园,叶恭绰、张善子、张大千等文化名人曾一度借寓园中。1922年4月21日,浙督卢永祥及张锡銮、赵尔巽、王士珍、王占元、孟恩远、张绍曾等电曹锟、张作霖劝告息争,请"订期同莅天津叙晤,清除隔阂",22日又联名电吴佩孚,请"持坚忍态度,以待调人之进行",张作霖电张锡銮等,愿赴津晤曹锟,实际未能起到效果,28日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5月奉系失败,张锡銮闲居天津,不复出仕,旋病死。10月19日,北洋政府令褒扬前直隶都督张锡銮,并着照上将例议恤。

镇安上将军段芝贵

段芝贵(1869-1925),安徽合肥人,字香岩。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历任陆军第三镇统制、督练处总参议。亥后,被袁世凯委为武卫右翼翼长,旋护理湖广总督。民国成立,任驻京总司令官,统制陆军和武卫右军,继任拱卫军总司令、察哈尔都统。1913年任江西宣抚使,并任第一军军长。次年改任湖北都督,1915年任奉天将军,旋兼署巡按使。不久,联合十四省将军密呈袁世凯,拥护帝制。1917年随段祺瑞讨伐张勋,曾任京畿警备司令、陆军总长。1919年改任京畿卫戍司令。次年,在直皖战争中任皖系前敌总司令。后在天津病死。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7)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8)

直皖战争中段芝贵以火车为司令部,在战争期间竟打麻将,身为主帅,如此儿戏,难怪皖军不堪一击了。小段北洋时代出名好打麻将的,当时北洋好此道的有梁士诒、段芝贵、王克敏、孙慕韩、潘复、张弧等,尤其是梁、段、王、孙几乎每晚必聚,常赌到天亮。梁士诒大小不拘,常在牌桌上看公事。

小段在牌桌上指挥直皖战争,败讯传来,牌局未终而大呼开火车逃走,后来在北京传为笑谈,列为直皖战争野史中一段佳话。

可怜的段祺瑞用了段芝贵和曲同丰两员大将,如何不败。

段芝贵兵败逃回北京,在当时上海报纸上的通讯,传为笑谈,如下:

定国军总司令段芝贵,在前敌督战,其办公处设在火车上。车前悬一木牌,大书"总司令处"四字,办事者至有百余人之多。车中除军用品外,有烟枪烟盘十四副,嗬嗬水数百打,麻雀牌七副,大菜司务二十四人。迨前锋与直军交触,战事小挫,众随员知必无幸,劝小段早为之所,小段曰:"我誓与定国军同生死,诸位怕死,竟请返京可耳。"众以其言壮,皆无辞而退。十三号有直军一营来诈降,小段益自诩。至夜半,降军袭击总司令部,小段自车上堕地晕去。为一车站站长藏过。破晓,诈降军退去,站长始送之回司令部。从者群起询问,小段曰:"此何足怪,君子可欺以其方,无伤也。"即至车内检查鸦片,卧而吸之。众以其能镇定,颇倚赖之。至次夜,忽闻西北有枪声,随员皆至司令卧室请示。小段已不知去向,旋得探报,知是本军放哨,众心虽安,乃以总司令失踪,四处搜查,扰攘一夜,至次晨,始得之于乡农家柴堆内。于是群皆匿笑,而总司令之威望扫地矣。迨前敌十五师战败,向后退回,小段误为直军,急命第一师击之,及知误会,十五师将士以同类相残,怒不可遏。继见总司令之火车,车头已向北,知将预备逃亡,遂以机关枪射击,而小段急令火车添挂龙头,逃回京中。沿路兵士数百人,拦住去路,拟向小段诉说第一师从后击射,自相残杀之事,乃小段不问死活,只令开车,以致轧死多人。迨抵京寓,家人聚询,只以手摸头,连呼好险好险,别无他语。后闻车站站长藏段事发,被直军枪毙。小段向空叩头,痛哭流涕,谓为救命恩人,兼延僧道在家,为之超度。忽通缉祸首令下,复狼狈逃入东交民巷,而僧道道场,亦半途而止,此亦定国军将士中之滑稽史也。

