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玉碎战有哪些人(日本为何实行一亿玉碎)
日本玉碎战有哪些人(日本为何实行一亿玉碎)为此,日军所向披靡的战车,最终被中华民族的23场大会战、城市保卫战以及遍布全国的游击战,给死死的钳制住,日军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伤亡,而在立下豪言的三个月时间里,日军折损的军队就有30万之多,其中阵亡士兵中30岁以下占到了80%以上。在成功侵占朝鲜半岛、中国东三省后,日军陷入了狂妄的自信中,他们骄傲地认为建立大日本帝国东亚繁荣圈的梦想轻而易举,甚至日本陆军部狂妄的发出豪言:“日本皇军将3个月内征服东亚地区。”日本经过多年处心积虑的战争准备,在东亚战场的确是日军占尽了优势,他们侵略掉东亚大多数的沿海平原地区,而皇军所到之处也是所向披靡,但是皇军却极大的低估了东亚华夏民族的抗争信念。政府到了覆灭的边缘,也彻底撕开所谓“护玉”的伪善面孔,帝国主义政府打算搭上所有国民的性命去和盟军拼命,只为保护住日本那微不足道的天皇荣誉;然而更让人悲哀的是,玉碎计划的提出并没有遭到日本国民的反对,反而有无数的日本人群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常将国家各个机构,比作将棋中各个不同的行棋,比如常将“桂马”、“香车”、“步兵”比作日本军队,“金将”、“银将”比作日本的工商业,“龙马”、“角行”视作日本政治界,“龙王”则比作日本皇室,而最重要的“玉将”则被比作日本的孩子,或者说下一代的青年人。
对于“将棋”的这种比喻,很多人十分不解,最重要的“玉将”,按道理说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天皇,但是,政府却将这个核心位置放在孩子身上,这一点让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百思不得其解。从在将棋类比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近代日本对青年一代是寄予极大的希望,日本政客和将领们常常自诩为“护玉者”,意思就是日本发动的所有侵略和战争,都是为了日本的未来。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部队里随处可见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士兵,他们挂着稚嫩的脸庞,提着步枪穿梭在战场的每个角落,而在战争中,阵亡率最高的就算10-30岁的年轻人,从这一点来看,日本所谓的“护玉”更像是一句玩笑。
日本即将失败,却提出“玉碎”计划特别是战争进入了尾声阶段,苏联和欧美盟军已经向德国发起总攻,欧洲战场德国马上就要被占领了;而在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参战,日本屡遭重挫,美国马上要进攻到日本本土时,政府丧心病狂地提出“一亿玉碎计划”;拼死地奋力一搏。
政府到了覆灭的边缘,也彻底撕开所谓“护玉”的伪善面孔,帝国主义政府打算搭上所有国民的性命去和盟军拼命,只为保护住日本那微不足道的天皇荣誉;然而更让人悲哀的是,玉碎计划的提出并没有遭到日本国民的反对,反而有无数的日本人群情激愤表示,愿意为祖国奉献生命。
而在这其中青少年呼声最大,也是玉碎计划的主力军和最大受害者;这就是使得“玉碎计划”真正变成日本青少年的死亡战场。那么日本的“玉碎”究竟为谁玉碎?真的是孩子吗?
日本百万军队以年轻人为主(青年兵),其中60%都是30岁以下在二战中,日军主要侵略方向是在东亚、东南亚、澳洲等地,特别是在东亚地区,日军前后投入了几百万的军队,而这些军队的年龄结构,最初是以16岁以上40岁以下的日本军人作为主体,因此,最初的日本皇军部队是一支年轻的部队,也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军队。
在成功侵占朝鲜半岛、中国东三省后,日军陷入了狂妄的自信中,他们骄傲地认为建立大日本帝国东亚繁荣圈的梦想轻而易举,甚至日本陆军部狂妄的发出豪言:“日本皇军将3个月内征服东亚地区。”日本经过多年处心积虑的战争准备,在东亚战场的确是日军占尽了优势,他们侵略掉东亚大多数的沿海平原地区,而皇军所到之处也是所向披靡,但是皇军却极大的低估了东亚华夏民族的抗争信念。
为此,日军所向披靡的战车,最终被中华民族的23场大会战、城市保卫战以及遍布全国的游击战,给死死的钳制住,日军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伤亡,而在立下豪言的三个月时间里,日军折损的军队就有30万之多,其中阵亡士兵中30岁以下占到了80%以上。
日本将“不义”战争,神话为“为保卫天皇而战”在亚洲战场取得节节胜利后,狂热的军国主义早已在日本军中蔓延,尽管,后来屡遭重创,尽管,三月全面占领华夏的狂言被赤裸裸的打脸,但是,日本陆军部的头脑已经狂热到非理智的地步,于是开始疯狂地从本土召集士兵投入华夏战场,这批新兵有近百万之多,年龄结构依旧是30岁以下的青年士兵占到了60%以上,而30-45岁的士兵占到了30%以上,只有不到10%的士兵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又一批年轻的士兵被投入了绞肉机一样的战场中,于是一个个“玉”沦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并且“牺牲”的没有丝毫价值,因为这场战争从根源上就是赤裸裸的不义战争、侵略战争;但是,日本陆军部却十分擅长精神灌输,他们用武士道精神和国家荣誉,来昭告所有士兵:为天皇而死,是一名武士最至高无上的精神荣誉,日本将永远悼念大家。
于是,这场不义战争眨眼之间就被日本政府神话成为日本荣誉之战,因此,年轻官兵们喊着呼喊着“八格牙路”的口号毫不犹豫地冲锋在战场的前线,而当一场场战役结束后,一些日本军官对士兵的死亡只是淡淡地说一句:“他们为天皇而牺牲,就地厚葬吧!”于是,日本年轻战士的性命仿佛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这就是日本军方倡导的“护玉精神”,连年轻士兵的命都保不住,何谈“护玉”?
