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对网络文学的看法(肖映萱女孩们的)
苏童对网络文学的看法(肖映萱女孩们的)近两年,科幻、恐怖、悬疑成了女频小说最常见的类型元素。作为纸媒时代就较为成熟的类型,传统科幻、悬疑推理和惊悚恐怖过去一直处于网文版图的边缘地带。原本小众的题材如今却大放异彩,与女频的类型融合趋势直接相关。继穿越、重生之后,“系统”成为最主流的网文结构方式,“系统发布多个任务—主角进入多个副本完成任务”的“主线/支线”结构,使“系统文”得以容纳多种世界设定,鼓励女频作者大胆探索,并将各种类型元素叠加、融合在一起。小众类型纷纷被召唤回归,形成类型元素和世界设定的数据库,供作者任意调用。一、倒映现实的异世界幻想责任编辑:陈凌霄2021年10月,晋江文学城宣布将逐步实施“分年龄阅读推荐体系”,立即引发网络热议。晋江的这一举措,究竟如何推行,是否如网友推测的那样能够开创国内文艺作品分级的先河,目前尚未可知。但晋江之所以敢于主动“分级”,这份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如今网络文学女频作品呈现出的多元化面貌。
摘要:2020—2021年女频网络小说发展,世界设定的多种变化是其最重要的特点。首先,科幻、悬疑、恐怖等类型元素全面复苏,在建构高度幻想、高度刺激世界观的同时,展现出女性对“后人类”等严肃命题的关注与探索。其次,女频小说开始呈现现实面向的社会关怀,回归女性自身,勾勒出职场想象由“卷”到“苟”的“后丛林”转向,并以“无CP”的特殊形式打开女性写作的多元化潜能。最后,女频的言情叙事也折射出现实的爱欲与权力秩序,通过“买股文”“马甲文”“多宝文”和“女主升级文”的流行趋势,显示出当前女性特定的快感模式和性别意识。
关键词:网络文学 女频 世界设定
作者肖映萱,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济南 250100)。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2年第1期P143—P149
责任编辑:陈凌霄
2021年10月,晋江文学城宣布将逐步实施“分年龄阅读推荐体系”,立即引发网络热议。晋江的这一举措,究竟如何推行,是否如网友推测的那样能够开创国内文艺作品分级的先河,目前尚未可知。但晋江之所以敢于主动“分级”,这份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如今网络文学女频作品呈现出的多元化面貌。以小众“女性向”文化起家的晋江,已经在大众商业化的道路上走了很远。2018年以来,短短数年间晋江的注册用户规模翻了一倍。这一变化此前并未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半数新用户的涌入,必然使女性文学土壤发生剧烈的酸碱变化,孕育出新的用户生态和类型趋势。老一代“大神”作者集体转入IP导向的写作后,一批被新用户供奉的新“大神”也已悄然改朝换代。此外,推动剧变的还有主流化诉求、外部审查目光的外因,以及代际更迭、媒介融合的内因。比起已然“身相完成”的男频网络文学,以晋江为核心的女频世界正在历经一场至关重要的转型,过往关于女性网络文学的种种刻板印象,到了要被打破的时刻。
在2018—2019年的综述中,笔者将这一转型描述为“嗑CP”、玩设定的新趋势。而经历了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现实,猛然进入“后疫情”时代的女作者们,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了对世界的热切关注。她们纷纷从亲密关系的小小幻境中走出,朝着辽阔天地、 朝着星辰大海进军,以蓬勃的创造性、早熟的笔力和天真烂漫的理想主义,书写着属于女孩们的“叙世诗”。“叙世”的“世”,既是“世界设定”的“世”,即小说中推陈出新、花样繁多的世界观架构;也是“现实世界”的“世”,指向女作者们通过网络类型小说的诗性幻想,展现出的现实观照。
