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松江府奇案(明正统十二年任松江知府)
明末松江府奇案(明正统十二年任松江知府)三墓:胡克开,万历乙卯举人,丙辰进士,官云南学宫。墓址北岸岩下。二墓:黄平,明进士,号衡夫,官直隶松江知府。墓址北岸岩下。首先考证隆昌古宇湖北岸是不是有黄平墓。近年来,隆昌的文史爱好者,在挖掘隆昌地理人文底蕴过程中,发现清代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9)邑令黄文理在《隆昌县志》中有关于《三进士墓记》记载:邑之西南隅,距城十余里,有扈家岩,俗传岩下有扈、黄、胡三进士墓,而莫知其名。甲申春,邑人有虞芮之质者,余往勘焉。至涂家场,望悬岩壁上,山色葱茏。从人为予言曰:“岩下垒垒三塚,罗列于荒烟蔓草间者,即所谓扈、黄、胡三进士墓也。”遂减从徒,步往观之。三墓宛然,华表零星,碑石纵横五六尺,拭而读之,僅得其姓,余皆剥蚀莫辨。归以其事述之友人。佥曰:“公修纂邑乘,搜罗往迹,此三贤者,或可赖以传焉。”余曰:“志所以传信而垂诸久远,三人之墓虽在,然未考其名讳,不识其里居,耀质何代,潜灵何时,以及人品之高下,功
文/黄光才 贺小云
上海市地方地志办公室网站网页--首页 --专业志->--上海旧政权建置志->--第六章人物->第二节人物表(明代)收录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松江府知府76人。另收吴元年(1367年)松江知府2人。明确记载:“黄平 四川眉州(四川眉山) 正统十二年(1447年)松江府通判升任。”这一词条。
那么问题就来了:黄平既是四川眉州(四川眉山)人怎么会和隆昌扯上关系的?眉山与隆昌相隔距离按现在驾车走高速路的里程也在200多公里以上,古人死后有回乡入土为安的习俗,但怎么也不会将其安葬在与眉山相隔如此遥远的隆昌境内古宇湖北岸吧?世间事就有那么神奇,有时神奇得来让笔者也不敢相信,但这千真万确地就发生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方。
首先考证隆昌古宇湖北岸是不是有黄平墓。近年来,隆昌的文史爱好者,在挖掘隆昌地理人文底蕴过程中,发现清代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9)邑令黄文理在《隆昌县志》中有关于《三进士墓记》记载:邑之西南隅,距城十余里,有扈家岩,俗传岩下有扈、黄、胡三进士墓,而莫知其名。甲申春,邑人有虞芮之质者,余往勘焉。至涂家场,望悬岩壁上,山色葱茏。从人为予言曰:“岩下垒垒三塚,罗列于荒烟蔓草间者,即所谓扈、黄、胡三进士墓也。”遂减从徒,步往观之。三墓宛然,华表零星,碑石纵横五六尺,拭而读之,僅得其姓,余皆剥蚀莫辨。归以其事述之友人。佥曰:“公修纂邑乘,搜罗往迹,此三贤者,或可赖以传焉。”余曰:“志所以传信而垂诸久远,三人之墓虽在,然未考其名讳,不识其里居,耀质何代,潜灵何时,以及人品之高下,功名之显晦,皆不可考,第以其姓氏科甲、窀穸崖麓,囫囵梨枣,不犹是稗官野史之所记载乎?谁其信之?”友人曰:“天下事,有旷世而相感通者,依古以来,名公钜卿,文章德业,固代有传人,而世远年湮,岂无沦没而未尽表彰者哉?夫三人既能取科名,捷南宫,则文学词章,在当时必有可观,况乎佳城郁郁,华表峨峨,居然宦塚,三人似又不徒以进士终者耳。表而出之,是亦阐幽抉微之一端也,如必按旧册而稽之,执遗编而考之,则长林丰草间,几何不抱恨泉垠,为山森所窃笑耶?爰叙列其姓氏塚墓而志之。”嗟乎!隆邑自明李兵燹后,学士大夫,故家旧族,流离播迁,三墓而外,如南关之石坟数砌,咸称为明进士举人仅祖墓,而其名亦不著;蔡家铺高塚一座,在陈、廖二山之间,则并其姓字无之。他若余足迹所未到之处,诸如此类,又不知凡几也,可胜慨哉?故并志之,以俟考古君子。常云三进士墓补录于左:扈湘:宏(弘)治乙卯举人丙辰进士官户部主事。胡克开:万历乙卯举人丙辰进士官云南学政。然邑令黄文理所记之二墓,一墓在田坝中小山;一墓右手半里许岩下。其《三进士墓记》,唯无黄进士墓的详细记载。此事成为一悬案,一直躺在历史的长河中沉睡百年而无人问津。
