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套路的人(利用套路收割千万用户)
使用套路的人(利用套路收割千万用户)与其他商家不同的是,上榜的造艺科技、跃吉科技、两橙科技的业务,系为用户提供个人风险等级评估服务。评估后,为用户展示或推送借款产品,而是否能通过其展示的借款产品借款,与评估分数无关。 但有家公司登顶投诉榜首,却不是因为上述问题。 在聚投诉平台此前公布的2019上半年互金未解决投诉量排行榜中,造艺科技“荣登”榜首。这家公司突然榜上有名,并不是因为暴力催收和高利贷,而是因为该公司在借款人没有贷款成功的情况下,恶意向借款人收取费用,且不予退还,被大量投诉。 以下为2019上半年互金未解决投诉量排行榜前十
网贷天下 | 新金融门户
01
一说到现金贷,大家就会将其与714高炮、砍头息、暴力催收等词联系起来,在一些投诉平台上,关于现金贷的投诉也基本与此相关。
但有家公司登顶投诉榜首,却不是因为上述问题。
在聚投诉平台此前公布的2019上半年互金未解决投诉量排行榜中,造艺科技“荣登”榜首。这家公司突然榜上有名,并不是因为暴力催收和高利贷,而是因为该公司在借款人没有贷款成功的情况下,恶意向借款人收取费用,且不予退还,被大量投诉。
以下为2019上半年互金未解决投诉量排行榜前十
与其他商家不同的是,上榜的造艺科技、跃吉科技、两橙科技的业务,系为用户提供个人风险等级评估服务。评估后,为用户展示或推送借款产品,而是否能通过其展示的借款产品借款,与评估分数无关。
通过梳理相关投诉案件,造艺科技被投诉内容涉及无故扣款、诱导借款、隐含扣款授权、不同意协议不贷款也强行扣费、拖延退款、给高炮引流、关联30多个“马甲”一起引流等。
其中投诉问题最多的就是无故扣款、恶意扣款。
大量投诉用户表示,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以风险评估等名目从用户银行卡偷偷扣费,而且退费极难。
面对这些投诉,造艺科技回复称299元是“评估费用”、“额度评估服务费”、“反欺诈评估服务费”,而且是在用户同意了协议的情况下扣钱的。
但经过深入调查,造艺科技所说的用户同意,是现金贷app在《评估服务协议》中隐含了一个代扣款的授权,只要用户注册了账户并绑定银行卡,即签订了协议同意平台通过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自动扣款。
平台在隐含代扣协议里还写着,如果因用户银行卡账户余额不足导致扣款失败,平台将会对该银行账户信息进行持续查询,并 根据查询结果持续进行自动扣款,直至扣款成功为止,且协议还表示平台有权随时修改协议内容,如果用户继续使用平台服务 ,即同意并接受修改后的协议并受其约束。
图片来自时代周报
有用户表示,在注册完成后,即使没有进行信用评估,也依然被扣除299元的评估服务费。
除了恶意扣款,造艺科技的退款处理方式也是套路满满,造艺科技客服疑利用投诉平台“同一案件只能投诉一次”的规则,向用户做出撤诉退款的虚假承诺,要求用户先结案再退钱,而有用户称自己结案后造艺科技并未退款。
此外,天下哥今日登陆聚投诉平台查询,造艺科技关联现金贷平台偷偷扣钱等相关投诉仍在激增。
看不清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02
据了解,造艺科技(也叫“造艺技术”)全称上海造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根据造艺科技的官网介绍,公司主营业务为: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移动科技和机器人自动流程化。
2018年11月,造艺科技宣布完成融资,估值6亿人民币,投资方为复韬资本。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造艺科技关联多家现金贷平台,在天眼查上,造艺科技共有38项软件著作权,银码头、哆哆钱、易小借、银小借、银开心、趣豆钱、米花包、纳纳钱包、去借保、网贷侠、猎钱宝、荷宝包等现金贷平台都由造艺科技研发。
(部分关联现金贷产品名称)
其中一款叫做“银开心”的APP首页显示,已有超1千万人在使用银开心的“个人风险等级评估”功能。
另据了解,银开心自上线以来,其“风险评估费”经历两次上涨,从最初的167元变为199元,最终涨至299元。
有媒体以中间价位199元评估费及“银开心”APP首页显示用户数据(可能远不止,有用户表示这份风险等级评估报告生成后仅14天有效期,过期再借款需要再次购买他们的信用评估服务)粗略估算,从去年3月到今年8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造艺科技仅在“银开心”这一款app上卖风险评估报告已经赚取了19.9亿元。
