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立院为公,办中国人的“公医院”未来的中山一院,肖海鹏表示,医院已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家医学中心,将成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医学先进科技创新中心,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模式、体制与机制创新中心,党建与优秀文化守正创新中心,优质医疗服务与辐射中心,扎根中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目前,医院由院本部、东院、南沙医院、惠亚医院4个院区组成,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位列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6位、华南区第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等方式表达祝贺。钟南山表示,从50年代开始,他就在中山一院的环境中长大。尽管大学不是在中山一院就读,但是一直得到父母和医院许多老前辈言传身教。他深刻感受到多年来,中山一院始终引领者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医学人才。希望医院继续发挥大平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1)

11月1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举行建院111周年庆典大会。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原副主任、前驻阿根廷大使、第六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柯小刚,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原局长、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广东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等出席庆典大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1925年,医院并入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发展至今,中山一院已是一家海内外知名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入选首批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之一)、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形成多院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3)

▲位于广州长堤的广东公医学堂

目前,医院由院本部、东院、南沙医院、惠亚医院4个院区组成,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位列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6位、华南区第1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等方式表达祝贺。钟南山表示,从50年代开始,他就在中山一院的环境中长大。尽管大学不是在中山一院就读,但是一直得到父母和医院许多老前辈言传身教。他深刻感受到多年来,中山一院始终引领者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医学人才。希望医院继续发挥大平台大团队优势,勇攀高峰,为我国攀登世界医学舞台的高峰作出新的贡献。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4)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在大会上致辞,回顾医院发展历程,讲述医院的传奇故事,擘画未来发展的壮美蓝图。“医之大者,为国为民。”他表示,111年来,医院不移对公医本色的固守,不易对百姓福祉的眷望,不忘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初心使命。“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未来的中山一院,肖海鹏表示,医院已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家医学中心,将成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医学先进科技创新中心,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模式、体制与机制创新中心,党建与优秀文化守正创新中心,优质医疗服务与辐射中心,扎根中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5)

立院为公,办中国人的“公医院”

创办之初,医院就打上了深深的公益烙印,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为公众服务的一家医院。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精神在医院发展历程中得到传承与弘扬。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6)

▲1918年,医院迁到如今的中山医学院所在地,更名为广东新公医院

1926 年,国立广东大学改称“国立中山大学”,医院自此成为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新公医院就以技术精良蜚声国内,成为华南一流的西式医院,医院还专门设立赠医所为穷苦百姓看病,不收诊金。

经历了13次更名,2001年更名为现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随着名称变更,医院规模也不断扩大。

医病医心,创造数不清的“第一”

百年来,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时的中山一院,汇聚了以革命家、医学教育家柯麟和八大一级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医名家,红色基因、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代人中山一院人敢为天下先,一路追光,书写不朽传奇。他们创造了取得数不清的“第一”,彪炳史册,填补了150多项省级以上技术空白,其中不乏亚洲、国际首创的技术。

1936年,谢志光教授首创髋关节特殊投照位置,被称之为“谢氏位”;钟世藩教授创办中国最早儿科病毒实验室;

1962年,世界首次研究出同源无机骨和人造骨应用于临床;

1965年,国内首例断脚再植成功;

1972年,国内首例肾移植成功;

1973年,世界第一台体外反搏装置研制成功;

1987年,世界首例100%烧伤面积病人抢救成功;

1996年,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成功;

2000年,国内第三代试管婴儿诞生;

2001年,国内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成功;

2012年,国内首个新型周围神经修复材料“神桥”上市;

2017年,全球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

2018年,世界规模最大的腹膜透析卫星中心“广州模式”;

2018年,全球首创“无缺血”肾移植技术成功;

2019年,全球第二例、全国首例通过体外循环、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肾静脉切断重建、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治疗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病例;

2020年,全球年龄最小贲门失弛缓症 POEM 术实施;

2021年,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实施;

……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7)

▲世界首例“断腿再植”手术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8)

▲庄广伦教授团队的试管婴儿技术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9)

▲郑振声教授团队研制我国第一台体外反搏装置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10)

▲何晓顺教授团队首创无缺血移植技术,带领器官移植迈入热移植时代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11)

▲首创全球腹膜透析卫星中心“广州模式”,成为国际最大的腹膜透析中心之一

国家有召唤,中山医必有应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国家有召唤,中山医必有应。

早有柯麟以医生身份为掩护,庇护了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后有,中山医先后选派3批医疗队参加医疗工作,邝公道、蔡纪辕、古枢兴、罗伯诚、吴梅珍、余群雁、刘凤影等多名医务人员北上抗战,保家卫国。再有著名寄生虫学家、中山医“八大金刚”之一的陈心陶教授为消灭血吸虫病等,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2011年起,中山一院18支国家医疗队在西藏、新疆等偏远基层开展巡回医疗。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12)

▲2020年7月16日,中山一院医疗专家在昌都市开展义诊活动,藏区百姓从各地早早赶来看病

数十年来,医院援外足迹遍布亚、非、欧、太平洋岛国、加勒比海地区。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13)

▲1975年,医院医疗队于马拉博医院为赤道几内亚患儿做腹部手术

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之际。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荆楚大地时,国家有召唤,中山医必有应,医院派出190多名精兵强将驰援中国8个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远渡重洋赴塞尔维亚进行抗疫斗争。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14)

首次展出国家一级教授“老病案”

院庆前夕,医院相继推出杏林院史文化长廊、《医学传奇》建院111周年大型图片展及纪念画册、《病案展》大型图片展、《医病医身医心——111位名医说健康》院史文化丛书等院庆系列文化成果,彰显了中山医百十年的厚重历史与红色基因,揭秘111年来一代又一代医务人员书写的数不清的“第一”记录。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15)

值得关注的是,医院首次公开了梁伯强、秦光煜、谢志光、陈耀真等国家一级教授的病案手迹,以及邝公道、蔡纪辕、王成恩、朱家恺等名家收治病例和优秀手术记录。

广州中山一院最强什么科室(众多第一彪炳史册)(16)

同时展出了全国首例亲属供肾肾移植手术、世界首例100%烧伤面积病人抢救、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等一批、独具深厚历史意义的“老病案”……这些会说话的“老病案”凝练了一代代中山医人的大医精神,展现了医学科技创新的高超技艺。


记者 | 陈乐

编辑 | 任君飞 责编|张秀丽

通讯员 | 彭福祥 梁嘉韵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