一、倒映现实的异世界幻想
近两年,科幻、恐怖、悬疑成了女频小说最常见的类型元素。作为纸媒时代就较为成熟的类型,传统科幻、悬疑推理和惊悚恐怖过去一直处于网文版图的边缘地带。原本小众的题材如今却大放异彩,与女频的类型融合趋势直接相关。继穿越、重生之后,“系统”成为最主流的网文结构方式,“系统发布多个任务—主角进入多个副本完成任务”的“主线/支线”结构,使“系统文”得以容纳多种世界设定,鼓励女频作者大胆探索,并将各种类型元素叠加、融合在一起。小众类型纷纷被召唤回归,形成类型元素和世界设定的数据库,供作者任意调用。
创作这些作品的,大多是近几年崭露头角的新作者,她们对科幻、悬疑、恐怖等类型元素的熟练运用,展现出一种早熟的写作能力。这得益于她们身后丰富的多媒介文化资源,这批“网生代”作者零时差地接收着全球流行文艺作品,与全世界的科幻、悬疑、恐怖爱好者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中国网络文学20多年来孕育的成熟生产机制,赋予了她们类型小说创作的先天优势。与已经冠上“经典”头衔的前辈作品相比,不同时代境遇倒映出不同的文学幻想,促使她们通过作品发起挑战,谱写属于她们的新篇章。
1、 科幻:“去人类中心”的“后人类”想象
在女频科幻热潮中,一十四洲的《小蘑菇》(晋江文学城)十分突出。它不仅是过去两年女频最热的IP新作,斩获商业成绩与读者口碑双丰收,更得到传统科幻界的认可,摘下星云奖2020年度长篇小说银奖。《小蘑菇》的科幻题材,并不是作者灵光一闪的开创,它承接自女频2011年以来的“末世文”写作脉络。比起强调科学技术对世界的改变,甚至带有某种技术预言性质的传统科幻小说,女频的“末世文”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异世界的未来幻想,它所涉及的“科学”是一种纯粹的设定,重要的不是技术的可操作性,而是设定发生之后的社会寓言。此前的“末世文”,如非天夜翔的《二零一三》(晋江文学城),借鉴的是好莱坞科幻灾难大片的英雄主义内核,故事主线是主角代表最后的人类挣扎求生并在废墟中重建文明。在此基础上,《小蘑菇》的突破在于两种新变量的引入——“克苏鲁”世界设定和非人类的主角,由此打开了全新的“后人类”想象。
“克苏鲁”(Cthulhu)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恐怖小说家洛夫克拉夫特创造的远古邪神神话体系,近年因美剧《怪奇物语》(2016)等作品的全球流行而被中国观众熟悉,并被《诡秘之主》(爱潜水的乌贼,起点中文网)等作品转化为网络小说的流行世界设定。《小蘑菇》的“克苏鲁”,不仅表现在拼贴风的变异怪物,更抓住了“克味”(“克苏鲁风味”的简称)的核心要义——不可名状的恐怖、非理性反科学的混乱。小说中人类及所有物种相互“污染”的变异是毫无缘由、不可阻挡的,整个世界以荒诞的姿态摧枯拉朽地坠入深渊。写在疫情之前的《小蘑菇》与“克苏鲁”网文,仿佛超前的预言,以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底层逻辑,颠覆了一贯的人类中心和发展主义叙事。