直到2018年我们在整理隆昌黄氏族谱时偶然发现隆昌黄家场黄氏族谱中之《衡夫公传》时方有了线索。原来隆昌黄家镇(原黄家场)黄氏宗谱,考记中有“一里三进士”之说,且有黄氏三进士墓记载。其中就有进士黄平公墓记载,族谱中记述其墓位于古宇湖北岸涂家场侧附近岩下,与扈、黄、胡三进士葬一地,形成有名的“三进士”墓。距今年代久远,现将谱载隆昌县邑令黄氏族谱考记录于此,以为考证。据黄家镇黄明烈所撰黄氏族谱及宜宾市常青撰《黄姓史牒》《衡夫公传》记载:明进士黄平,号衡夫,任直隶松江知府,葬今涂家场侧。乾隆间,邑侯黄文理公勘明入志;嘉庆间,邑侯盛世绮公亲临再勘,勒碑墓旁,委捕厅严养壬公督工刊立。然华表须(虽)存,而碑铭残蚀,莫辨其首尾。故黄公以扈、黄、胡三进士县志记之,盛公独以黄进士撰碑传之。而族子孙因兵燹,后人人微年湮,惮劳惧远而更疏忽之,兼地属异性,恐祭扫惹是非而畏生也,以致先茔荒凉,而子孙之罪重于渊深矣。今因续修谱帙,特将入志之词,撰碑之传,并录简端,以示后者镒之。考《知隆昌县秀水盛世绮撰并篆额·明·黄进士墓碑记》(邑令· 盛世绮·县尉严养壬丹书):邑西南十余里,有扈家岩者,地势蜿蜒,水流洄洑。岩下为前明扈、黄、明三进士墓。子孙式微、碑残字剥,里居名号无所考。荒塚垒垒,仅有华表巍然,峙立于荒榛断梗间者,有欷歔太息而已。前令巴陵黄公为之撰碑记,载入邑乘,岂非以前徽既邈,典祀无人,搦管杨徽,以名人之塚于不坠哉。闲尝取而读之,未始不叹黄公凭吊前贤之意,至深且远也。乃荣昌监生李毓扬于嘉庆五年,以伊母骸骨盗葬黄进士墓侧,刊李姓墓碑为久远计,邻人邑庠生袁玿控于官,谳成,始迁去。毓扬徒吻其弟毓秀以飞语相诬,方伯杨公檄令荣昌鲁令再躹,事始得白。呜呼!哲人已远,古墓犹存,不幸后裔零落,莫存蒸嘗,已致抱恨于泉垠,而无知者又从而侵凌之,使不锄厥非种,大为之防,将日复一日,各效所为,安知二三名墓,不尽为若辈所踞乎?则予今日为留一抔之土者,要不仅为黄进士一塚也。后之启子,有志复古,由此并考世系里居,俾荒邱(丘)有主,盖岿然其不朽已。援录断狱之由,并将界址勒之贞珉,以杜侵占。嘉庆五年庚午冬月立坟,乾山巽向。考记至此,古宇湖三进士墓已明:
一墓:扈湘,宏(弘)治乙卯举人,丙辰进士,官户部主事,墓址田坝中小山,已淹没。
二墓:黄平,明进士,号衡夫,官直隶松江知府。墓址北岸岩下。
三墓:胡克开,万历乙卯举人,丙辰进士,官云南学宫。墓址北岸岩下。
其次考证黄平究竟是哪里人? 据新浪博客作者wzy0510的一篇《明松江知府黄平应为富顺人》的文章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其文述及: 段玉裁所纂《富顺县志》卷4《科第·明进士》记载:“正统丙辰周旋榜:黄平,字衡夫,璿之子。直隶松江府知府。”① 查《正德松江府志》卷22《守令题名》②、《崇祯松江府志》卷26《守令题名》③、《嘉庆松江府志》卷36《职官表》④等,均记载黄平于正统十二年由通判升任知府,然而,其籍贯却皆作“眉州人”。 关于黄平的籍贯,《正德松江府志》卷11还有这样的记载:棠溪书院,在城隍庙东,本兴圣寺地。宣德初,於此置清军局。通判眉山黄平得西湖书院古碑,辇置局中,因以眉之棠溪命今名,而治事如故。成化中,同知于凖重修。⑤其他版本的《松江府志》继承了上述说法⑥,仿佛“眉州”说颇有依据。但笔者认为,《松江府志》的记载是错误的,知府黄平应是富顺人。 首先,关于棠溪书院,现存有一篇胡居仁的记,其首云:松江郡治东南旧有清军官治事之所,其地宽衍,连溪环沼。吏部主事黄公平来为通判,创厅堂斋舍,榜曰棠溪书院。同府宁公祥、俞公钦、傅公恺来继其事,植碧梧数株於内,又创外门,新门额……⑦胡居仁为当时之人,所记应不差,而记中并未说黄平为眉州人。相反,值得注意的是,黄平在作通判前的职务是“吏部主事”,而按《明会要》卷31《职官三•六部总叙》:“凡六部主事缺出,率以进士选用。”⑧这就表明,黄平必是明朝进士。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明代名为“黄平”的进士只有四川富顺这一位!⑨其次,富顺黄平确实曾任吏部主事。《明英宗实录》卷45记载:“(正统三年八月己巳)擢进士黄平为吏部主事,陈亹为户部主事,陆瑜、赵象、载[戴]相、杨珏、杨镛为刑部主事,陈安为大理寺右寺副,俱行在。”⑩还可进一步确定,黄平曾任的是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明英宗实录》卷111:“(正统八年十二月)乙巳,礼科都给事中胡清等言,近日周王奏有弟汝阳王第四女选配开封府通许县典史李义男钟;第五女选配开封府知府黄璿男阜……阜亲父璿见任开封府知府,亲兄平见任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俱为显职,今又与王府结亲,诚为不宜,乞将璿、平改调别用,或依驸马都尉井源父田例闲住。上命……璿闲住,平改外职。”⑾ 黄平之父黄璿为著名的孝子,富顺人,则此条益证黄平为富顺人。