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陈梦琪(时光里的父亲山径)
祖宗陈梦琪(时光里的父亲山径)父亲是1999年12月17日澳门回归的前三天走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当过军人的父亲却没能看到,就连一周之后的生日都没来得及过!66岁的父亲走得实在匆匆,太匆匆!时光没有踪影,总在我们指缝间悄悄溜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光阴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里,却历历在目,愈久弥清。而父亲,正是我心底最清晰又温暖的回忆。父亲离开我已经23年。我一直想写写父亲,但一直没有动笔。人物形象太丰满,担心写不好。生活素材太多,唯恐写成裹脚布。20年前,我曾跟日报一位编辑大姐聊起父亲。大姐饶有兴致地说,好感人,写出来。我写了,交给大姐看。大姐说,文字好像没有你说的那么动人。从此,不敢再提笔写父亲。
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时光里的父亲
陈梦琪
壹
父亲离开我已经23年。
我一直想写写父亲,但一直没有动笔。人物形象太丰满,担心写不好。生活素材太多,唯恐写成裹脚布。
20年前,我曾跟日报一位编辑大姐聊起父亲。大姐饶有兴致地说,好感人,写出来。我写了,交给大姐看。大姐说,文字好像没有你说的那么动人。从此,不敢再提笔写父亲。
时光没有踪影,总在我们指缝间悄悄溜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光阴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里,却历历在目,愈久弥清。而父亲,正是我心底最清晰又温暖的回忆。
父亲是1999年12月17日澳门回归的前三天走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当过军人的父亲却没能看到,就连一周之后的生日都没来得及过!66岁的父亲走得实在匆匆,太匆匆!
父亲是累的,积劳成疾。父亲病了,来我这里诊了,好了。又病了,又来诊了,拿了药回去,我以为假以时日,又会好。不曾想到,更不能接受,曾经强壮的父亲竟然就这样轰然倒下。每次回家,离别时都向我挥手作别的父亲,竟悄无声息地与我“不辞而别”……
父亲回家养病期间,我正带着毕业班,顾不上多回老家探望。电话中传来噩耗的那个瞬间,感觉就是五雷轰顶!全世界都没了色彩,天空都是灰的!内心还抱着侥幸,希望有奇迹戏剧般发生!但辗转坐车赶到老家,才明白现实没那么多剧情反转。父亲的的确确走了,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对我说!
父子之间,心是通的,即使父亲没给我留下片语只言,但我对父亲是懂的。只是,忠孝不能两全的内疚,我内心无比地自责,也被深深地刺痛!这种痛,事非经过,永远都不会懂。
记得最后一次回老家看望父亲,在父亲的床头与父亲道别。心里还在想,等下次回来,父亲应是好好的了。没成想,等来的却是永别!此生,父亲的音容笑貌,只能梦中相见!我没有照顾好父亲,深感百身莫赎,万劫不复!
