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阴阳路到底讲的什么(到底还有没有第三条道路)

阴阳路到底讲的什么(到底还有没有第三条道路)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即“大善即大恶,大恶即是大善”。“大善即大恶”出自一个典故,即:一斗米养恩,百斗米养仇。在一个人吃不上饭的时候,你给他一斗米,这是恩。但你因为善良,天天给他米,直到某一天,你停了下来,那就是有仇。因为,你让他断了粮,这就是大恶。是你的善良让他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大恶即是大善”也是一个典故,不过是佛学典故。传说普贤菩萨成佛前是一个屠夫般的杀手,屠了几个城,后来天空云彩呈现如来法相,普贤回头一望,感悟天地,立时盘腿坐在地上,成佛家正果。这就是著名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一直在杀人,终于有一天,他放弃了杀人,便是拯救了很多人。很多本来会被他杀的人,这种状态下,他的善是无法比拟的,因为放下屠刀,就是救了众生。说明什么?说明人难做。《君主论》的作者、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也曾说过:一个在诸行中都力求做到善的人必定会遭到毁灭,因为有太多人并非善类。他的观

最近,医护人员每天来办公室进行一次核酸采样。遇到周末,不上班,非得到小区外的临时采样点去一趟。如果上午没去,下午必去,不去,就觉得有罪恶感。

对绝大多数人,核酸采样当然不是目的,目的是确认自己的核酸呈阴性。只要有那一纸,何况现在还没有纸,打开与你手机号码关联的小程序,阴性,或者阳性,一目了然。如果是阳性,报告还没有出来,你就被打入另册,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就会把你请走,然后,有一整套的方案和流程。你去了,走流程,直到你的核酸结果呈阴性,才允许你重新回归正常的人间。所以,核酸阴性,那是“免死金牌”。否则,这么大热的天,不会有那么多人排着长队,就等那支棉签捅一下。

体检时,比如全自动尿液沉渣定量分析、肺癌七种自身抗体检测,还有肝功,等等,不少指标,最后的报告都只告诉你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呈阳性,似乎就是有问题的。医学,我不懂。

自然界,也被人为地分为阴阳。乾为阳,坤为阴,乾坤也是阴阳。分不开阴阳的,起码也得区分个东西,如我们东方,他们西方。说实话,我就不太明白,地球是圆的,哪来什么东方和西方。阴阳,我也是懵懂的,似懂而非懂。

在人类的道德领域,也是如此,与真善美对立的,是假丑恶,似乎善恶就像黑白一样,一看便知,一学就会。还有好与坏,经常听人们在背后议论,谁谁谁是好人,谁谁谁是坏人。

我是个糊涂人,对这些二元对立的东西或者观念,也很糊涂。所以,常有人在背后议论我是非不清,被我听见了,我点头称是,他们没看见。

其实,对这些二元对立,古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礼记·檀弓下》云:“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3章说:“昔日爱则加诸膝,今天恶则坠诸渊,今后还有何人愿意替你奔走卖力!”

说明什么?说明人难做。《君主论》的作者、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也曾说过:一个在诸行中都力求做到善的人必定会遭到毁灭,因为有太多人并非善类。他的观点与陶菊隐所说的“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颇有类似之处。“我喜欢就让你坐我膝上,厌恶就让你坠入深渊”。厌恶的方式有点极端,是吧?不局限于心理上,还延伸到加害肉体 。何为“力求做到善的人”?即过于信奉善的人。“太多人并非善类”,什么意思?就是反利用善的人。厌恶善者把你的好心看做良机,因为善者往往对恶宽大为怀,经常用饶恕的方式跟恶妥协。“定会遭到毁灭”又是什么意思?即让你遭受心理和肉体上的打击,也就是恶则坠诸渊。

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即“大善即大恶,大恶即是大善”。“大善即大恶”出自一个典故,即:一斗米养恩,百斗米养仇。在一个人吃不上饭的时候,你给他一斗米,这是恩。但你因为善良,天天给他米,直到某一天,你停了下来,那就是有仇。因为,你让他断了粮,这就是大恶。是你的善良让他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大恶即是大善”也是一个典故,不过是佛学典故。传说普贤菩萨成佛前是一个屠夫般的杀手,屠了几个城,后来天空云彩呈现如来法相,普贤回头一望,感悟天地,立时盘腿坐在地上,成佛家正果。这就是著名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一直在杀人,终于有一天,他放弃了杀人,便是拯救了很多人。很多本来会被他杀的人,这种状态下,他的善是无法比拟的,因为放下屠刀,就是救了众生。

所以,人类文化,并非都是二元对立。我在读研时,学过邓聚龙先生的《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它通过分析少数据、少信息的表面特征,了解少数据、少信息的实际行为表现,探讨少数据、少信息的潜在机制 归纳少数据的、少信息外部现象,探究少数掘、少信息的内在特性,揭示少数掘、少信息背景下事物的演化规律。总而言之,灰色系统理论的核必内容就是要在少数据、少信息的不确定性背景下,通过基于数据的处理、现象的分析,达到预测模型的建立、针对发展趋势的预测、事物的决策、系统的控制与状态的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估。在控制论中,人们常用颜色的深浅形容信息的明确程度,如艾什比将内部信息未知的对象称为黑箱,这种称谓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我们用“黑”表示信息未知,用“白”表示信息完全明确,用“灰”表示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相应地,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信息未知的系统称为黑色系统,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什么意思?这世界,并非非白即黑。

说到此,可能有人要问我:“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想说的,正是“这世界,并非非白即黑。”阴阳,或者善恶,这种二元论,一定会让人类走向对立。也就是说,世界要走向真正的和谐,它的出路一定是第三条道路。

阴阳路到底讲的什么(到底还有没有第三条道路)(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