以往的灾难想象中,人类在生存危机面前总是表现出某种“大局观”,为了整体文明的保存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如刘慈欣的《三体》,其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则”正是个中经典。而《小蘑菇》却说,人类为了所谓的“大局”付诸的所有“舍小谋大”的“牺牲”都毫无意义。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疑似感染者,节节败退直到退居最后的“诺亚方舟”路途中放弃的所有次要阵地……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些牺牲而存活,还丢掉了最后的人性和尊严。一切努力都是徒劳,陆夫人和玫瑰花园里女孩们的故事,给了摇摇欲坠的“大局观”最猛烈的一击。作为繁育者被保护起来的女性,其生存只剩下唯一的目的——成为人类的“子宫”。物种在生殖中确实得到了延续,但如果只有生殖,她们还能被称之为“人”吗?于是陆夫人主动推开窗,被蜜蜂感染成为蜂后,带领女孩们化身蜂群,第一次拥抱了自由的空气。人类失去了“子宫”,毁灭已成定局。不过故事的最后,作者通过设定给出了一个童话般的光明结尾,灭绝人性的“大局观”不能拯救的人类,最终被充满人性的“爱”拯救了。这或许是女性特有的温柔、女频网文固有的温情底色,但也不失为一种表态。它表明女孩们仍然相信世界的温暖和善意,相信人性的不朽,相信自由终将回归,相信爱能把风雨飘摇的世界重新黏合起来,治愈所有的裂痕。
垂死挣扎的人类社会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兽性”,一朵“非人”的小蘑菇却在旁观了人类的“末日审判”后获得“人性”。非人类主角的设定,加强了《小蘑菇》的“后人类”特质,也带来了一种“去人类中心”的开放心态。这一主题在郑小陌说的《异世常见人口不可告人秘密相关调查报告》(晋江文学城,以下简称《异世报告》)中也是核心议题,小说主角项静静每晚九点都会准时穿越到未知的异世界,进行为期一小时的冒险,结识因“想静静”而无意间召唤了她的“人”或“非人”。借助“快穿”(即快速穿越)结构,小说呈现了一场世界设定的盛宴,每一种“异世”都不落窠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人惊叹。而主角对待每种“异世”文明的态度,始终是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自觉地警醒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
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借助世界设定进行了重重“人性”试验,人类的各种属性被掰开揉碎了一点点剖析,人与自然、人性与兽性、人与权力、人与自由、人如何面对恐惧和死亡……最终指向一个终极叩问——何以为人?这构成了女频独特的“后人类”叙事。从亲密关系出发的女性,面对世界时提出的第一重质疑,仍是关于人的心灵和秉性。
2、悬疑、恐怖:治疗“官能麻木”的高度刺激
近年的女频小说中,比科幻更普遍的是悬疑、恐怖元素,不仅出现“刑侦文”“惊悚文”子类型的创作浪潮——如连载期间高居晋江VIP金榜的《破云2吞海》(淮上)、《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壶鱼辣椒)等热门作品,更广泛地融合进其他类型的叙事当中,把悬疑的烧脑和恐怖的肾上腺素飙升,打造成女频最为流行的快感模式。
纸媒时代的悬疑和恐怖,为畅销书机制量身定做了一套固定的写作模式,有相对精致的文本结构,不易适应网络媒介的超长篇连载形式,因此大多聚集在专门性的论坛空间。主流文学网站发展至商业化成熟阶段后,悬疑、恐怖在垂直市场也形成了各自的用户社群。而近年来悬疑、恐怖在女频的全面复苏,却是对类型元素的泛化挪用,小说未必按照悬疑、恐怖的类型模式展开,但一定保留了烧脑、惊悚的阅读体验和风格。如《小蘑菇》的“克苏鲁”本身就是一种恐怖设定,近年“克味”已是继“二次元欢脱风”之后又一最时髦的小说风格,且男女频通吃;《异世报告》的男主“虫哥”是星际虫族,其节肢动物的特殊形态——多节的肢体、锋利的外骨骼、黏液和复眼、卵生的繁殖方式,也是科幻电影常见的恐怖元素;微风几许的《薄雾》(晋江文学城)则兼具悬疑和恐怖的双重特性,既有随时可能横死的惊悚气氛,又始终围绕时空装置的玩法展开悬念,给科幻内核增添了额外的刺激。