贰
父亲的一生,历经坎坷,历尽沧桑。但父亲坚毅果敢,不屈不挠。在最苦最难的岁月里,一路向阳而生,逐光而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父亲的一生,平凡但绝不平庸,谈不上伟大,但绝对伟岸。
父亲天资聪颖,慧悟过人,却命运多舛。七岁丧父,靠单亲母亲拉扯他们兄弟姐妹艰难度日。父亲有幸“提篮子”上过两年私塾,便学徒造纸,又自学木工。新中国成立,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革命军人,先后驻守青海、河北石家庄等地。提干时,又因为我外公的富农阶级成分而受阻。最后从河北军区军训团退役,分派到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矿务局。父亲做的是保卫工作,却将车工钳工铸工样样都学会了。三年困难时期,俗称“过苦日子”,父亲不忍我母亲一人在老家拖儿带小操劳侍亲,主动从厂矿下放返乡务农,又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父亲与村里别人的父亲不一样。别的父亲常常打孩子,骂老婆。我的父亲总是轻言细语,慈祥温和,对我们兄弟姊妹满眼都是呵护与慈爱。也不见和母亲吵架,感觉父母很平等,相处和睦,其乐融融。一起放牛的小伙伴常常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挨上他们父亲一顿打,但我从来没有这个顾虑。有这样的父亲,觉得幸福无比。
父亲是真正的“超级爸爸”。文武双全,能粗能细,农业是一把好手,副业也是一把抓手。那时生产队干农活是记工分,年底按工分分粮食。我家孩子多,劳力少,工分上不去。父亲就出去搞副业,向队里交钱抵工分,以分足全家的口粮。
父亲造纸技艺特别好,新化洋溪的造纸厂年年竞相来请他。寒冬腊月家家户户蒸酒打豆腐,父亲则走村串户爆米花。大山里那些人家都习惯性地盼他来,要忙到除夕才能腾出时间办年货。父亲的勤劳和能干让家里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一个堂姐曾经羡慕地对我母亲说,下辈子“投胎”要到我们家来。
父亲还靠着一本裁剪书,无师自通学会了缝纫。买来缝纫机,自己组装,直尺、软尺、画粉、案板,家里俨然一个裁缝店。我们兄弟姐妹的衣服都是父亲做的,穿着新衣服去学校,走路都是带风的。不用臭显摆,都会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那时的农村几乎不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但父亲给了儿时的我们这份最有仪式感的欣喜。吃完年饭,父亲取下他戴了多年的棉军帽,把一角两角五角的硬币和纸币装在里面,发给我们。我最喜欢闻父亲军帽里的汗味,说好香啊!父亲慈祥地看着我笑。
父亲玉树临风,可是标准的“美男”。听长辈们讲,父亲刚退伍回来时,穿着军大衣走在村里村外,那可是一道风景。这话我真应验过。有次我去几十里外的大姑家做客,周围的热心邻居都围上来问长问短。当他们得知我是父亲的儿子时,众口一词说:“你父亲啊,那是一表人才,年轻时常穿着军大衣到我们这里来”。没想到父亲去几趟大姑家,竟成了当年那里的“网红”。
可惜的是,顽皮的二哥和几个堂兄点火玩,几个熊孩子把奶奶的被子烧了一个大窟窿。那年月,一床棉被可不简单,买布买棉花都要凭布票计划供应,没票有钱都买不到,更何况只挣工分不挣钱的农村没钱。父亲的军大衣便给了奶奶当棉被,从此穿军大衣的父亲便成了记忆中的身影。
父亲非常有经济头脑,也特别有胆识。大集体时代,不允许有“自留地”,否则就要被“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父亲悄悄地在我家牛栏旁边一块10余平米的空地种了生姜和白芍。生姜的嫩苗从地里爆出来,特别的茁壮,像玉米苗,还透出阵阵姜芽的香气。白芍的花开得特别艳丽,当夏季连日暴雨我家屋后那口池塘涨满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才悄悄地挖地收割,放到塘里漂洗。那些五颜六色的白芍花瓣绚丽得耀眼,满池满池地飘着,随着水流又朵朵飘过坝口,飘向下游小溪。那真是一条花的溪流,连空气都弥漫着花瓣的香味,这是我印象中最壮观最震撼的“水中花”。
父亲人缘极好,是我们乡间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风云人物”。沾亲带故的亲戚或者乡邻,有难事或者喜事都喜欢找父亲帮忙,父亲都会尽心尽力。比如哪家女子悔亲,男方要算账退彩礼;哪家男子娶亲,要接新安席,都要找有“面子”的贤达人士出面。父亲常讲的一句话是:“好汉为地方”。亲为亲好,邻为邻安。为亲邻安好,父亲不遗余力。
叁
父亲对孩子十分疼爱。听母亲说,父亲离家去外地搞副业,走之前还要用家里的杆秤把每个孩子称一下,看回来的时候是重了还是轻了。母亲嗔怪道,我又不是后娘,你尽管放心。俗话说:“父母心里有十个崽”,在父亲的心里,他记挂着每一个孩子,唯独没有他自己。
相比其他兄弟姐妹,父亲对我的宠爱又多出一层。男孩我最小,“爹娘疼满崽,公婆疼头孙”,情感的沿袭难免有一点。妹妹虽比我小,但那时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父亲再开明多多少少也会带一点。而且小时候我最老实听话,人畜无害,是父亲暖心贴身的“小跟班”。我与父亲还有一段奇特的“父子梦缘”,我是随父亲的一个梦而降生的。父亲梦醒得子,我随梦而生,这种神奇的缘分,堪称前世今生。正应了父亲常说的一句古话:“人亲骨头香”,这样的亲情,能不亲到骨子里去!
