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010年白春雨自主创业成立白氏面塑工作室开班授艺,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曾多次受邀参加省内各大电视台采访,作为嘉宾录制《我是长春人》《传承者》等专题栏目。白氏面塑于2021年入选“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四代传承人白春雨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面塑技艺。后拜师面塑大师刘吉成。在继承祖辈山东菏泽面塑古朴、粗犷、豪放、深厚的基础上,又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特点,创作出“东北民俗系列”;“长白山人参系列”和“流行时尚人物肖像系列”,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白氏面塑传承四代,至今已有百年传承历史。其造型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当,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格和地域特色。白氏面塑以面粉、糯米粉、盐、白糖、蜂蜜、水等按比例配以颜色做成各种色彩的面团,通过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技法塑成身、手、头面,再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诞生了。关东民俗东北大秧歌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

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口号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

在吉林省文旅行业“服务企业月”期间,为助企纾困,吉林省于6月1日至13日举办吉林非遗购物节,助力非遗企业复工复产,让群众感受非遗魅力,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今天小吉带大家看看几个“精雕细塑”的巧活儿,考验的都是真功夫!

1

白氏面塑

白氏面塑传承四代,至今已有百年传承历史。其造型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当,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格和地域特色。白氏面塑以面粉、糯米粉、盐、白糖、蜂蜜、水等按比例配以颜色做成各种色彩的面团,通过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技法塑成身、手、头面,再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诞生了。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

关东民俗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

东北大秧歌

第四代传承人白春雨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面塑技艺。后拜师面塑大师刘吉成。在继承祖辈山东菏泽面塑古朴、粗犷、豪放、深厚的基础上,又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特点,创作出“东北民俗系列”;“长白山人参系列”和“流行时尚人物肖像系列”,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

2010年白春雨自主创业成立白氏面塑工作室开班授艺,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曾多次受邀参加省内各大电视台采访,作为嘉宾录制《我是长春人》《传承者》等专题栏目。白氏面塑于2021年入选“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5)

联系人:白春雨

电话:13180822653

扫码添加联系人微信▼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6)

扫码关注抖音账号▼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7)

扫码关注账号▼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8)

2

长春玉雕

长春玉雕历经四代传承,第三代传承人王卫东,全国玉雕类高级工艺美术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长春工匠获得者。早年拜第二代传承人李玉生(原长春玉雕厂厂长)、贾桂清(原长春玉雕厂花鸟班班长)为师,系统学习玉雕技艺。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9)

玉器手艺分“做活的”、“画活的”,还包括“寻料、选料、制料和下料”等,很少能拿起“全活”,王卫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和两位恩师的悉心培养,做到了拿“全活”。全身心传承长春老一代的玉雕技艺,并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任客座教授,成立了长春大学玉雕工作室,为残疾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有一技之能奉献微薄之力。在吉林省工程技术学校任客座教授,传承玉雕手艺,先后教出三十多名学生弟子。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0)

翡翠雕仿古尊爵望子成龙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1)

戒指

代表作《长白山三宝》《太平喜象》等先后在省、市各类大赛中获奖。

长春玉雕于2021年入选“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2)

作品碧玉《太平喜像》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3)

作品《一鸣惊人》)

联系人:王卫东

电话:18088630195

吉尚云店铺:卫东玉雕工作室

扫码进入店铺▼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4)

扫码关注抖音账号▼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5)

扫码关注快手账号▼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6)

3

关东泥人张

关东泥人张项目是在继承传统高密泥塑技艺基础上,又将关东民间民俗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鲜明、形象生动的泥塑系列作品。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7)

关东泥人张从传统泥塑技术出发,传承人张金东塑造的泥人形态上有写实的技法,而且还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制作了大量的具有关东民风的人物造型,如关东三大怪、草披房子、篱笆墙、土炕、泥火盆、大烟袋等都具有典型的关东地域风情。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8)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19)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0)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1)

张金东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有特点,孩子憨态可掬,老人慈祥、小媳妇漂亮;在服饰上也带有关东特色的棉手套、大棉鞋、羊皮棉袄;制作手法非常独特,主要体现在道具上,如马拉车,运用原生态的木头雕刻的小车,非常形象质朴;其次在色彩上,主要采用泥巴的本色,偶尔加少许的颜色点缀。关东泥人张于2021年入选“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2)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3)

联系人:张金东

电话:13596401651

扫码关注抖音账号▼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4)

