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电影全集高清(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电影全集高清(让子弹飞)子弹短信在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中居榜首作为坚果手机新版系统亮点功能登场的子弹短信,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App上架一周,下载量就破了百万,在苹果应用商店全品类免费App中高居榜首。2010年红极一时的即时通讯应用Kik,一个月内迅速获取一百万用户,在当时被认为是前无古人的奇迹。当时还是QQ邮箱团队负责人的张小龙看到Kik的奇迹之后,马上发邮件给马化腾,说这个东西我们应该做。后来,便有了微信1.0。加速度的子弹子弹短信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文件,支持语音、视频通话,支持二维码名片和手机通讯录匹配,还有内嵌的新闻信息流,可以看作简版的微信。目前来看,它与微信(或其他同类即时通讯App)最大的区别,是能够将发送的语音实时转成文字,从而实现语音与文字同时传输。子弹短信语音实时转文字
当那些曾经最活跃的社交人群逃离微信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一个新的社交产品的诞生也就是迟早的事了。是不是子弹?让它先飞一会儿。
✎文|黄青
老罗最近很兴奋,甚至可以说是亢奋。
8月21日的锤子科技夏季新品发布会,并没有给老罗力推的TNT挽回多少尴尬局面,“无限屏”的黑科技,看上去也只是增加了一种缓解颈椎病的方案而已。但上帝毕竟是公平的,在给老罗关上好几扇门之后,总算没忘记顺手为他开一扇窗——锤子科技投资的即时通讯App子弹短信,意外地C位出道了。
加速度的子弹
子弹短信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文件,支持语音、视频通话,支持二维码名片和手机通讯录匹配,还有内嵌的新闻信息流,可以看作简版的微信。目前来看,它与微信(或其他同类即时通讯App)最大的区别,是能够将发送的语音实时转成文字,从而实现语音与文字同时传输。
子弹短信语音实时转文字
作为坚果手机新版系统亮点功能登场的子弹短信,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App上架一周,下载量就破了百万,在苹果应用商店全品类免费App中高居榜首。2010年红极一时的即时通讯应用Kik,一个月内迅速获取一百万用户,在当时被认为是前无古人的奇迹。当时还是QQ邮箱团队负责人的张小龙看到Kik的奇迹之后,马上发邮件给马化腾,说这个东西我们应该做。后来,便有了微信1.0。
子弹短信在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中居榜首
如今,子弹短信似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这个成绩足够让老罗吹一年。
老罗甚至不无得意地在微博上“求助”:“谁能帮忙介绍一下苹果中国的软件商店管理部门?”因为子弹短信短时间内下载量过大,以致于被认为有刷榜行为,触发了苹果应用商店的下载验证机制,“给用户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老罗的微博现在成了子弹短信的重要新闻发布窗口和客户服务平台,除了转发快如科技招兵买马的告示,回应用户反馈意见,提出产品改进建议,更重要的是发布“子弹短信上线七天,已完成第一轮1.5亿融资”“五十多家投资机构,才见了不到十分之一”“支付宝会很快进入子弹短信”“腾讯投资部貌似已经在接触快如科技了”等激动人心的消息。这些消息很快就出现在各个行业媒体/自媒体渠道,变成给人更多丰富联想的文章标题。比如,“一颗子弹射向微信”,“微信中弹”,等等。
能击中微信的要害吗?
此时此刻,面对这粒来势汹汹的“子弹”,不知道微信掌门人张小龙的内心是否产生了波澜。
就像手机市场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新的“iPhone终结者”,回顾微信从苹果应用商店里的1星差评产品逐步成为移动互联网巨无霸的历史,每隔一段时间,也都会从斜刺里射出一颗试图击倒微信的“子弹”。比如从飞信升级而来的飞聊、网易与电信合作推出的易信,以及BAT阵营中另一巨头阿里推出的来往。甚至微信1.0版还未上线,有一粒“子弹”就已经射出了枪口,那就是小米科技的米聊(2010年12月上线,比微信早一个月)。
它们也许都射中了微信,但都没能击中要害。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国内App排行榜数据,微信月活用户超过10亿,稳稳占据着即时通讯类应用的首位,短时间肯定无人能敌。排在第二的是微信的老大哥QQ,月活用户6.5亿。排在第三的陌陌,月活用户不足QQ的十分之一。先于微信起跑的米聊和曾经试图与微信一较高下的易信,目前的月活人数只有一百余万,甚至不及陌陌的一个零头,更不用说对微信构成挑战了。
微信月活仍居中国聊天类APP榜首
“主流”的即时通讯工具应该像什么样?答案显而易见,就是像微信那样。除了基本的信息传输,还支持朋友圈、钱包、订阅号、小程序等各种插件功能。如今的微信,丝毫也不“微”,十亿级的用户体量,无孔不入的应用场景,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一代可以称为基础设施的通讯产品,还是手机短信。
如今,被称为“超高效率的次世代即时通讯软件”的子弹短信,能比米聊和易信走得更远吗?换句话说,它能用什么来撼动一款基础设施级别的巨无霸App的地位?
