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好的生活都是(所有的美好生活)

美好的生活都是(所有的美好生活)但身体知道答案,在意识未曾完全掌握行动时,习惯性的动作又将自己拉回原点。但人需要平衡,会在慌乱中确定几个曾经的目标,以此来鞭策自己。现代人,习惯了声音在耳边回荡,要是突然出现安静,准会无所适从。在焦虑中忙碌,在忙碌中焦虑,夜不能寐,日不敢行。在凌晨思考未来,在清晨想着入眠。生活似乎已经处于混乱当中,失去目标,失去静下来的勇气,只是用嘈杂、忙碌和偶尔的沉思来给予自己一丝安慰。

灯红酒绿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喧嚣和谐相处,是城市中每个人的必修课。

现代人的美好生活,只是随口说说

城市的便捷与服务,牢牢锁住了其中的大部分人。追求梦想,似乎是一种解释,但随着梦想越飞越高,直至离开视线,再也不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美好的生活都是(所有的美好生活)(1)

若有人问你,你是否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会明确地给予肯定的答案。

但若继续追问,你的美好生活具体是什么样的?或许你就愣住,然后陷入深深的思考,或者以脑海中突然出现的美好画面为模板,随口说上几句。

现代人,习惯了声音在耳边回荡,要是突然出现安静,准会无所适从。

在焦虑中忙碌,在忙碌中焦虑,夜不能寐,日不敢行。在凌晨思考未来,在清晨想着入眠。

生活似乎已经处于混乱当中,失去目标,失去静下来的勇气,只是用嘈杂、忙碌和偶尔的沉思来给予自己一丝安慰。

但人需要平衡,会在慌乱中确定几个曾经的目标,以此来鞭策自己。

美好的生活都是(所有的美好生活)(2)

但身体知道答案,在意识未曾完全掌握行动时,习惯性的动作又将自己拉回原点。

人在社会中的困惑,并不局限于现代人,古人亦是如此。

古人古籍中,体会“静”的意义

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繁杂的外在社会划清界限;

王维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晚年终南山上过着隐居生活,远离尘俗,过起了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的日子;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嵇康,则不为世俗所拘,回归自然,在其居所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建起铁铺子,并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不管是陶渊明、王维,还是嵇康,他们的隐居,都并非现在的我们可以轻松做到的,需要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

美好的生活都是(所有的美好生活)(3)

《道德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思即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通过万物一起蓬勃生长,从而观察其往复的道理。

老子以“静”来观察世间万物,从而发现其规律,所以有“静中生慧”。

但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不管是生活压力,还是欲望使然,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与“噪音”共存,融入繁杂的事务中。至于是否静能生慧,当然也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

美好的生活都是(所有的美好生活)(4)

但现代社会无法忽视,我们的失眠、焦虑、专注力差等亚健康症状无法视而不见。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静下来,追寻自己灵魂的方向。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脑海中幻想的美好生活又开始了,和昨天一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