说起父亲的梦,不得不说有解不开的神奇。我临出生的时候,父亲梦见自己在爬一座山,拾级而上,快到山顶,只见山上红旗飘扬。有人出来迎客,说恩人来了,要陪恩人喝杯酒。觥筹交错正喧闹,我出生的啼哭声把父亲惊醒。因为梦见红旗飘扬,所以父亲给我起名梦旗。中学时,语文老师特别欣赏我的作文,说“旗从绸,琪从玉也”,把“梦旗”改为了“梦琪”。一字之改,老师寄望成可琢之玉,可惜我没有“玉成”,愧对老师玉壶冰清一片心。
我高考的时候,应届落榜,父亲云淡风轻,一到复读便如秋水望云。当年有两句话无比传神,一句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极言高考有多难。一句是“鲤鱼跳农门”,极言考上的含金量有多高。“金榜题名”是那一代人的梦想,更是一个个家庭甚至家族的希望。
从小学到高中,我的作文一直是被老师当范文念的。高中时参加全校作文竞赛获了一等奖,到县里参赛也获了奖,还得了10元钱奖金。父亲接过这红纸包着的奖金,像是他儿子捧回了一块奥运奖牌,无限荣耀。但也埋下了危机,产生“马太效应”,我的语数两极分化。单看语文是“状元”,加上数学变“汤圆”。一个“偏科王”要靠总分拉“上岸”有多难!
古人科考有“南柯一梦”的典故。巧合的是,我在考场,父亲竟也做梦,梦见爬楼梯,只差最后一步,楼梯竟要断了,只有下来。旁边一面镜子,印着好漂亮的花和图案。梦醒,父亲说,不好!又是下楼梯,又是镜中花,今年高考又要考砸!果不其然,一直揪心的数学上去了,十拿九稳的语文倒砸锅了。我平时作文不打草稿,这次求胜心切,竟然追求“完美”打草稿,结果居然没有誊完!以6分之差落榜!
最神奇到不可思议的,是我考上那年,我在考场冲刺,父亲梦里神驰。梦见在山上放牛,恍惚间,牛竟到了一处悬崖峭壁,进不能,退亦不能。父亲大惊,这怎么办?急得不行,然又束手无策。不忍目睹那揪心的场景,惴惴而返。刚到山脚,又心心念念,忍不住回头望牛,没想到牛竟奇迹般地跟在了身后!也不知是怎么下来的。醒来方知是梦。父亲大喜,铁板钉钉对母亲说,儿子今年高考定是中了!
放榜下来,班主任又气又急:“你又差1分!”我也仰头长叹,壮士断腕,背水一战,还是这个结局,果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扔了纸笔,赶回家中,向父亲“摊牌”,我不忍心父亲的喜悦还留在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里。意想不到的是,父亲这次却特别淡定,平静而坚定地说:“不可能!”要我不要急,第二天带我去找班主任,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因为我提过,班主任平日里特别喜欢吃擂辣椒,但没有合适的工具,每次用刀把擂。父亲便四处翻找,找到一块坚硬材质的原木,平心静气地为老师雕凿了一个精致的擂钵和擂槌。第二天我们去学校,到班主任门口,还没开口,班主任兴奋的声音都提高了八度:“你考上了!分数搞错了!”并高兴地收下了父亲亲手雕凿的擂钵,对父亲的工艺赞不绝口。
父亲的“高考梦”,确实有些神奇,甚至不可思议。但细细想来,父亲的梦并不迷信,也不玄幻。那其实是一个父亲骨子里对儿子的爱和挂牵,是一个父亲内心里积淀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渴望与期盼!
