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夏娃的来历(亚当与夏娃的诞生地)
亚当夏娃的来历(亚当与夏娃的诞生地)我采集了关于扎尕那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贴士扎尕那特有的人文和地形地貌惹得游人如痴如醉,但在扎尕那山体海拔3500—4000米以上地区,游人很少涉足其间。这次我们很幸运,开着车从村寨出发,翻山越岭30公里左右抵达了一个海拨4000多米叫那黑卡的高山草甸。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本人属于很严重的高反身体,在青海的时候,天骏也就4200米的高度,但当时我是头痛欲裂,根本无法坚持正常的活动。可奇怪了,我来扎尕那就没有任何反应,明明现在也已经是4000多米的高度,但体力、思维都没有发生任何的不适。弄得我必须不断提醒自己这里的高度,别跑、别老说话、别突然运动。站在这个高度,能够清晰地看到冰川谷和冰川混杂堆积体,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等风蚀地貌,形态非常独特秀美。扎尕那典型的冰川地貌发育完整,其独特的成因在中国罕见、世界少有,是鉴别冰川作用范围和性质的重要标志。夏天看冰!这
“如果历史是一个谜宫,如果尘世是一团混沌,如果思想是一担负累。那就有了扎尕那显迹于地表的启示意义:扎尕那,和一切经验性、世俗性的时空轮廓都没有关系;扎尕那,隔着整整一个世界,也恰恰留在了这个世界。” --约瑟夫.洛克。看到这段对扎尕那的总结性发言,这位发现并向世界传播出了丽江和香格里拉的植物学家、人类学家对扎尕那的定义,显然他已经把这块圣地升华为人间以外的天堂。作为一个中国人,由衷地感谢这位美籍奥地利裔人对扎尕那所作出的贡献。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也有历史记载着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强盗,因为他在发现并赞美扎尕那的同时,在1925年来到扎尕那的那次行程中也带走了这里的数千卷东巴经书,并把很多川藏地区的奇异种子带回了欧洲,欧洲从此多了很多奇异美丽的花卉。我原以为只有在莫高窟偷经书的斯坦因是强盗,真没想到这个浓眉大眼的洛克也是贼不走空的典型。
扎尕那的空气的确是新鲜,让我的睡眠质量超出我的预料,本来说起个大早去拍朝霞呢,这一觉到天明的睡眠让我的计划完全落空。望着窗外的薄雾笼罩着这个山谷,俊朗的高峰好像有意把白云拉过来围在腰间,色温早已提高的阳光混合着薄雾让整个扎尕那显得异常神秘。索性走出去看看吧,这样的清晨走在这样的古道,欣赏着这样不同的景色,这辈子还真是头一次。清晨山间的盘山小路极为清净,视野之内能活动着的只有小路上散步的我和路边寻食的蕨麻猪。在甘南经常能见到这种在野外散养的猪,个头不大长相也不敢恭维,但人家的身价可是一般猪的好几倍,没80到100元还真别想买走它一斤的肉。原生态是这里的主题,蕨麻猪在绽放的花丛中漫步,包裹着花丛的是一坨坨新鲜的牛粪,这漫山怒放的鲜花绝对是得益于牛粪的滋养。以前,听人说鲜花插在牛粪上,很多人还跟着摇旗呐喊为鲜花鸣不平,到了扎尕那才知道牛粪的重要,是鲜花有幸插在了牛粪上。
今天一整天都能在扎尕那消磨时间,先在酒店吃完早点,开始准备我一天的扎尕那一日游。扎尕那有点类似于没有水的桂林,二者同属喀斯特的地貌,不一样的是桂林缺少了扎尕那的霸气、雄伟、险峻以及高原地貌的天空、白云、空气、瀑布和森林。扎尕那境内山峰耸峙,幽、秀、险、奇、怪、翠、神、美荟萃其中,形成一个意境深邃、内涵丰富的山水画廊。相对于桂林山水的美、魅、柔,给人更加阳刚的感觉。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如果想象一下桂林假如没了漓江,还能不能有今天的名望?在漓江里倒映出山影所展现出的魅力一下荡然无存?很显然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没有漓江的桂林山水估计和没有海的青岛一样让人无法接受。但同样是喀斯特地貌的扎尕那,完全不依靠“外挂”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扎尕那完全凭借这自己的险峻迤逦演绎着岁月的苍桑变迁;凭借着崖壁峥嵘巍峨,展现着高原上的孤傲,盘旋在峰顶的苍鹰会给扎尕那佐证,所有奇峰那亿万年的坚持。