所谓改外职,即应是出判松江府。正统八年十二月辛巳朔,乙巳为二十五日,则黄平任松江府通判当在正统九年。经过三年一考之后,于正统十二年升任知府。 至于《松江府志》所说的“棠溪书院”的院名来历,其实也应该与眉州没有什么关系。查考《嘉靖四川总志》卷12《眉州》⑿、《嘉庆四川通志》卷19《舆地志十八·山川十·眉州直隶州》⒀等史志,眉州并没有“棠溪”这一地名或溪流,所谓黄平“以眉之棠溪命今名”恐是想当然耳。事实上,如果注意到书院所在地为“清军官治事之所(清军局)”,则或可得知其名之由来。明代于各府州县设清军局,由朝廷派清军御史主管定期清理军籍户口的事务,各府州县亦提供人员,即所谓“清军官”,协助清军御史的工作。⒁因此,清军局的工作即与军事有关。而“棠溪”则是出产名剑的地方。《史记·苏秦列传》云:“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㕹芮,无不毕具。”⒂黄平将书院名取作“棠溪”,既与清军局的性质相关,又含有“陶铸精英”的寓意,可谓妙哉!参考文献(① 富顺县志,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第15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36页。② 正德松江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55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971页。③ 崇祯松江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676页。④ 嘉庆松江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10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第770页。⑤ 正德松江府志,第405页。⑥ 崇祯松江府志,第548页;嘉庆松江府志,第344页。⑦ 正德松江府志,第406页;另可见[明]胡居仁:胡文敬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2页。其文略有不同。⑧ [清]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第500页。⑨ 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530页。⑩ 明英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年,第876页。⑾明英宗实录,第2241-2242页。⑿ 嘉靖四川总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42,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225-230页。⒀ 嘉庆四川通志,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第2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1-351页。⒁ 可参考刘永晋:明代的清军制度,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⒂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2251页。) 综上,《松江府志》的记载有误,正统十二年任松江知府的黄平不是眉州人,而应是富顺人。
至此,可以说因《松江府志》对黄平的籍贯记载有误,以致于后来的文史人一查到此,便觉得与隆昌无关,也就忽略。加之,查找古籍工作量巨大,非一般文史爱好者能及,幸好现在网络发达可坐在电脑旁花上一定时间,基本就可查到资料,将其与自己掌握的资料比对、链接,也就有了惊人的发现。证明了黄平是富顺人,那么就与隆昌黄氏族谱中的有关黄平墓的记载对应上了。因为隆昌于明隆庆元年建县(1567年),建县时是由富顺十四里、泸县二里、荣昌四里划入而置县,黄平的家在隆昌黄家场一带,据考证,这一带就是在隆昌建县时从富顺县划入的“十四里”范围。所以,黄平墓出现在隆昌古宇湖北岸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