肆
父亲是一个有着深深传统文化烙印的人,很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比如,送子读书、求取功名;耕读传家、光耀门庭;与人为善、福及子孙,等等。这其实,是大多数国人的文化心理。
功名是什么?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泛指功业和名声。古之科考,今之高考,都是求取“功名”的必经之路。说白了,其实就是知识改变人生和命运。古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苦,一朝翰墨香”、“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都是古代士子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信仰。在今天,其实就是家国情怀,光荣与梦想;就是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父亲对才学之士的偏爱毫不掩饰。谁家出了大学生研究生,哪个地方有个博士教授,谁家孩子学科竞赛获了奖,哪个的文章上了报,谁能挥毫泼墨吟联诗对一气呵成,父亲都会津津乐道。大学生、研究生这些称号,在父亲眼里,是莫大的荣耀。
有一年夏天,我从大学放暑假回去,正好父亲新买了一个斗笠,大哥替他写上名字。父亲嫌大哥写的毛笔字太秀气,像大姑娘,羞答答,不满意,要我重写。我挥笔即就,一气呵成。父亲感叹:“还是要多打点米啊”!这“多打点米”,就是要送崽多读点书的意思。儿子是读书人,儿子写的字“出得手”,父亲戴着这个斗笠出门,觉得“有面子”。
父亲对我的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在对待我学习的问题上,非常较真,毫不含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母亲约了照相师傅来家里给我们几姊妹照相,我没去上学,父亲回来第一次对我黑了脸,我叫他都不理。为了照相耽误读书,在父亲眼里,是最不能容忍的“荒唐”。
我小学毕业考上乡里的初中重点班,全学校只考了三个,我村里只有我一个。父亲很高兴,亲自送我到学校。初中离乡政府不远,有次父亲作为教官在乡里训练民兵,训练结束,会餐“打牙祭”。父亲的一钵饭只舍得吃一半,给我留了一半,送到我学校来。那个泡了肉汤的饭啊,至今都留着香味!
高中时父亲有一次突然来学校看我,专门去街上称上半斤肉去店里加工好,带到学校给我改善生活。而他对自己,却十分将就。记得一次放假回家,母亲走亲戚还没回,中饭时剩菜不多,父亲生怕不够,全推给我吃,他自己在灶膛烤了几个青辣椒,拌上盐,就算是下饭菜了。常说父爱如山,其实父爱,就在点点滴滴的细枝末节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回学校赶班车。那时交通不便,一天只有一趟班车,清早从乡政府发车,坐满就走。从村里到乡里还要走四五公里路,担心赶不上,只有早早地去乡政府大院等。为了让我吃上早饭,母亲天不亮就起来为我做饭,听到柴火在灶膛里噼里啪啦地爆响,我才醒来起床。而父亲,照例要送我一程,直到看到我上车才放心。而我,车子开动,父亲的招手渐行渐远,内心有着无限的感伤!
