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给予我的礼物(春天的礼物)
春天给予我的礼物(春天的礼物)作者:阿强三姨到了四月,家乡的大地才换了新衣,灰秃秃的山粱青绿了,杨树芽芽展腰伸手变成绿叶,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更是争先恐后生长。牵牛拉犁,春耕播种,黝黑的土地闪闪发光,弥漫着芳香,脱了厚重的棉衣,我们小孩子们儿也像破茧成蝶般活甭乱跳,提上小柳条篮子拿上小铲子,不一会儿跑到东山上,揪一把粉蝶蝶的山花戴在头上,漫山遍野的杂蒙蒙像人工种的刚冒头的小葱一样多,挖了一把又一把。剥开一层白白的外皮,里面是紫粉色的根。吃起来嫩辣嫩辣,吃的过了瘾又跑到地里挖苦菜,春天的苦菜嫩绿嫩绿,一点不苦,又叫甜苣,一片一片的叶子搭叶子,白胖胖的根,十分喜人,不一会儿挖满了篮子,拿回家洗干净,用热水一焯,凉拌好了,春天的清香便缭绕舌尖。黑冻山更是春季的美味,去年种过的山药地没捡尽,今春犁翻了起来,捂了一冬天山药油黑干煸,捡回半盆,洗干净再压出水,切成一指厚的薄片,少拌点粉面拌几粒糖精,放到笼屉上蒸熟,油黑精亮軟糯香甜。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最北边坝上的一个小村庄,跟内蒙打交间,传说这里曾经是蒙古人的居住地,许多村庄还保留着蒙古名,如大英图、小英图、白脑包、黑吉贵等等。山不高,地肥沃,干旱少雨,靠天吃饭。 一条小河,好似天上飘落的玉带把村子分成两瓣,我家住在河的东边,叫东营子。
过了二月二,天气渐暖,河里的冰还没有融化,几米宽的河面便是我们小孩子们儿快乐的天堂!十点多吃过上午饭,围上彩条纹头巾,戴好母亲缝的棉手套,我和小伙伴们儿前呼后拥着急奔向小河,河面洁白晶莹,,像一块光滑细腻大白绸缎覆盖在土黄布上,又像一面大白镜子闪闪发亮,我们站在冰面上来回打着出溜,还一个人拉着一个人的衣服后襟子排成像长蛇一样的队行跌跌撞撞溜冰,不时有人跌倒碰头克鼻子的,逗的人哈哈大笑,还用尖尖的石头砸冰面,砸开好奇的要看看漂亮的冰花下面真的有花吗?冰花四溅,溅的满脸冒花,要不就你追我赶冰上奔跑,站起滑倒笑声一片,不知道谁拿了个冻胡萝卜,你一口我一口抢着吃,怎么也咬不了一大块,只能啃几个牙印子,甜丝丝凉津津沁入心扉。快乐的就像一群叽叽嘎嘎的小鸭子。
“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三月的风最有诗意,上午还风和日丽,过了中午黄风滚滚,飞沙走石,十步之内看不见人。,大风微风中杨树泛青,小草也探头探脑冒出了尖尖的草芽,各种各样的虫虫牛牛也活泛了,小河开始一块冰一块冰的融化了。大人们忙着往地里拉粪送肥,天长夜短,到了下午,我们小孩儿就饿的饥肠辘辘,馋的没有吃上的,就去村外田埂边儿阳坡弯弯里,拿着小铲子挖拉麻麻,拉麻麻的叶子像蒲公英,没有蒲公英的叶子大点儿,根白白嫩嫩,像丁子粗,吃起来嫩甜微辣,挖上一大把,洗都不洗,用衣服前角襟擦干净,着急就往小嘴里胡吃海塞,还有一种胖浪浪,更好吃,绿毛毛的叶子,根是浅红色的像筷子粗,脆甜脆甜,带着泥土的清香,我们的小嘴周围粘挂了一圈土。
到了四月,家乡的大地才换了新衣,灰秃秃的山粱青绿了,杨树芽芽展腰伸手变成绿叶,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更是争先恐后生长。牵牛拉犁,春耕播种,黝黑的土地闪闪发光,弥漫着芳香,脱了厚重的棉衣,我们小孩子们儿也像破茧成蝶般活甭乱跳,提上小柳条篮子拿上小铲子,不一会儿跑到东山上,揪一把粉蝶蝶的山花戴在头上,漫山遍野的杂蒙蒙像人工种的刚冒头的小葱一样多,挖了一把又一把。剥开一层白白的外皮,里面是紫粉色的根。吃起来嫩辣嫩辣,吃的过了瘾又跑到地里挖苦菜,春天的苦菜嫩绿嫩绿,一点不苦,又叫甜苣,一片一片的叶子搭叶子,白胖胖的根,十分喜人,不一会儿挖满了篮子,拿回家洗干净,用热水一焯,凉拌好了,春天的清香便缭绕舌尖。黑冻山更是春季的美味,去年种过的山药地没捡尽,今春犁翻了起来,捂了一冬天山药油黑干煸,捡回半盆,洗干净再压出水,切成一指厚的薄片,少拌点粉面拌几粒糖精,放到笼屉上蒸熟,油黑精亮軟糯香甜。捡回的冻山药多了,洗净风干磨成面掺和上一半莜面,用手搓成大板鱼鱼蒸熟,沾上肉汤汤或炖鸡蛋汤,更是美味无比!就是这些土的掉渣的东西让我们度过青黄不接漫长的春天。
离开家乡多年,再也没吃到过小时候的美味了,一颗鸡蛋换十块水果糖的年代再也回不去了,那时虽然缺吃少穿,却是人生中最快乐自由幸福的年华啊!
家乡的热土养育了我们,春天给了我们丰厚的礼物!
作者:阿强三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