扫码关注快手账号▼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5)

4

葫芦彩雕

张氏家族早年从山东闯关东来到东北,其家传的葫芦彩雕制作技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采用地里种植的瓢葫芦,小亚腰葫芦、柿子、冬瓜、黄瓜、鸡蛋等型葫芦为原料,用镂空、浮雕、线雕、彩绘、组合、镶嵌、描金、描银、串珠等工艺技法,创作出反映东北民俗生活、历史人物等葫芦工艺品。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6)

作品以健康向上、吉祥美好为创意,散发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以简练的艺术语言、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大胆夸张的取舍、独具匠心的添加结合、强烈明快的色彩、完美而别致的装饰风格,体现出清新的时代感。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7)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8)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29)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0)

第三代传人张铁梅受家族影响,从小对葫芦彩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创作的作品为传统的葫芦技艺赋予了崭新的艺术生命。张氏家族创作的葫芦彩雕作品极具观赏性,有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已经代表吉林省走出国门,让古老的葫芦雕刻艺术走向了世界。葫芦彩雕于2016年入选“吉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葫芦彩雕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1)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2)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3)

扫码添加传承人微信▼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4)

扫码关注抖音账号▼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5)

扫码关注快手账号▼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6)

5

北沉香木雕

“北沉香木雕”工艺独特,呈现出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形状。每一个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大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的独特性,雕工的独特运用铸造了它别具一格的意蕴,是丰富雕刻民俗文化的优秀载体。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7)

作品《百年沧桑》,创作主体为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夫正在亲吻着一个幼儿。此作品于1997年参加全国第六届《刘开渠》根艺斩获银奖,此时正是香港回归之际。

它的高雅品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以时而抽象,时而写实,时而两者共存写意为心,开创了北沉香木雕文化的新概念。作品反映了梅河口市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8)

作品《老烟斗》,创作主体为一件酷视烟斗的笔筒笔挂,寓意在音乐中回味着美好的过去及人的一生,增添了文房的艺术氛围。

该项目传承人、东北“怪不杨”杨向东从事根艺、木雕及各种手工艺40余年,作品先后荣获国内国外银奖,是吉林省工艺美术常务理事,省第四批工艺美术大师。2013年开店至今,创作工作室一处。销售库存较好。北沉香木雕于2019年入选“梅河口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增补名录)”。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39)

作品《春蚕》创作主体是利用一块完整的明板和一支像蚕的明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酷似幼蚕正在啃食树叶的感觉,寓意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之境。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0)

作品《寻觅》,主体创作为一只羽翼丰满的大水鸟,正踩在一片树叶上,在水中寻找食物,寓意悠闲自得,幸福祥和。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1)

作品《鹰恋》,主体创作为一只母鹰,怀里抱着几只小鹰,在霸气的同时又给人一种天性的母爱。作品在2000年参加全国第七届《刘开渠》根艺展,斩获铜牌奖。

北沉香木雕工作室

联系人:杨向东

电话:18443500001

扫码添加传承人微信▼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2)

6

刀笔刻字

刀笔刻字是以书法、篆刻、绘画、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学为基础,取材石木等地产材料,使用祖传平口刀和三指包抄式执刀法,运用冲、切、推、披、削等传统技法,“以物就刀”表现汉字书法情怀和思想内容的传统技艺。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3)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4)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5)

松花石茶盏

内容:微刻《朱柏庐家训》

尺寸:直径13cm,高4cm

该项目以其题材广泛、适用材料多样、刀笔技艺娴熟等特点,迅速融入当代工艺美术范畴,并由传统的书法附属艺术转变为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的表现型艺术。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6)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7)

松花石品茗杯

内容:微刻《心经》全文260字

尺寸:直径5cm ,高4cm

目前,该项目传承人的葫芦、紫砂以及石材等微刻作品,深受当代艺术品收藏群体的喜爱。其融合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创作的文创艺术品多次参加省市两级传统创意大赛,并荣获奖项。刀笔刻字于2021年入选“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8)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49)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50)

伤寒论序

材质:巴林石

尺寸:17*18cm

微店:苏鹏刀刻

扫码关注店铺▼

用手电钻自制桃木葫芦(面玉泥巴)(51)

联系人:苏鹏

电话:18904321206

地址:吉林市文庙博物馆西侧中心医院住宅楼4单元1层48号

营业时间:9:30-21:00

来源:悠游吉林

编辑:刘怡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