遇到下雨天赶车,会把鞋子湿透,鞋底鞋面还会沾满泥巴,刮都刮不掉。父亲就让我先穿上他的雨靴,到了乡政府才换上自己的鞋,把雨靴寄放在不远处父亲一个老战友家里,过后父亲再来取。赶一次车惊动一家人,那个年代的农村送一个孩子读书真的不容易。
高考复读,是人生最灰暗的日子,父亲陪着我坚韧地往前走。为了给我攒学费,父亲重拾多年未干的造纸活,还出了一次安全事故。压榨纸汁的大杠捆绑的粗绳断了,大杠反弹打到父亲脸上,造成面部和牙槽骨折,牙齿脱落,人也昏迷过去。几次手术,一两年才恢复过来。
高考每次都是差那么几分,父亲认为是爷爷墓前那片茂密的树林挡了“风水”,清明扫墓时就砍了一些。看山员要罚款,村书记很开明,说送子读书为子心切,款就不罚了,在村里放场电影给群众看吧。果然第二年就考上了!村里人都说是电影放得好,带彩头。父亲说,是祖宗保佑得好。
父亲这话我信。农村家宅的神龛都会有一联:“祖德振千秋伟业,宗功启百代文明。”德孕万物,泽披后人。祖上的阴功是有福报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父亲这样的好人应该有这样的福报。
伍
父亲没留下照片,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小时候见过父亲三张照片。一张是退伍证上的,盖着钢印,清晰地压着“河北军区军训团”钢印。一张是在锡矿山照的,右手叉腰,左手拿着翻卷的一本书,着长袖衬衫,胸前印着弧形排列的“锡矿山矿务局”字样。一张是和我堂叔叔姑姑的合影,叔在地勘队,姑在上学。可惜这些照片我工作后带到宿舍放书桌抽屉,宿舍有些破旧,窗户还飘雨,书桌弄湿后浸坏了照片,当时没发现没有及时清理,等到发现后已经黏连损坏,模糊不清了!
父亲走的那年春节,我特意带了相机和胶卷回去,想照个全家福,没想到一按快门居然按不动,才知道胶卷已用完。是回家途中走了一家亲戚,亲戚家几个女孩特别喜欢照相,拿去咔咔咔一通猛拍。我不便阻拦,心想一个胶卷36张,也拍不完吧。没想到还真拍完了。全家福没拍成,父亲没有等到生日更没有等到过年时全家团圆就走了,留下了这个永远的遗憾!人生有许多的不完美,也许就是用来增添缺憾的念想吧!
好在侄儿找到父亲的身份证,翻拍了证上照片,这是唯一的一张念想。身份证照一般是很难看的,但父亲的证照依然帅气不减。父亲与演员张丰毅身形和长相都特别像,每次看张丰毅,无论演军人、商人、工人、农民,都与父亲形神兼备。特别笑的时候,活脱脱父亲的样子。每当想念父亲的时候,我都会搜看张丰毅的剧,看着看着眼泪忍不住会掉下来。
有个网名草根泥香的作者写过一首《致敬父亲》的诗。我非常感同身受,仿佛就是我的心声:
致敬父亲
小时候,父亲是一座山
我是贴在山脚下的一株小树
依附着山的魁伟,仰望着山高云飞
哗哗哗哗,微风吹过
小树快乐地成长
长大后,父亲是一座桥
我从腰身如弓的桥上走过
远方的风景如画,脚下是似水年华
再后来,父亲是一堵土墙
在岁月的风雨中,剥蚀风化
抓一把乡土闻一闻
父亲站着的地方,就是家乡的牵挂
现在呀,父亲是一顶土丘
捧一抔黄土,贴在胸口
草根泥香的深处,叫做天堂
父爱含香的深处,叫做梦乡
回想与父亲交集的30年,真正与父亲朝夕相处的只是童年。少年离家求学,多是在校寄宿。大学则寒暑假才回,像“候鸟”。参加工作后,回家像“蜻蜓点水”,呆几天就“溜之大吉”。成家以后,更是觉得“小家”才是自己的“家”,老家那是“父母的家”。再加上乘车不便,回老家一次,都觉得是去“做客”。由此想来,“儿大分家,树大分杈”的常理,其实有多么“无情”和“可怕”。
所以与父亲在一起度过的童年以及少年,才是最幸福的那段时光。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宁愿不长大。当然这并不现实,但“常回家看看”,却完全可以做到。少年不识愁滋味,追梦仗剑走天涯;其实望尽天涯路,父在母在才是家!
