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光荣使命铁血荣耀(铁血荣光护硕果)

光荣使命铁血荣耀(铁血荣光护硕果)武警部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武装执勤、警卫和巡逻。执勤安保防线如磐赵鑫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顾武警部队走过的光辉历程,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自武警部队重新组建以来,广大官兵怀揣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为保卫改革开放成果而英勇战斗。忠诚与担当,已经融入武警官兵的生命与血液。正是有了这份忠诚与担当,祖国的千万个日夜才那样祥和,千万个社区才那样安宁,千万个家庭才那样温馨。祖国大江南北万千哨位,数十万官兵日夜坚守,用铁血忠诚书写安宁与祥和——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光荣使命铁血荣耀(铁血荣光护硕果)(1)

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望40年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一个个中国奇迹的出现令人鼓舞和振奋。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挺立着数十万武警将士,他们肩负着神圣使命,矢志奉献、忠诚不渝。

铁血荣光护硕果

赵鑫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顾武警部队走过的光辉历程,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自武警部队重新组建以来,广大官兵怀揣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为保卫改革开放成果而英勇战斗。忠诚与担当,已经融入武警官兵的生命与血液。正是有了这份忠诚与担当,祖国的千万个日夜才那样祥和,千万个社区才那样安宁,千万个家庭才那样温馨。

光荣使命铁血荣耀(铁血荣光护硕果)(2)

祖国大江南北万千哨位,数十万官兵日夜坚守,用铁血忠诚书写安宁与祥和——

执勤安保防线如磐

武警部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武装执勤、警卫和巡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步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为了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肩负“两个维护”使命任务的武警部队队伍在扩编、职能在拓展、勤务在延伸。“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特点,决定了每天都有数十万武警官兵在全国无数个固定目标上轮流执勤。

“小小哨位连稳定,一兵一卒系大局。”广大官兵懂得,警卫勤务的哨位虽然平凡,但保卫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党政机关的安全;看押、看守勤务的哨位虽然普通,但维护的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守卫、守护勤务的哨位看似平常,但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确保的是国家经济命脉的安全。为此,广大武警官兵把哨位当战场、把执勤当战斗,不断提高执勤能力,不断完善执勤装备,确保目标固若金汤,确保勤务万无一失。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腾飞离不开铁路交通的支撑。武警部队担负着我国主要交通干线的武装守护任务,如果说铁路的提速画出了中国快速发展的美丽弧线,那么武警官兵便是这道“彩虹”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在遥远的西藏,有这样一个地区,它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3摄氏度,一年中无霜期不足50天——这,就是生命禁区那曲。

在生命禁区里,有这样一条“天路”,乘白云以抚蓝天,踏清风可邀明月。它润泽民生,是牵起世界屋脊的“光明路”;它的沿线幅员辽阔、人烟稀少,常年伴有暴风雪、滚石、泥石流、塌方——这,就是青藏铁路。在这里,驻守着一支英雄部队——那曲支队。官兵们个个又黑又瘦,脸被强烈的紫外线晒脱了皮,手脚被严寒冻伤。然而,他们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扎根在生命禁区,日夜守卫着这条关系共和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天路”。

如果说世界屋脊上巡逻的“橄榄绿”用雪染霜华勾勒出武警官兵默默奉献的浓墨重彩,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大临时勤务的铮铮誓言则描绘出武警官兵敢打硬仗的水墨丹青。

中国放眼世界,世界聚焦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承办和举办的国际性重大活动越来越多。武警官兵在坚守经常性执勤岗位的同时,担负的重大临时勤务也更加频繁。确保重大临时勤务的安全,事关国家最高利益和良好形象。武警部队把每一次临时执勤任务都当作检验战斗力的平台,精心部署,严密组织。

“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盛会落幕了,一座忠诚的丰碑自此矗立起来。184天的盛会,502天的坚守,累计安检7500万人、箱包6400万件、车辆50万台……一组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展现了忠诚卫士的艰辛与奉献,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实现了“平安世博”的庄严承诺。

世博卫士张少锋为世博安保任务拼搏,连续奋战441天,一个月内3次累倒在执勤岗位上,病情逐渐加重,几度徘徊在生死边缘。“军人必须忠诚使命,把心脏的最后一跳留在岗位上。”一句朴实的话语勾勒出世博卫士的群像;“用心尽职,别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世博卫士的心声。

第29届北京奥运会、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APEC会议、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万无一失的执勤战绩,一次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武警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形象,见证着武警官兵跃马挥戈的壮志豪情。

光荣使命铁血荣耀(铁血荣光护硕果)(3)

国内社会一旦遇到安全威胁,武警部队肩负着“上一线、打头阵”的重任。广大官兵临危不惧、英勇出征——

处突反恐雷霆万钧

处突反恐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战斗,也是武警部队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历史不会忘记,1983年9月,在那个夏尽秋来、凉意渐深的时节,轰动全国的东北杀人犯“二王”逃窜至江西广昌县。江西总队直属二支队出动185名精兵强将,在崇山峻岭中经历六天六夜的围追堵截,终于将“二王”击毙。

正是这一辉煌战例,让全国人民认识了重新组建不到半年的武警部队,在人民群众心中烙下了“保护神”的印记。从此,一曲波澜壮阔的绿色赞歌激越奏响。

进入90年代,反恐形势异常严峻,一场“世界级”的反恐战斗在云南打响。云南总队派出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夜幕里,钢铁长龙昂首甩尾,急速前进。同一时刻,云南总队曲靖支队、红河支队、文山支队数百名官兵也以分进合围之势实施摩托化开进,直扑离中越边境仅有200公里的地方——平远。

