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后悔吗(北大吴谢宇弑母案)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后悔吗(北大吴谢宇弑母案)2、吴谢宇自述的作案动机是否属实于是,一个在外人眼中近乎完美的北大高材生,在筹划了半个月后,于2015年7月11日用杠铃砸死了自己的母亲。他将犯罪动机归结于从小就疑心自己的身体不好,随着年龄增大“疑病症”的倾向就更严重。父亲因肝癌去世后,他总觉得自己会和父亲一样因重病而亡。对待亲友,吴谢宇也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和报复倾向。他认为父亲的死与亲友的漠视有关,在父亲重病时亲友们并没有为他们家两肋插刀,而是让父亲回家等死。所以他才在杀人后骗取了他们144万的钱财。而在父亲去世后,母亲谢天琴也犹如变了一个人,性格沉闷,抑郁,还曾在日记里透露过轻生意向。加上他那时候沉迷于小说,受小说影响,认为生可以死,死亦可以生。导致他在现实和虚幻中颠倒错乱,于是产生了帮助母亲解脱,去找父亲团圆的念头。
1、狱中手写五万字谅解书
2021年10月,27岁的吴谢宇在狱中手写了长达五万字的悔过书,分别给了舅舅、姨妈以及此案涉及的被诈骗的亲人。
信件中的内容似乎令人“潸然泪下”,吴谢宇向被骗的亲友们表达了深刻的歉意,并希望获得谅解,争取能有一个生的机会。他还只有27岁,还可以做很多事,可以通过劳作忏悔,赔偿骗取亲友的144万元。
也是在信中,揭露了吴谢宇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他将犯罪动机归结于从小就疑心自己的身体不好,随着年龄增大“疑病症”的倾向就更严重。父亲因肝癌去世后,他总觉得自己会和父亲一样因重病而亡。
对待亲友,吴谢宇也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和报复倾向。他认为父亲的死与亲友的漠视有关,在父亲重病时亲友们并没有为他们家两肋插刀,而是让父亲回家等死。所以他才在杀人后骗取了他们144万的钱财。
而在父亲去世后,母亲谢天琴也犹如变了一个人,性格沉闷,抑郁,还曾在日记里透露过轻生意向。加上他那时候沉迷于小说,受小说影响,认为生可以死,死亦可以生。导致他在现实和虚幻中颠倒错乱,于是产生了帮助母亲解脱,去找父亲团圆的念头。
于是,一个在外人眼中近乎完美的北大高材生,在筹划了半个月后,于2015年7月11日用杠铃砸死了自己的母亲。
2、吴谢宇自述的作案动机是否属实
为了帮母亲解脱而弑杀母亲,因为报复亲友而借钱,这些供词早已经在心里预演了一千遍一万遍。
从心理学的归因理论来讲,人们习惯于将好事的发生归结在自己身上,而将坏事的发生归结在别人身上。
就拿拍照片这件小事来说,如果对方给我们拍出好看的照片,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自己漂亮。但是如果拍出的照片很丑,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对方的拍照技术不好,或者拍摄的角度不够好。
何况是杀人这般恶劣的大事,通常犯罪分子都习惯于将责任推给死去的人以此逃避责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将自我的罪行合理化,以此达到在法律审判时减轻罪责的目的。这是一种本能的求生欲望。
另外一方面,通过不断心理暗示把罪责推给死去的人,减少心理压力与负罪感,从而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让自己不再内疚。
在吴谢宇逃亡四年的途中,面对杀害母亲的罪行,他不可能没有任何触动。所以在逃亡过程中,他不断强化母亲的责任。譬如母亲本身有轻生意向,或者母亲太过严厉苛刻给自己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才杀了她。以此美化自己的犯罪行为,达到减轻内心罪责的目的。时间一长,可能本人自己也都相信了。
3、案件的细节推理
这个事件有太多匪夷所思之处。和母亲关系“要好”,为何筹划这出弑母悲剧?
事发后分尸、装监控,是为了隐藏弑母的行为,事后又骗取了巨额钱财,他为何没出国,还在事发半年后自爆身份,引导家属发现母亲被害的真相?