造艺科技以极低的成本赚取了近20亿元的利润,像这样不通过高利贷、暴力催收来获利,而通过欺诈蒙骗借款人的手段获取暴利的套路,近乎无本生利。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卖风险评估报告,其最主要的盈利方式还是给各大现金贷平台导流。
以目前的态势,上海造艺等相关联现金贷平台,在后续可能还会通过更换马甲的方式继续在市场中活跃。对于借款人来说,需要及时识别且远离这种极不合规的暴利贷款平台。
03
现金贷行业新变种、新套路、新玩法不断衍生出来,让人防不胜防。
除了上海,近期北京套路贷亦泛滥,为此,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一则信息提示套路贷风险。
协会表示投诉调解中心接到一些金融消费者关于“套路贷”的举报,现在社会上仍有“套路贷”团伙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有组织、有预谋地恶意侵占借款人财产或者侵犯借款人人身权利。这些团伙往往披着“民间借贷”的外衣,打着“网络借贷”的旗号,呈现组织化、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的特征,相关情况如下:
一、设置诱饵,伪造借贷假象。
以“迅速放款”“无抵押”“低息便捷”等引诱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协议时以行规为由,诱骗借款人签下高于借款本金一倍甚至数倍的欠条,伪造假象,为后续“索债”埋下伏笔。借款人会被告知无需担心、只是例行程序、正常还款不影响,使人放松警惕。
二、制造陷阱,肆意认定违约。
非法放贷方以故意失联、电话故障、系统问题等多种手段,导致还款日借款人无法正常还款,终致逾期。此时,这些放贷方就以违约的名义收取高额滞纳金、手续费。若无法偿还,借款人会被引诱去其他放贷平台“借新还旧”,贷款本息会“滚雪球式”增长。
三、刻意留痕,虚增贷款金额。
非法放贷方先将合同金额转入借款人账户,同时要求借款人在银行柜台将虚高部分取现再返还平台,留下“银行流水与合同金额一致”的表面证据。比如,相关放贷方通过银行转账给借款人10万元,接着取现5万元返还给平台,最后借款人实际到账5万元,但银行流水却显示有10万元进账。
四、巧立名目,诱签不利协议。
通过玩文字游戏,制造合同漏洞。同时,设立“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等各种收费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阴阳借款、房产抵押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各类合同,导致借款人违约,从而非法占有借款人财产。
五、软硬兼施,滥用暴力催收。
通过所谓的“谈判”、“协商”、“调解”以及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软暴力”手段索取非法债务,使人产生心理恐惧。部分放贷方使用比如门口泼漆、撬门锁、尾随借款人等方式恐吓借款人,甚至采取暴力方式催逼借款人还款。
目前,行业仍处于风险出清阶段,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制造乱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坑害社会,混淆是非,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干扰网贷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请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要理性消费、审慎借贷,不轻信无资质、非正规贷款、非持牌公司。同时,在遭遇“套路贷”后,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向警方报案,寻求帮助。
广大金融消费者若发现身边有深陷“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的受害者,或者恶意放贷的非法人员、机构等相关线索,可以拨打协会投诉热线电话400-661-9609进行投诉,让我们共同携手,维护首都良好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