今天的女频读者是更“重口味”的一代,她们不仅偏爱高度幻想,也追求高度刺激。这些“网生代”们一直处于互联网信息的洪流中,全球流行文艺消费市场针对她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进行着大批量的工业生产,源源不断地塑造并满足着她们的欲望。这类感官刺激抬高了读者的阈值,她们需要的刺激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消耗得也越来越快,逐渐进入一种“官能饥渴”和“官能麻木”的状态,只有更多、更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她们的反应。以往女频网文的快感模式一直以情欲和情感为中心,当亲密关系的情欲张力被阻绝,就需要其他的感官刺激充当替代。悬疑、恐怖在亲密关系反复书写的“甜”和“虐”之外创造了新的快感机制,成了女频读者新的“肥宅快乐水”——可乐凭借糖分释放的荷尔蒙和二氧化碳对咽喉的冲击,成了让“肥宅”快乐的情绪促进剂,而悬疑、恐怖带来的“烧脑感”和肾上腺素造成的生理刺激,也能起到相似的情绪促进作用。近年来线下火爆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真人冒险游戏也致力于激发好奇和恐惧,但无论线下还是线上的文化消费产品中,唯有网络小说的庞大数量、低廉成本与成熟程度,足以匹配这种“官能麻木”状态下的刺激需求。
此外,在“后疫情”的前景下,对于后现代都市生活图景中原子化的个人,世界是一团失焦的混沌。当小说的世界设定也趋于非理性、反科学、神秘主义,一切都失去确定性,脚下的土地仿佛下一刻就会坍塌,人物的行动也不再建构意义。此时悬疑、恐怖带来的刺激,提供了一种对自我存在的另类确认方式,给了读者一个感知世界的焦点,使之短暂地脱离“自我失焦”的状态。
二、回归女性自身的现世关怀
“叙世”的另一侧面是“现实世界”。在网络小说中,高度幻想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并不矛盾,甚至恰恰互为表里——“非日常”的世界设定可能蕴含着“异托邦”的社会观照,看似贴近“现实”的题材则往往异常魔幻、荒诞。重要的并非是否以现实为题材,而是作品中是否寄寓了现世关怀。如果说科幻的“后人类”想象和悬疑、恐怖带来的刺激是对社会的宏观倒映和对时代情绪的疗愈,那么另一些更具现实指向性的女频作品呈现的,就是与现实处境的正面交锋。
1、职场:从“卷”到“苟”的“后丛林”转向
职场,一直是女性性别身份、经验与社会境遇最集中的场合,不同的职场想象即是女性投射、疏解这些问题和焦虑的不同方法的演示。在近期的作品中,七英俊的《成何体统》(微博)与柳翠虎的《装腔启示录》(豆瓣阅读),一个通过“宫斗”做职场的幻想模拟,一个描绘充满真实细节的现实白领生活,却异曲同工地传达出当下女频小说的职场想象从“丛林法则”到“后丛林”的转向。
自2006年的《后宫·甄嬛传》(流潋紫,晋江原创网/新浪博客)后,“宫斗文”就被赋予了某种“职场生存指南”的意义,“后宫”是将工作焦虑放大为生存危机的模拟职场。这一类型叙事的前提,是对弱肉强食、以恶制恶的“丛林法则”的绝对服从。这种服从是根深蒂固的,打心底里认为它天经地义、不可动摇,再无别的出路,于是只能去“斗”。这与当前流行的“内卷”有着相似的内核,甚至完全可以用“内卷”来解读“宫斗”——“皇帝”即老板,“嫔妃”是相同跑道内竞争的对手,大家都“卷/斗”起来了,女主也就不得不“卷/斗”。