段芝贵以定国军之头衔,前敌一败,狼狈回京,遽通电辞职。其电稿措辞虽不甚佳,而骈四俪六,亦颇通顺,说者谓其仓皇逃亡之际,竟能搜索枯腹,作此俪语,亦一异事,不知此中实有最趣之谈料也。先是小段有西席某甲,一老学究也,皖直未决裂之前,小段跃跃欲试,主战甚力,某甲力劝之,不听。及被任为定国军总司令,欲作一宣言书,用告将士,命甲起草,书中多忠君爱国语,小段以其不合时务,弃之不用,另请他人代撰。甲虽头脑冬烘,固以文豪自命者,颇不悦。冷语谓段曰:"吾文虽不佳,原备有二稿,今居停阅其一,即匆匆请他人捉刀,吾第二稿固无容再呈居停指正,留为将来备用可也。"小段以其迂,亦不理会。及小段由前敌逃回京师,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急拟通电辞总司令职,冀减罪戾。倩人觅向所撰宣言书者,已先逃矣。不得已仍央甲为之,甲即于袖中出电稿曰:"吾前言有第二稿,固早已备矣。"小段阅之,稿系四六,措辞颇得体,继念甲料已必败,反有讥讽之意,撕其稿,怒而掷诸地。甲冷笑而出,未至中庭,小段亲自追之曰:"我固知君良厚,特滑稽耳。吾亦不芥蒂,请君再照原稿录出,吾当不易一字。"于是遂将西席所拟之稿拍发,故其措辞甚从容云。

盛武将军、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署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早年投身绿林。192年被官府收编。武昌起义后,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后被袁世凯任命为第27师师长,镇压反袁的国民党人。袁称帝,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在日本帮助下控制了辽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此后,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前,与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直奉战争失败后撤回关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三省“独立”、“自治”。1924年9月挑起第二次直奉战争,占据山东,一度扩展到苏、皖,直至上海。他联合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等,合力对冯玉祥的国民军作战,重占天津、北京。1926年,任安国军总司令,宣言“反共讨赤”,封闭进步报馆,杀害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企图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1928年初,蒋介石统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路军北上,直逼京、津。张作霖眼看大势已去,于5月30日下总退却令。因慑于东北人民的反日浪潮,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予全部承诺,而激怒日本军方,6月4日清晨,张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逝世。

张作霖出身普通百姓家庭,仅仅在私塾学有一点点知识基础,再加上后来一生的戎马军事生涯,更少能接触书本文化。然而张作霖却非常地重视教育,能为教育事业拨钱出力。1922年与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筹办东北大学,1923年4月,东北大学成立。这所大学在当时师资水平极高,像章士钊、黄侃等著名学者曾教书于此。故此可以看出,张作霖是颇有远见和头脑的一位人物。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9)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10)

盛武将军 张作霖

三省六部二十四衙门(东三省总督府六)(11)

东北大学开学典礼

87位将军3位总督在此办公

从顺治元年盛京将军设立伊始,到1912年宣统退位、东三省总督裁撤,268年间共有87位盛京将军、3位东三省总督在此办公,主政东北。

守护着陪都重镇、龙兴之地的盛京将军作为上通朝廷、下达黎民的封疆大吏,有的为清廷立下赫赫战功,有的为东北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在87位盛京将军中,战功最大的当属首任将军何洛会。

何洛会十几岁走上战场,攻锦州,掠山东,下太原,战四川,战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崇德五年(1640),随多尔衮围攻锦州,授正黄旗满洲都统。顺治元年(1644),从多尔衮领军入关,击李自成军于庆都。

奉表迎世祖,擢升为内大臣,留守盛京,成为首任盛京将军。

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依克唐阿当了盛京将军。

依克唐阿,满族镶黄旗人,这位曾在甲午战争中率部英勇抗击日军的将领,是位颇有见地的人物。

依克唐阿到任后,为解决奉天地区铸币短缺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工业,经准奏清廷,于光绪二十二年在奉天省城大东边门兴建盛京机器局,从事银圆铸造及军火制造。

依克唐阿创办的盛京机器局不仅开创了沈阳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奉天乃至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依克唐阿死后,为表彰其为陪都所做贡献,经朝廷批准,在盛京城内修建了依克唐阿祠,以定期祭祀。

随着清末官制改革的开始,东三省总督的设立,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任的赵尔巽成了最后一位盛京将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