日本陆军精锐大部分在华夏战场折戟毫无疑问,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使的亚洲军事力量对比瞬间失去平衡,这也是日本由盛转衰的里程碑式转折点,但是,早在美国参战前,日本三分之二的陆军都折戟在华夏战场,华夏部队真正用生命捍卫了国家,所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陆军的大部分精锐都阵亡在华夏战场,而剩下的军队几乎都是老弱病残。
美日的交锋最开始是海军对拼,但是日本海军不断地被美军击溃,日军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也被美国一步步地突破侵蚀;陆军的失败、海军的衰落,日本政府不甘丢弃战果,他们再次在国内号召征兵,并声称这一次关系到日本未来,征兵年龄降低到10岁,这就是日本的“玉碎计划”。
“一亿玉碎”到底为谁玉碎不过日军并没有直接告诉民众战争的真相,只是用简单的几句话迷惑民众;不仅如此,日本的“神”天皇陛下也现身昭告臣民,希望所有日本男人能够踊跃参军,建立功勋;因而,在迷惑性的“玉碎计划”之下,日本的海军、陆军新兵一度达到了全军70%以上。
这些新兵们只是匆匆训练了一个月就被派遣到太平洋、东亚、东南亚战场;在这一次日本军队中,10-16岁的孩子占到了5%以上,这5%的孩童,大多数都是普通日本贫困农家的孩子,这些孩子心智未成熟,不仅操持枪械十分费劲,甚至有时候还容易误伤战友。
为此,在许多战场上,日本军官为了避免这些童兵误伤,就让他们干一些搬东西、后勤保障的体力活,而这些都还是遇到性格较好的军官,有的孩子遇到性格极端暴虐的军官,这种军官直接秘密把孩子们都处决,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孩子们没有战斗力,留着浪费粮食还成为累赘,不如直接处决避免发生其他的事端。这就是所谓的“护玉”?
日本实行“玉碎”计划,为投降谈判增加筹码事实上,日本到了后期,天皇和高官们,成为了“玉”,而孩子们成为了“步兵”,步兵的职责就是不断冲锋,作为保护“玉将”的牺牲品;日本政府到了二战后期,已经很明白战败成为了定局,而他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自杀性“玉碎”牺牲战术来赢得更多的筹码,这些筹码目的就是为了保全日本天皇和一些高官自己的利益。
所以说,“一亿玉碎”计划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骗局,他们用冠冕堂皇的武士道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来忽悠国民,当国民满腔热血地冲上战场阵亡后,他们所得到的对待只不过是几捧黄土掩盖,连个棺材都没有,这就是日本的“玉碎”。
结尾日本为何能够实行“玉碎”计划,这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逐渐转变为军国主义,进而演变成法西斯主义,为了转移国内发展的矛盾,进而向邻国发动侵略战争,夺取领土和资源;而在此过程中,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早已根植于军队和人民心中;这个百年狂热的计划,即使遭遇重大失败,也很难被阻止。
导致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思想,是以天皇主义和武士道精神作为核心,天皇是民众实质上的神明,而武士道是民众护神的自我勉励精神;在至高无上的武士道精神面前,其他的日本人生命微不足道,仿佛随时都可以终结和献身。
于是日本军国主义就诞生出一个怪像“人民为天皇而战,但是天皇和政府却以人民的无畏牺牲作为谈判的筹码”,为了一个天皇,日本几百万青少年死亡在异国他乡,而作为战争头号战犯的天皇最终却逃过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