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岁月诗笺(追寻记忆本质的澄澈之诗)

岁月诗笺(追寻记忆本质的澄澈之诗)总体而言 格丽克在这部诗集中虽然也使用了神话元素(亚瑟王传说) 但更朴素、凝练 更像是坦率而娓娓道来的暮年自白。她探讨了艺术天赋的双重作用——它既为人带来创作的喜悦和声望 也带来折磨和痛苦。与此同时 身为艺术家也可能导致对亲人的疏远 我们不难看出格丽克的回忆中也夹杂着几分歉疚:“我父母站在寒风中/在前门台阶上。我母亲盯着我——/女儿 同为女人。/你从来没有想过我们 她说。”但是 格丽克认为 死亡会抚平这些裂痕。在这部诗集出版不久前 格丽克的母亲离世 她感到自己再度成为孤儿。提及“骑士” 并将黑夜与骑士联系在一起 使人想起禁欲主题、酷烈的牺牲和当代人早已忘却的信仰的力量。格丽克将人的老年视为第二童年 爱欲和热情渐渐退去 那些早年生活中塑造了她的诸多因素和经验显露出来。同时 对个体而言 朝向生命终点即死亡的旅程也意味着走向第二次的成熟。诗集的第一首诗《寓言》奠定了此书的基调 也提出了贯穿诗集的

文|李琬

如果说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在早年的写作中 常常“让一个普通人的存在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可被替代的存在”(西川语) 那么《忠贞之夜》则倾向于从独一无二的存在中提取那些更为普遍的现象和意义。

岁月诗笺(追寻记忆本质的澄澈之诗)(1)

《忠贞之夜》 露易丝·格丽克 著,柳向阳 范静哗 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忠贞之夜》最早出版于2014年 是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虽然体量不大 只有二十四首诗 但显示了她在承续先前写作风格的基础上发生的转变。在这些诗中 格丽克不再仅仅专注于她从个体经验中体验到的创伤和顿悟 而是采取了更疏离化的视角 发现生命在时间流变中诸多难言的神秘和依稀可见的真理。如诗集题目所暗示的那样 这部诗集被格丽克向来偏爱的黑夜气氛所笼罩 而这种黑暗不仅指向痛苦或不可知的命运 更指向诗人在暮年渐渐感知到的生命的限度和亲人离去带来的孤独。美国国家图书奖评委会认为 在这部诗集中 格丽克有意识地用“黑暗”模糊了诸多对立事物的界限 如丧失与更新、男性与女性、生者与死者 借此唤醒读者对这些不确定性的体验和审视。

诗集的第一首诗《寓言》奠定了此书的基调 也提出了贯穿诗集的基本问题:这首诗描述了一群即将启程踏上旅程的人 他们争论着这段旅程究竟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他们的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 令他们的旅程久久延宕下去 导致他们迟迟没有启程。但就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已经穿越了时间 在时间中发生了变化。有些人认为 旅行者需要抱有某个目的 而另一些人认为 必须保持敞开的心态才能发现真理。诗人的看法在这两种有所冲突的人生观之间摆荡 其后的诗篇也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之下展开。

诗集名字来自《忠贞之夜》这首诗 这个题目其实来自一次“误读”:“在我说着话时 /哥哥正读一本书 他说那是/《忠贞之夜》。”“夜”(night)其实是“骑士”(knight与night同音):哥哥正在读有关亚瑟王的故事。但当时“我”还没能理解这个词 并误以为是“夜晚”。哥哥的书在“我”记忆中和它周围的一切融合了起来 整首诗乃至整部诗集都采取了从老年回望遥远、神秘的童年这一视角。不过《忠贞之夜》中的“我”是格丽克虚构的人物 一位男性画家。他作为格丽克自我的镜像和对照 在这部诗集中反复出现。这本书更适合被视为组诗或长诗 由诸多单个诗篇组成 每一首诗都表现了人生的不同剖面。

岁月诗笺(追寻记忆本质的澄澈之诗)(2)

露易丝·格丽克

在这部诗集出版不久前 格丽克的母亲离世 她感到自己再度成为孤儿。提及“骑士” 并将黑夜与骑士联系在一起 使人想起禁欲主题、酷烈的牺牲和当代人早已忘却的信仰的力量。格丽克将人的老年视为第二童年 爱欲和热情渐渐退去 那些早年生活中塑造了她的诸多因素和经验显露出来。同时 对个体而言 朝向生命终点即死亡的旅程也意味着走向第二次的成熟。

总体而言 格丽克在这部诗集中虽然也使用了神话元素(亚瑟王传说) 但更朴素、凝练 更像是坦率而娓娓道来的暮年自白。她探讨了艺术天赋的双重作用——它既为人带来创作的喜悦和声望 也带来折磨和痛苦。与此同时 身为艺术家也可能导致对亲人的疏远 我们不难看出格丽克的回忆中也夹杂着几分歉疚:“我父母站在寒风中/在前门台阶上。我母亲盯着我——/女儿 同为女人。/你从来没有想过我们 她说。”但是 格丽克认为 死亡会抚平这些裂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