滚滚铁流奔腾在云岭高原的峰峦峪谷间,闪亮的车灯使绵延10多公里的车队看起来犹如巨龙盘行。一夜之间,2000余名官兵如神兵天降,正义之剑在平远上空高悬。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大规模缉毒战,总队官兵投身于这场维护平远地区法律与秩序的特殊战斗,经过82天的浴血奋战,共抓获毒贩81名,缴获各类枪支1000多支,搜出毒品1000多公斤,缴获毒资1000多万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境内外敌对分子不甘心失败,千方百计渗透破坏、制造事端,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达赖集团、热比娅先后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煽动了“3·14”“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暴徒们冲击党政机关等重要目标,沿途焚烧、砸毁车辆,抢劫银行、商店,杀害无辜群众,袭击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一时间悲痛和恐惧笼罩着整个城市。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驻藏、驻疆官兵果断出击,打击暴徒,保护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反劫机跨区对抗”“反恐誓师演习”“锋刃”、“巅峰”比武……近年来,武警部队为了不断提高处突反恐实战能力,每年都组织大型实兵演习以及军地、多军兵种和跨国联训联演,使尖刀在与强手交锋和实战对抗中越磨越锋利。

2014年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当人们沉浸在和家人团聚的喜悦中时,一阵爆炸声打破了边城乌什县的祥和:一伙恐怖分子驾驶车辆冲撞巡逻车队,导致车辆严重损坏。随后,十几名丧心病狂的暴徒从不同方向对巡逻车队投掷爆炸物,疯狂追砍执勤民警。

面对突发情况,随队巡逻的乌什县中队中队长石多华遇险不惊、冷静指挥,在组织官兵快速下车的同时,果断下达了封控打击的命令,顶住了暴恐分子4个波次的冲撞、爆炸物袭击和砍杀,仅用8分钟就击毙、抓获暴恐分子7人,胜利结束战斗。

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武警部队各级处突反恐部队昼夜全时备勤,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态势,随时等待出征的命令。

光荣使命铁血荣耀(铁血荣光护硕果)(4)

大灾面前赴汤蹈火,大难之中舍生忘死。武警官兵与死神竞速,把生的希望带给人民——

抢险救援生死时速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度,翻看历史的画卷,中华民族总是在与各种自然灾难不懈抗争。如果说灾难是一个民族难以忘怀的悲情记忆,那么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将永远闪动着一抹无法逝去的橄榄绿。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武警官兵急速的脚步;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橄榄绿救援的身影。武警部队自重新组建之日起,便将与人民群众并肩抗击自然灾害的使命扛在肩头。

20多年前,一场大火烧了大兴安岭五分之一,林区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

20多年后,漠河县的许多百姓仍然用“天火”两个字来形容那场大火。

八级以上的大风,一团又一团的火焰,高达几十米的火头,树木噼啪作响,水分被瞬间烤干。在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压热流中,火魔以每秒15米的速度肆意狂虐……在这场灭火战斗中,森林部队临危受命,第一时间赶赴火场,担负了最紧急、最艰险的灭火任务。官兵们凭借鼓风机、木棍等简单设备和双手,编织成一张张牢固的大网。他们冒着随时葬身火海的危险,手扑棍打,与火魔展开肉搏。衣服烧着了,手和脸灼伤了,但没有一个人退却。他们将火魔牢牢困在原地,并最终战胜了火魔,挽救了国家财产,保护了人民的家园。

历史的一页翻到公元1998年8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夏天。入汛以后,由于气候异常,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洪涛滚滚,浊浪拍岸,九江告急,荆州告急,武汉告急……灾情一次次传向北京,一次次撞击着13亿人民的心。8月7日16时,滔天的洪水撕裂了九江城外的防洪大堤,无情的洪魔吞噬着九江人民的美丽家园。原8711部队和九江支队官兵运土筑堤、扬浆救人、抛石镇浪,在关键时刻跳入江中,手挽手筑起了一道突不破的“橄榄绿”堤坝,用钢筋、巨石和血肉之躯堵住了狰狞的决口,以威震山河的气概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堵口壮歌。

2016年7月,我国南方特大洪涝灾害再次来袭。武警部队数万名官兵闻令而动,火速驰援抗洪一线。他们不分昼夜与洪魔鏖战,不顾危险与时间赛跑,全力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用生命和汗水再次证明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有一副对联赞道:舍生抗灾豪杰丰功能史能碑,忘死抢险英雄壮举可歌可泣。

人们不会忘记那个灰色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数万人罹难,数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失去家园。原8740部队200名勇士,借着手电筒微光,抠着石缝,踩着树根,跋涉在被地震肢解得破碎的山间,连续21小时强行军90公里,成为第一时间到达震中的救援队伍。震后,与世隔绝了33小时的汶川与外界终于有了联系,为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情报。在抗震救灾中,武警部队先后出动2.3万名官兵,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先后救出被埋压群众227人,解救和转移被困群众22万余人,运送救治伤员7万余人,排除唐家山等堰塞湖险情22处,抢修道路3100余公里。人们不会忘记,在玉树、在舟曲、在格尔木,武警官兵一次次成为受灾群众心中的救星。

在无数次灾难救援中,是武警官兵把生的希望送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为人民群众托起了生命的方舟。2013年8月15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击了抚松县露水河镇。面对滔天洪水,一位叫张池的班长率领几名武警官兵,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最危险的地方,冲向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一次次攀绳掠过湍急的洪水,把受困群众营救到安全的地方,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张池是武警部队忠诚使命、献身使命的杰出代表,在他身后,是千千万万个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甘愿牺牲奉献的忠诚卫士。

如今,在强军思想的引领下,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武警部队驾驭滚滚向前的战车风雨兼程。侧耳倾听,那铿锵的足音,已化作雄师劲旅履行庄严使命的催征鼓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