陆
父亲是喜欢我的写作的。
我上大学写给父亲的家信,他走后我才发现都保存在他床铺的席子下面,一封都不舍得丢掉。
我的写作其实是父亲教的,父亲训练的。父亲没有跟我讲那些空理论、大道理,比如写好作文要多阅读、要有悟性、要思维训练,等等。他的办法很朴实,就是“写”。从初一开始,就让我帮邻家叔伯长辈代写家书,甚至帮被人贩子拐了孩子的亲戚写过向法院的起诉文书。父亲口述,我执笔,写给谁,写什么,怎样写,开笔之先就都跟我讲清楚,文章的架子就稳了,逻辑就不会乱。这个办法很管用,久而久之,自己就会找思路了,让我终生受用。
父亲是喜欢看到我的文字变成铅字的。因为父亲喜欢文人,喜欢读书人。父亲走后,报社一个记者朋友对我说,老父亲希望看到你的写作成果,你把刊登你文章的报纸烧在父亲的墓前吧,那是一种告慰。
其实,我最后一次回去看父亲,是带了一张报纸的。上面有我1999年11月2日发的一篇散文,题目是《美丽的大篷车》。本是特意想拿给父亲看的,却又鬼使神差地想“低调”一下,还想着来日方长,竟然没有拿给父亲看,也没有跟父亲提起。没想到半个月后,父亲就走了,自始至终也没看到他儿子的“铅字”!世界没有给我们留那么多“来日方长”!
父亲曾来过一次我教书的学校,那是1998年的冬天。在学校的宣传栏前,父亲看到学生数学竞赛的榜单,一二三等奖获奖学生和辅导老师名字赫然在目。我教的学生囊括了年级全部的一等奖,父亲欣慰地连连点头,满意地笑了。他觉得非常荣光。
一年后,1999年12月上旬,那是个阳光和煦的午后,我最后一次和父亲在一起,坐在屋前的田垄边,晒着太阳。父亲问,你在学校怎样?我说就那样。父亲说,不要不满足,能在城里当个老师已经很不错了。我随口嘟哝道,有什么不错的,最多当个校长。父亲说,能当个校长就不简单了,很了不起了呀。事实上,我也就随口一说,并没有过脑子,其实心里当什么的念头都没有。当时的心态,不知道是消极浮躁的“抱怨”,还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抱负”。
父亲走后第二年,我考上公务员,离开了学校。当初年少轻狂,这山望着那山高,在父亲面前信口雌黄的“抱怨”或者“抱负”,其实都算不上“实现”,且离做校长的路已越来越远。千帆过尽,方知“年少不知为师好,错把跳槽当成宝”。现在想来,公考于我是最错误的选择。22年过去,才真切地发现,内心最喜欢的,还是当一名老师。
我知道,父亲喜欢我不断努力的样子。后来考研、读研,都是为了圆父亲的心愿。穿越时光,父亲音容宛在。鼓励我继续做一个温暖良善的读书人,继续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也传承希望。亲爱的父亲,请您放心,我会一直在路上!
本想赶在前天,2022年6月19日,父亲节的时候,写好这篇文章。长沙出差,没有来得及。今天脱稿,如释重负,终于对父亲有个交待。算是父亲走后23年送给父亲的一份纪念礼吧!(2022.6.22于湖南﹒邵阳)
(本文源于微信公众号“梦琪走笔”。图片为原文配图。)
尾声: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袅袅炊烟飘来了思乡愁。多少回朝夕晨暮思念着你哟,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
《望乡》(于金胜).mp3
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分不清是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何顾此时别离与拥有……
推荐阅读《搏命梅山女》:
点击文字――搏命梅山女
作者简介:陈梦琪,男,湖南省邵阳市人,工商管理硕士,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从事过教师、党委办秘书、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化行政执法等工作。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