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道情团演出(文化部命名的天下第一团)
太康道情团演出(文化部命名的天下第一团)
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是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河南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
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 ,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原有古装传统戏160多个,现代戏60多个,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
太康道情是河南珍稀剧种,它历史悠久,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清末至民初,是道情戏曲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是道情由班社到剧团的发展期。
荣誉满载的太康道情目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陷入困境,党和政府给予很多支持,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个,道情戏也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并流传着不少谚语,太康也因此被誉为“道情之乡”。
太康道情剧团在当地有“金奖专业户”的美称,1992年,《王金豆借粮》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荣获八大奖项,剧团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2000年,道情剧团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集体;2001年,《富裕之后》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大赛金奖,随后又获得全国人口文化奖;2003年,在河南省第八届戏曲、小品(曲艺)大赛中,太康道情剧团凭借一部《恋歌》摘得桂冠……与此同时,道情剧团还多次应邀进京献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深受首都百姓的青睐。
如今太康道情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