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过往的研究发现人们会采用两种心理防御机制:如何逃避死亡焦虑?电影《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剧照人生在世,追求的东西很多。可当想到死亡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将关注的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开始思考自己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死亡是令人恐惧的字眼,人天生有着逃避死亡的本能,Becker(1973)在他的死亡管理理论中强调,人们都有一种“想要确保自身的存在是重要且有意义”的渴望,Greenberg(1986)延伸了这一理论,指出当人们面对死亡提醒时,这种对存在的渴望会导致对于死亡必然性这件事的焦虑。

Everyone must leave something behind when he dies my grandfather said. A child or a book or a painting or a house or a wall or a pair of shoes made. Or a garden planted. Something your hand touched some way so your soul has somewhere to go when you die and when people look at that tree or that flower you planted you’re there.

——Ray Bradbury

这段话出自著名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里的《华氏451》(Fahrenheit 451):每个人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都要留下点什么,一个孩子,一本书,一幅画,一栋房子,一面墙,一双鞋。或者一座花园。凡是你的手触碰过的东西,在你离开后仍会存留你的灵魂。当人们凝视你种下的一花一木时,仿佛在与你对视。

这段话与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仿佛彼此呼应。逝者的愿望与生者的念想彼此联结。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1)

电影《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剧照

人生在世,追求的东西很多。可当想到死亡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将关注的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开始思考自己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死亡是令人恐惧的字眼,人天生有着逃避死亡的本能,Becker(1973)在他的死亡管理理论中强调,人们都有一种“想要确保自身的存在是重要且有意义”的渴望,Greenberg(1986)延伸了这一理论,指出当人们面对死亡提醒时,这种对存在的渴望会导致对于死亡必然性这件事的焦虑。

如何逃避死亡焦虑?

过往的研究发现人们会采用两种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种防御机制是使用自己的文化世界观视角,比如人死后会上天堂或者会羽化成仙等,这些观点会让人们相信自己的存在是与更大更广泛的世界相联系的,即使肉身逝去,精神依然永存。

第二种防御机制是自尊,高自尊的人会认为自己的存在很有价值,从而回避死亡带来的焦虑。

之前已有很多研究探索这两种防御机制对于人们后续行为的影响,例如Mandel(2008)等人发现在唤醒人们对死亡的意识时,即在死亡凸显条件下,人们会更倾向于消费奢侈品和代表着高社会地位的物品;Hirschberger(2005)的研究发现死亡凸显会减少人们对于残疾人的同情。

除了上述两种机制之外,Dunn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他们认为,超度感也可以用来回避死亡带来的焦虑。超度感是指将自我延伸至实际存在的物体,即使肉身消亡,因为物体仍然存在,也可以达到一种精神永存的状态。Dunn等人想要探究的是,在死亡凸显条件中,在何种情况下人们会更愿意捐赠物品,他们的研究成果于2020年4月22日发布在《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详见文末链接。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2)

在研究中,Dunn等人提出了四个假设:

  1. 当物品与自我高度相关时,在死亡唤醒条件下的个体会有更高的捐赠意向与捐赠行为;而当物品与自我的相关性一般时,个体的捐赠意向与捐赠行为并不会受到死亡唤醒的影响。
  2. 捐赠的意向会调节死亡唤醒和物品超度种类的交互关系,只有捐赠与自我高度相关的物品才会导致更高的捐赠意向,也会产生更深的超越体验。
  3. 当超度的渴望被其他的方式实现时,死亡唤醒带来的物品捐赠差异会被减弱。
  4. 当与自我高度相关的物品缺失了物理完整性,死亡唤醒相关的物品捐赠意愿会减弱。

基于以上4个假设,作者进行了如下5个实验研究。

实验一采用了2(死亡唤醒条件vs 控制条件)*2(是否与自我相关:在书上签名 vs 不签名)的被试间设计。

研究者请被试带一本自己的书参与实验。实验的第一个环节是唤醒被试不同的情绪体验,被试需要想象一个情境,并写下在假想情境下自己会发生什么,在死亡唤醒条件下的被试需要想象自己临终前的情境,而在控制条件下的被试则需要想象自己在很平常的一天里的情境。第二个环节是填词游戏,这是为了缓解被试对于死亡的应激反应。第三个环节里,被试需要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将自己带来的书捐赠给一个慈善组织,此时,部分被试需要在书上签名,还可以写一小段话;而另一部分被试则没有这个操作。如果选择捐赠,他们可以直接把书放在盒子里,盒子里提前放了几本书,整个捐赠流程是保密的,以防止被试出于社会赞许效应而被迫捐赠。此后,被试需要在量表上回答自己的捐赠意愿有多强。

实验一的结果发现,在签字的条件下,经历死亡提醒的被试更愿意捐赠,而在不签字的条件下,两组被试间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死亡唤醒的确能够促进人们的捐赠行为,且这种捐赠行为是与自我相关的。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3)