而七英俊的《成何体统》借助“穿书”设定,让一位职场“打工人”穿越到一篇“宫斗文”中,不仅道出了“宫斗”即职场的本质,更把“斗”和“卷”的底层逻辑彻底抽掉了:“宫斗”只是小说的套路,那看似牢不可破的“丛林法则”只是纸糊的囚笼,既然大家本质上都是被压榨的职场“打工人”,何必把丛林游戏玩得那么认真,不如坐下来吃小火锅,全世界“打工人”团结起来“苟”过去得了!“苟”,这种由“苟且偷生”引申来的人生态度,在抵抗“内卷”的社会处境中具有了某种反抗性。而穿到“宫斗穿书文”中的又一重设定,进一步戳破了“丛林法则”的虚假性。“宫斗穿书文”的一种主流套路是,读者“穿”到原本的炮灰角色身上,抢夺胜利者的故事线实现命运的对调。主角作为“天外来客”轻易看透了这一套路,深知“炮灰”与“胜利者”之间所谓的“逆袭”,是“打工人”之间无意义的“内卷”,“胜利者”仍是困在笼子里。赢得“内卷”不再是主角的终极目标,至少不值得为它掉进以恶制恶的漩涡,只有跳出宫墙、逃出丛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无愧于现代女性的自由灵魂。此时,“苟”下去,不与恶法同流合污,就成了对“卷”、对“丛林法则”最大的反抗。
相比之下,《装腔启示录》所描绘的真实职场,乍一看简直将“内卷”逻辑贯彻到了极致:女主角毕业于名校,在北京国贸的律所工作,这里连空气都充斥着金钱和权力的味道,她与身边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精英们,背地里各有各的困窘,只好变着法暗中较劲,比品味、比腔调,“装腔”成了她们标榜自己与众不同和优越感的方式,也是她们最后的体面和保护色。而《装腔启示录》对“内卷”更深的反讽,来自作者柳翠虎的亲身示范——这部小说带有鲜明的“自传”色彩,柳翠虎曾有与主角相似的履历,她最终放弃了“内卷”的人生,“弃法从文”投向了网络小说创作。这一改换赛道的选择,虽然仍可能是换一个地方继续“卷”,但至少离开了“996”的职场,走上了一条更具风险性但也更自由的另类道路,未尝不是一种“苟”的表现。
这两部作品从不同侧面切入职场现实,殊途同归地显示出从“卷”到“苟”的“后丛林”转向,这或许也与“后疫情”的生存状况有关。女性早已窥见丛林之外的缝隙,全球疫情对日常生活的彻底摧毁,让她们越发清晰地看到笼子的边界:在日常秩序随时可能崩塌的前景中,没有什么比生活本身更重要,拼命去争去抢的“内卷”像个笑话,即使赢了,得到的奖赏也不过如此。与此同时,把人生当成一种体验而不是一场竞赛的“体验经济”兴起,鼓励人们尝试更多可能性,成了“内卷”的对立面。女性辗转于两端之间,试图寻找平衡点,既保障生存又率性自由,这或许才是更高明的游戏玩法、更高级的“装腔”。
2、“无CP”:女性写作的无限潜能
“无CP”的类型标签,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产物,它的发明最初是为了规避纯爱类型的风险,却恰好为女频不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其他叙事预留了空间。这一特殊类型,因既非言情又非纯爱的残余物性质,天然地带有某种反叛性——选择“无CP”,往往意味着作者主动规避了既有的亲密关系叙事,要另辟蹊径,为作品造一个新的“核”。这项挑战难度颇高,但也迫使女频叙事挖掘更多元化的潜力。因此,扶他柠檬茶的《爱呀河迷案录》(微博)、三水小草的《十六和四十一》(晋江文学城)、群星观测的《寄生之子》(晋江文学城)这三部各具特色的“无CP”作品就格外引人瞩目。它们分别朝着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儿童文学的道路出发,大刀阔斧地拓展了网络女性书写的疆域。