而我以下试图讲述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试着根据案件细节,推测出接近真相背后的秘密。
我们根据媒体披露的已知部分,吴谢宇是北大高材生,智商情商高。在杀害母亲之前,购买了干燥剂,防潮剂,医生护士服等有特殊用途的物品,其中刀具有菜刀、手术刀、剔骨刀多几十种。这是一套完整的分尸工具。
这一切发生在杀害母亲之前,可见他有很具体的思考如何杀人,以及杀人后分尸这件事。
这并不是所谓的激情杀人,而是有预谋的杀人。那么对于杀死母亲的后续他不可能没考虑过。
他原本的计划大概率是杀害母亲之后,再分尸,处理好尸体,让母亲消失在人世间,自己仍然过着自己的生活。继续学业,可以出国。然后会告诉所有人母亲已经在美国。等过些年,他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再编造一个母亲因为意外去世的谎言,就可以将所有事都掩盖掉。他仍然可以在美国逍遥法外,过着自己的生活。
并且他选择的时间也经过了周密的计划,选择在暑假,他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好一切,而身为教师的谢天琴在暑假也不会到学校上课,即使消失一段时间暂时也不会引起怀疑。
可在他杀害母亲,换上隔离服,拿出刀具尝试分尸的第一步就失败了。面对母亲复杂的情感,和对杀手后的恐惧感让他无法下手。也是这时,才让他意识到,死亡原来如此可怕。
当时是7月份,福州正值炎热的夏天。如果不尽快处理好尸体,味道很快会引起邻居的注意,事情也就会暴露。
分尸不成,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在7 月 12 日到 7 月 23 日,购买34 次活性炭,19 次塑料膜等物品,防止尸体腐烂。随后他以出国名义骗取亲戚巨额钱财,在房间里按上摄像头,便于查看情况。
以下是官方公布的轨迹。
7 月底,离开家乡福州,辗转于上海、重庆、福州、北京等地,花费几十万购买和从事非法娱乐活动。
8 月,伪造了母亲的辞职信。营造母亲要和他去了美国的假象。
10 月,吴谢宇又回到了福州。
12 月,吴谢宇出现在北大宿舍,向同学咨询了补考事宜。
2016年2月4号最后一次出现在ATM 机上取走了一笔钱后,第二天用短信联络谢家舅舅,通知他们自己和母亲即将回国过春节。舅舅到机场没接到人,担心母子俩出了事,这才报了警。
2 月 14 日,谢天琴尸体被发现,终于案发。发现尸体 19 天后,警方公布了吴谢宇正是杀害谢天琴的嫌疑人,并且对他悬赏缉捕。
从此吴谢宇开始了长达4年的逃亡生涯。
在事发后十天左右一直在多次购买活性炭和塑料膜,这十天他大概率是想按照原本分尸的计划想要处理尸体。
可高温天气让情况变得复杂,他只能是一遍遍买活性炭,一遍遍多包裹几层,直到事情变得无法收拾。尸体也无法搬动和处理。他知道迟早有一天事情会暴露,他不能再继续待在福州,事后的惶恐和害怕让他选择逃跑。
为了让自己有所准备,他在房间里装了摄像头,可以随时窥测到尸体附近的一举一动。想知道什么时间案发。他也许想赌一把,如果过段时间还没有东窗事发,自己也许还有可能回来重新清理现场,一切还能重新回到正轨。
这段时间他也许准备出国,又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让他出不了国。
人都有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通性。何况对于此时的吴谢宇来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抓了。
既然出不了国,也逃避不了,最后事情也会败露,犯罪后的巨大冲击和心理压力使得他需要释放,毕竟人生苦短,他要去及时行乐。
家境的清贫,加上父亲去世后他与母亲生活过得艰难,母亲从不接受他人的帮助。使得他对钱有着强烈的渴望,而之前内心压抑很久,那些想做不敢做的事情,他都要去体验一把。他开始放飞解放自我,花几十万去买,去放纵自己。
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弑母后还要去筹100多万去挥霍。
可放纵之后,原本以为自己很快就会被抓,可这天迟迟不来。他在害怕和绝望中快要崩溃了,这种精神折磨使得他在十月份又回去了一趟福州,可他依然无法面对母亲的尸体,无法处理。
他挣扎着想要重回以前的学习和生活,这里可以参考回学校咨询补考事宜得出的结论。直到后期,他明白事发后他的生活已经彻底无法回归原来的轨道了。终日面对要被抓捕与侥幸的压力使得他不堪重负,给舅舅打电话是吴谢宇最后的挣扎。
那时候他可能已经准备好被抓捕,以为警察很快就登门,他也能结束这种痛苦。可这天比想象的来得迟很多,家里的那扇门十多天仍然没有被人打开。
他也许又觉得天无绝人之路,不堪忍受终日等待的压力与折磨,彻底开始逃亡之路,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至于逃亡后的每一天与他而言,多活一天都是庆幸。他隐匿于夜场,这是一个不需要身份证明的地方,可以最大程度地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中。
至于吴谢宇为何要残忍的杀害母亲?
网络上也有多个版本,有人说是母亲谢天琴在丈夫去世后,对儿子的关爱逐渐演变成歇斯底里的控制。面对吴谢宇出国的决定,也想要跟着他出国,吴谢宇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崩溃之下所以才导致这场人伦悲剧的发生。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谈吴谢宇称他是精致的利己者,是为出国筹钱所以才残害母亲。没想到出国手续复杂,杀了人,钱也骗到了,但是最终却没能出国。
真相是什么?对于看客的我们来说,你愿意相信的,就是真相。
他本人所透露的关键信息大多数为心里描述,很难求证。在吴谢宇本人无意透露核心事实的情况下,任何的外界解释都是一厢情愿的盲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