为了验证前人关于自尊的理论,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尊的评估。同时,为了加强物品与自我的相关性,研究者请两组被试分别描述与自我相关和无关的物品,例如请被试想象,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有些对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现在可能已经不使用这个物品了,但如果把它捐给别人,仍然可以使用。被试要写下这个物品的一些特征,最后决定自己是否要将这件物品捐赠给慈善机构。最后,被试需要在量表上报告自己的自尊水平。

实验二的结果再次验证了实验一的结论,同时发现自尊对于捐赠意向无显著影响。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4)

实验三将启动条件中的控制条件替换为社会排斥条件,以进一步验证自尊的作用。过往的研究发现,被小圈子排斥或拒绝会威胁个体的自尊及归属感,在个体的自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类似于捐赠的亲社会行为会增加。但社会排斥与捐赠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并未被验证。

因此,作者在实验中设计了2(死亡唤醒vs社会排斥)*2(自己相关vs不相关的普通物品)的实验条件,并增加了对被试超度感的评估。

研究者对实验三的数据进行了中介调节分析,模型表明,死亡体验的唤醒会影响被试的捐赠意向,从而影响被试的超度感:当捐赠的物品与被试的自我高度相关时,在死亡提醒下会更愿意捐赠,也会获得更多超度感;而与被试相关性不强时,死亡提醒条件下,被试并不会更愿意捐赠,也并不会获得更多超度感。

接下来作者想要验证的是,当超度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时,在死亡提醒条件下的捐赠意向是否仍会增加。

实验四仍然为2(死亡唤醒vs平常日子控制条件)*2(超度感是否被满足:是vs否)的实验设计。在实验中,死亡唤醒与控制条件的流程与实验一类似,随后被试需要想象自己加入了一个组织,且余生会一直在这个组织。不同的是,有一半的被试所加入的组织在被试死后仍会存在并招收新的成员(超度感被满足的条件),而另一半被试所加入的组织在现有成员都去世之后也就不复存在了(超度感没有被满足)。之后,被试需要想象一件与自我密切相关的物品:“这件物品对你来说很重要,代表了一段回忆或特别的经历,也许这件物品你已经许久没用过了,但它仍然可以使用。”在写一段与该物品有关的描述之后,被试需要报告自己的捐赠意愿有多强。

结果发现,当超度感被满足的时候,即当得知自己所在的组织在自己去世后仍然会存在的条件下,被试的捐赠意愿会降低。同时有趣的是,在控制条件下,相比于超度感未被满足的条件,超度感得以满足的被试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捐赠意向,这可能是因为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延续的组织之中,会让个体的关注点从自我转向群体。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5)

在实验五中,研究者想要进一步考察当物品捐赠无法提升超度感时,被试的捐赠意向是否还会因死亡提醒而上升。在这个实验中设置的两个条件是物品捐赠与物品回收:在物品捐赠条件下,被试捐赠的物品会保持完整性并转给其他人;而在物品回收条件下,被试捐赠的物品会被粉碎并制作成其他物品进行循环利用,即捐赠物本身的完整性会被破坏。在物品回收的条件中,被试的捐赠实际上是无法满足超度感的,因为与自我高度相关的物品无法继续传递下去。

结果发现,实验五表明,当被试无法通过物品捐赠提升超度感时,死亡唤醒条件与控制条件下被试的捐赠意愿没有差别,这意味着人们在死亡唤醒条件下的确是通过捐赠与自我相关的物品来满足超度感的。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6)

通过上述五个实验,Dunn等人验证了他们提出的关于超度感的理论:死亡唤醒会显著促进人们捐赠与自我高度相关的物品的意愿,从而达到超度感的满足;但当超度感已经通过其他的方式得以满足,或者物品捐赠无法提升超度感时,个体的捐赠意愿则无法显著提升。

这一研究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从生者的角度来看,影视作品中多的是睹物思人的场景,旧人之物总会让我们联想起诸多回忆;而从逝者的角度呢,永生的愿望在目前的科技下无法达成,但精神可以永驻,想要被让生者长久地缅怀,就为他们留下点什么吧!就像项脊轩的那棵枇杷树,《寻梦环游记》里留下的歌,或者乔布斯留下的苹果,这大概也是人生在世时的意义之一。

心理学论文导读(心理学论文推荐)(7)

电影《寻梦环游记》(Coco)剧照

参考文献

HirschbergerGilad FlorianVictor MikulincerMario(2005) “Fear and Compassion: A Terror Management Analysis of Emotional Reactions to Physical Disability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50(3) 246–7. Lea Dunn Katherine White Darren W Dahl. (2020) A Little Piece of Me: When Mortality Reminders Lead to Giving to Other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7(3): 431–453.doi/10.1093/jcr/ucaa020 MandelNaomi SmeestersDirk(2008) “The Sweet Escape: Effect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Consumption Quantities for High- and Low-Esteem Consumer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5(August) 309–2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