《爱呀河迷案录》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它把微博舆论场中正在发生的热点事件,改造成了一桩桩爱呀河小区里的离奇案件。这些故事没有遵循网络类型文的写作惯式,而是在微博的特殊场域中,让中短篇的文本形态和杂文式的现实讽喻传统,重新进入网络读者的视野。每一个故事都无比“现实”,因为它们真实存在;但同时又无比“魔幻”,因为真实的人生塞不下这么多“现实”,是过量的现实把主人公们逼上绝路。小说浓缩地、集中地展示了现实社会中尚未愈合、仍在渗血的伤口,用鲜活的悲剧引人深思。这与现实主义文学试图穿透时代为现实问题把脉有着相似的质地,充分展现了女性直面现实、将其转化为“网络现实主义”的潜力。《十六和四十一》实现“无CP”的方式是将关注点聚焦于女性内部,讲述一对单亲家庭的母女互换身体的故事,在性别身份试验中,尝试疏解女性的性别焦虑和母职焦虑,可视为“网络女性主义”性别意识探索在网文中的实践操演。《寄生之子》的“无CP”以“星际科幻”类型为介质,主角是附身于地球少年的外星生物,因其孩童视角,给小说带来“儿童文学”般的阅读体验。这种“儿童文学”就像“适合9至99岁公民阅读”的《儿童文学》杂志一样,绝不只是“写给儿童看”的。支撑《寄生之子》的“核”,是自由、平等和无邪的友谊,是善良、勇敢的赤子之心。因此,这部小说确实老少咸宜,开启了女频作品真正的全年龄可能性——这或许是晋江推行“分年龄阅读推荐体系”之后最希望见到的一种可能性,也为“网络现实主义”的布局增添了现实主义童话的维度。
三、言情模式的现实折射
无论在“叙世”上做了多少拓展,时至今日“言情”仍旧是女频网文的核心叙事。言情的亲密关系叙事,总是精准地折射出女性婚恋价值与性别意识的微妙变化,也未尝不是“叙世”现实折射的一种。
近年来,“圈层化”逐渐成为互联网社群的常态,而日臻成熟的网络文学也理应进入市场细分阶段,从“大众文化”走向“分众文化”。男频经历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的混战后,以收费模式为界,划出了大众与小众、“小白”与“老白”的界线。而女频从一开始就存在几股不同的势力:以晋江为代表的“女性向”高塔,由阅文旗下其他女频网站(如起点女生网、云起书院、红袖添香、潇湘书院等)组成的商业化矩阵,在粉丝拥护下坚持无偿“为爱发电”的零星小岛(如作者个人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大同人站点)。不同商业模式在女频早已各自为政,2018年以来免费阅读浪潮更大的意义是拓展了年龄广度。例如,此前女频读者年龄层集中在18—35岁,而免费阅读的“多宝文”却成功俘虏了29—50岁的中年女性。女频读者选择去哪看文、看什么样的文,大多不由付费与否决定,而是不同圈层自然生发的不同取向,因此各个圈层的言情模式便呈现出不同的风景。然而,即使在不同的圈层/平台以不同类型面貌出现,仍有一些相似的集体想象殊途同归。近两年各大女频网站分别出现了四种较为特殊的子类型:“买股文”“马甲文”“多宝文”和“女主升级文”。它们的流行背后,是女性全新的快感机制和性别想象,也无一例外是当下社会现实中女性爱欲与权力秩序的映射。
1、 “买股文”:选秀时代的爱欲与权力
“买股”是“嗑CP”逻辑的最新形态,因而在粉丝文化高涨的平台中均有体现。“买股文”通常有一个女主和多个可能成为男主的男性角色,这种一对多的关系可以看作“乙女”或“逆后宫”模式的延续。与其说出现了一种新的文类,不如说是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买股文”实际上是由读者的“买股”行为定义的——她们就像买股票一样挑选着男性角色,追一支热门股或押一支冷门潜力股,通过评论、投票的方式,左右作者的写作实践,影响角色的出场频率并决定男主花落谁家。这与粉丝文化中的“选秀”高度相似:作者给出可供挑选的“秀男”角色,通过不同的人物设定,充分满足女性审美趣味、情感结构和情欲想象等各种“男色消费”需求;读者参与“买股”的互动,目前以评论形式为主,与偶像粉丝真金白银的“打榜”行为,也有相似的数据逻辑。