从手机短信到微信,中间有一个长达十年的过渡,在过渡期间,是QQ和Msn分担了人们的网络即时通讯需求。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和互联网流量从PC向移动端的迁移,网络即时通讯也必然从PC转移到移动端,Kik、米聊、微信、飞聊等产品便应运而生。
简单概括这类产品,就是:QQ和Msn能做到的,它们都能做到;QQ和Msn做不到的,它们也能做到。它们并不是将PC时代网络即时通讯产品的功能简单移植到手机上。以微信为例,在它发展用户的初期,除了打通手机通讯录和QQ通讯录,让用户将现实社交圈和网络社交圈中沉淀下来的人脉资源,在新的平台上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通过“摇一摇”和“漂流瓶”这两个神奇的功能,让刚刚打开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大门的年轻用户,看到了发展新的社交关系的可能性。
那时候的微信,还有一个让人面红心跳的名字——“约炮神器”。无巧不成书,差不多在微信“摇一摇”功能上线的同时,另一款真正的“约炮神器”也上线了,它的名字叫陌陌。摇一摇功能上线大约半年后,微信用户突破一亿大关。
人们在社交应用上的迁徙,动因并不仅仅是产品功能,而是看到了拓展新的社交关系的可能性,或者,从旧的社交关系中,发展出新的维度的可能性。从通讯/社交工具的演变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一点。从电话到短信,是因为有些话不方便在电话里讲,比如拜年的段子;从短信到QQ,是因为在QQ上可以认识更多的陌生人,而且短信发一条就是一毛钱,QQ聊天比短信体验更丰富,还更便宜;从QQ到微信,是因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摇一摇”,可能是因为朋友圈比QQ空间更干净,可能是因为抢红包。最后一批“上车”的用户——比如刚刚将功能机换成智能手机的老人——则只出于一个原因:大家都在用。
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刚刚学会打字的小学生,能用微信的人基本都用上了微信;而随着社交、阅读、支付、政务、生活服务等一系列功能的开发,微信的应用场景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今的移动社交,形成了微信为主、其他垂直社交产品(比如主打职场社交的脉脉、领英,主打异性交友的陌陌、探探,主打短视频社交的快手、抖音)为辅的江湖格局。
逃离微信
在这样的格局下,仅仅依靠语音实时转文字这样的小功能,就想实现用户从微信向子弹短信的迁移,实在是过于乐观了——尽管这个功能确实切中了一部分微信用户的痛点:微信社交的基本礼仪,就是能发文字尽量不发语音。就算真有取代微信的可能,子弹短信也必须先变成另一个微信,但是米聊和易信已经证明,此路不通。何况,对素以善于学习和模仿著称的腾讯来说,让微信实现这些功能上的升级,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不用去幻想取微信而代之,因为就算是微信,直到今天也没能完全取代手机短信。但是,子弹短信的奇迹——无论这个奇迹是来自老罗的个人魅力,还是其产品功能上的亮点——也应该让人们看到:天下“苦微信”久矣。
在微信覆盖一切、一切皆微信的“后微信时代”,对用户而言,则意味着,在微信上能开发的社交维度,基本已经开发殆尽。接下来就是各种审美疲劳。比如,工作群24小时轰炸,微商泛滥,拉票砍价泛滥,争议事件中的观点撕裂,发朋友圈小心翼翼区分标签,等等。虽然微信还未出现明显的流量滑坡,甚至仍在快速增长,因为还有大量潜力巨大的中老年用户才刚刚学会打字和发送视频,在微信上还有更多新奇的姿势等着他们解锁,但最先开始使用微信的用户已经能够明显的意识到:大家在工作需要之外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低了。
当那些曾经最活跃的社交人群逃离微信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一个新的(甚至是现象级的)社交产品的诞生也就是迟早的事了。要从微信手中分得一杯羹,子弹短信们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让子弹飞一会儿,一切还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