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对自己的眼睛满意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你眼睛的了解)

你对自己的眼睛满意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你眼睛的了解)如果把地球看成规则球体,并忽略大气对光线的折射等次要因素,那么距离地面1.6米高的人眼,最多只能直接看到约4.5千米远的地面上足够大的物体。某一确定波长的光,人眼能看到它的确定颜色。但是,不能反过来说,看到某一颜色的光,就一定是这一颜色对应的波长的光。这是因为同一颜色的光可以由不同的光谱分布组成。例如,绿光可以是单一的555纳米波,也可能是几种波长的光的“混合”。人眼的这一特性,是实现彩色电视机的基础——用“电视三原色”红蓝绿,就可“拼盘”成各种颜色的光。电视三原(基)色和美术三原(基)色红蓝黄不同。人眼对光照度的视觉范围是3×10(-5)~2×10(6)勒克斯。由此可知,人眼适应光照的能力并引起视觉的范围很大——光照度相差近700亿倍的光都能看到。而人眼感觉最舒服的光照度,是10~104勒克斯之间。对这些“陌生”的数据我们有点“茫然”,但可以用以下“熟悉”的事物来参照:无月之夜时,天光照

对自己的眼睛,我们熟悉而又陌生,其中包含无数的奥秘。

人眼分辨率的视角极限约为1′,这相当于在“明视距离”(25厘米)处能看到线度约0.1毫米的物体。所以,“在太空中或月球上能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无稽之谈。

人眼能引起视觉的光的波长范围是380~730纳米,也就是紫光到红光的范围。有的电磁波(如红光外线、紫外线、γ射线)的波长超出了这个范围,肉眼就直接看不到——一些人害怕核电站的有害辐射(如γ射线)“暗下毒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难以防备。

你对自己的眼睛满意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你眼睛的了解)(1)

在相同的光照度下,人眼对555纳米的绿光最敏感,即觉得最亮。随着光的波长逐渐增加(或减少),人眼就觉得光线次第变暗。

人眼对光照度的视觉范围是3×10(-5)~2×10(6)勒克斯。由此可知,人眼适应光照的能力并引起视觉的范围很大——光照度相差近700亿倍的光都能看到。而人眼感觉最舒服的光照度,是10~104勒克斯之间。对这些“陌生”的数据我们有点“茫然”,但可以用以下“熟悉”的事物来参照:无月之夜时,天光照在地面上约3×10(-4)勒克斯;而夏天的烈日直射地面时,可高于105勒克斯。

弱光线之下人眼视觉的灵敏度,远高于在强光线之下。

人眼的颜色感觉,除了物体本身的性质以外,还与照射这个物体的光线有关。例如,当红光照射白色物体(例如白纸)时,将看到白纸变成了红纸。

某一确定波长的光,人眼能看到它的确定颜色。但是,不能反过来说,看到某一颜色的光,就一定是这一颜色对应的波长的光。这是因为同一颜色的光可以由不同的光谱分布组成。例如,绿光可以是单一的555纳米波,也可能是几种波长的光的“混合”。人眼的这一特性,是实现彩色电视机的基础——用“电视三原色”红蓝绿,就可“拼盘”成各种颜色的光。电视三原(基)色和美术三原(基)色红蓝黄不同。

如果把地球看成规则球体,并忽略大气对光线的折射等次要因素,那么距离地面1.6米高的人眼,最多只能直接看到约4.5千米远的地面上足够大的物体。

你对自己的眼睛满意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你眼睛的了解)(2)

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约46赫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电视图像,每秒更换50次,所以看起来没有闪烁感。这是因为人眼对于图像有“视觉暂留”——暂留的时间为0.1~0.4秒。

我们分辨不出高速运动的物体,例如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人眼的“分辨时间”较长,大约是0.05秒。而一些有复眼的动物则有更强的分辨本领——分辨时间达0.01秒。

如果近旁的物体飞快闪过——比如在飞驰的火车车厢内看靠近车窗的人,就彷佛比实际的人缩小了一些;反之则放大了一些。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茨首先解释了这个错觉发生的原因。

距离人眼450米以外的物体,看上去没有立体感而只是一个平面。

你对自己的眼睛满意吗说说你的理由(你对你眼睛的了解)(3)

人双眼的水平视野角度,不超过160°,所以只能“‘前’途无量”,而对后面则“暗‘箭’难防”。有的动物比人类“能耐”得多,例如兔子的水平视野角度达到360°;而它总是斜着眼看的原因是,完全看不到就在它鼻子前的物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