“买股”行为背后,隐藏着特殊的阅读代入视角。参与“买股”的女读者们代入的通常不是女主而是女主的母亲,要为女主——她的女儿挑选女婿;或是“CP粉”的角色,去嗑这个男性角色与女主的CP并为之应援。在这种渗透着选秀经济与流量逻辑的权力关系中,“嗑CP”不再是圈地自萌、互不相干的平等权利,而变成了一件有“高低贵贱”的事,押对了宝的才是赢家。“买股”的阅读消费过程,鲜明地映照出选秀时代成为“男色消费”主体的女性特定的爱欲和权力关系想象。
2、女频“爽文”:快感机制的拓展和女性意识的崛起
“马甲文”“多宝文”和“女主升级文”是近年最流行的女频“爽文”,不同的“爽点”却预示着相同的趋势,表明今天的网络女性有着独立自强的性别意识。
“马甲文”通常遵循这样的模式:看似平平无奇的女主,实际上有着许多“马甲”,即不为人知的显赫身份,如异国公主、财团总裁、超级黑客、名校学霸等,因此每一个炮灰配角对她的轻视都会有“掉马”时刻的“打脸”反转;男主往往“马甲”众多,两人“掉马”不停、“打脸”不止。一路烦花的《夫人你马甲又掉了》(潇湘书院)即是其中代表,靠着对以上套路的不断重复,长居阅文女频月票榜前列。流行于番茄小说等免费阅读平台的“多宝文”,其套路则是女主意外发生一夜情,独自生下多胞胎,数年后多胞胎成长为多个天才儿童,为女主排忧解难,并在其与男主重逢后推动两人相爱。这一次女主的“马甲”和“金手指”转移到了她的孩子们身上,作为母亲同样能够享受到“打脸”的快感。可见女频的“YY”小说不仅有永远的“总裁”,还有永远的“玛丽苏”,简单粗暴大开“金手指”的快感机制依旧有效,不过今天的女性更愿意把“金手指”点在女主和她的孩子们身上,不再单单寄望于男主。
“马甲文”和“多宝文”提供的逆袭、打脸、扮猪吃老虎等“爽点”明显借鉴自男频的成熟模式,因此才在区分男女频的综合性商业平台尤为繁盛。这一模式在男频深耕已久,与之相比,女频还处于较为初级的“小白”阶段。另一种在男频率先成熟、近年来才流行于女频的类型是“女主升级文”,它和“女强”或“大女主文”的区别是层级鲜明的数值化“升级”体系。受“网络女性主义”性别意识的影响,晋江的“女主升级文”出现了与其他平台不同的生态。晋江“女主升级文”往往极其偏重女主的“升级”或“事业线”,同时压抑“感情线”——男主的存在绝对不能干扰女主“搞事业”,否则就会遭到读者“不务正业”的批评。如2020年晋江“幻想言情”类作品第一名《砸锅卖铁去上学》(红刺北),讲述女主如何“升级”为星际最强单兵战士,小说的前半部几乎可以无视主角的性别,后期虽有“感情线”,但被设定为最强指挥的男主,主要是来给女主的丰功伟业添砖加瓦的,这样的“感情线”更像是为了让女主的人生实现完满的附带条件。对“事业心”的极致强调和对“恋爱脑”的过分压抑,与读者群体的价值取向有直接关系。这些读者在“网络女性主义”文化的洗礼中觉醒了性别意识,其中一部分进入了相对激进的状态。她们对小说的性别实践要求十分严苛,“女强”必须一“强”到底,否则就要打上“伪女强”乃至“厌女”的标签,迫使作者塑造彻彻底底的“独立女性”,不能对父权制表现任何妥协。这样激进的性别意识,看似走向犬儒的反面,实际仍是犬儒的表现——她们将其诉诸文学幻想,却无力处理现实困境,挣不脱“女强”执念,就无法赋予性别更自由的可能。因此,这类“女主升级文”往往难逃“升级”终将止步“小白”的命运,大多只能提供一“爽”到底的快感满足。
总体来说,过去两年的女频写作已经拓展出相当多元的面向,无论是世界设定,还是现世关怀,亦或是爱欲、权力、快感机制的现实投射,都呈现了全新的面貌。虽然还有不甚成熟之处,但书写这些“叙世诗”的“90后”“95后”乃至“00后”女孩们都还非常年轻。假以时日,她们必将把成长和岁月熔铸为靓丽的风景,为网文江湖献上更加精彩的表演。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