扎尕那的美并不固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呈现出不同的绚丽色彩。春季绿叶初绽,清翠可人,山花争奇斗艳,花间蝶舞蜂飞,百鸟鸣唱,令人沉醉。身着藏服的村民在田野中唱着的山歌,在森林里哼着激情澎湃的号子。夏天的扎尕那绿树荫浓,松林、草原、狼毒花、雪莲花以及峰顶上的苔藓,呈现出一派奇丽的景色。林山间小路上的僧侣、错杂在群山间的民居,飘扬在房院上的经幡,纯正的青藏高原的味道扑面而来。不用说,任何人都能想到深秋是最美的季节,霜染秋叶,万山披彩,红果累累,压弯枝头,远望群山,层林尽染,犹如一幅丹青绝笔,让人如痴如醉。苍鹰在多彩的大地上空盘旋俯冲,林间的猎人正在找寻下一个目标。白茫茫的隆冬季节,松柏苍翠、冰瀑四垂,林中银妆素裹,玉树琼花,好一片银色世界。白色世界中若干移动着的黑点,就是那一只只健硕的牦牛。这样一说,当时我就觉着有所亏欠了,最起码欠着其他三个季节的扎尕那美景等着我来领略。
扎尕那特有的人文和地形地貌惹得游人如痴如醉,但在扎尕那山体海拔3500—4000米以上地区,游人很少涉足其间。这次我们很幸运,开着车从村寨出发,翻山越岭30公里左右抵达了一个海拨4000多米叫那黑卡的高山草甸。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本人属于很严重的高反身体,在青海的时候,天骏也就4200米的高度,但当时我是头痛欲裂,根本无法坚持正常的活动。可奇怪了,我来扎尕那就没有任何反应,明明现在也已经是4000多米的高度,但体力、思维都没有发生任何的不适。弄得我必须不断提醒自己这里的高度,别跑、别老说话、别突然运动。站在这个高度,能够清晰地看到冰川谷和冰川混杂堆积体,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等风蚀地貌,形态非常独特秀美。扎尕那典型的冰川地貌发育完整,其独特的成因在中国罕见、世界少有,是鉴别冰川作用范围和性质的重要标志。夏天看冰!这就是在扎尕那能轻易享受到的体验。
白天的活动丰富多彩,那晚间呢?不用担心,夜晚的扎尕那会给您呈现出让所有人艳羡的景色。那就是星空,有着密集星光的星空,有着灿烂银河的星空,有着众多流星擦过天际的星空。晚间拿着三脚架单反相机开车来到半山腰之上,远处的群山已转变为深不可测的黑影,黑影的上方就是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感到害怕的密布漫天繁星。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那没完没了的流星,多到你都来不及许愿。扎尕那的流星好像比北京的雾霾还要廉价,想看就看就跟要倒贴你钱似的。这样的星空拍一个延时摄影,绝对是参赛作品的级别。也可以用八爪鱼固定手机,打开绚丽星轨模式,跑回车里安心等待,等手机拿回来的时候绝对回馈给您一张让人目瞪口呆的“棉花糖”照片。想在灿烂银河下方留下自己的身影?没问题,我们还来了一张合影,大家整齐地站在悬崖边,远处村庄的灯影正好作为背景光,在冉冉升起的暖红色光线和漫天繁星的光影之中,我们几个人屹立于扎尕那天地之间。
扎尕那不光带给我精神上甚至是灵魂上的享受,同时也带给我纠结和煎熬。如此的美景难道就让它湮灭在青藏高原的森林里?肯定不行!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个人间的仙境。但反过来一想,游客多了对扎尕那真是一件好事儿吗?拉萨本地人原也不过十多万,现在是几十万外地游客包围着这十多万人,于是拉萨与内地的差异很快消失了,满街也是山城火锅、北京烤鸭、牛肉拉面馆,藏民也穿着西装,只是脸黑些罢了。当年的九寨沟,不过是九个藏族寨子,与世无争地自在着,可现在每天万头攒动,没有消停的时候。发自内心不愿扎尕那步它们的后尘,活活让大自然给人间的馈赠变为商人利欲熏心的牺牲品。但愿数百年之后的人们见到扎尕那,想起的依然是约瑟夫.洛克的那句话:“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扎尕那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5-8月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七大洲旅行家牟鹏 发布: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