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一年了是胃癌吗(胃痛一定是炎症)
胃痛一年了是胃癌吗(胃痛一定是炎症)“我是王章流主任的老病人了,之前胃炎就在他这里看的,有好几年没发了。”记者了解到,刘女士是一家单位的骨干事业发展部的公关,经常要参加酒席应酬,即使到了饭点,也不能好好吃饭,还会经常喝酒。对她来说胃痛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医院诊断是慢性胃炎。几年当中刘女士一直靠吃胃药来减轻疼痛,胃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复发了。41岁的刘女士住在闲林,最近,她由于慢性胃炎复发胃痛不已,去往浙中医大二院(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本想治疗胃病,却无意发现了更戏剧的一幕。医生在胃镜检查中发现刘女士胃壁上有一处肿块,消化内科王章流主任团队为她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发现竟然是一枚铅弹!(取出的铅弹表面已经发黑)
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像饮食不规律,药物刺激、不良习惯等等,都可能引发胃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消化内科近日接收了一名胃炎患者王女士,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连医生都吓了一跳!
消化内科的王章流主任从病人体内取出一件留存二十几年的异物,这在他的从医生涯里还是头一回。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胃壁发现“隆起”为金属异物
需手术切除
41岁的刘女士住在闲林,最近,她由于慢性胃炎复发胃痛不已,去往浙中医大二院(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本想治疗胃病,却无意发现了更戏剧的一幕。
医生在胃镜检查中发现刘女士胃壁上有一处肿块,消化内科王章流主任团队为她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发现竟然是一枚铅弹!
(取出的铅弹表面已经发黑)
记者了解到,刘女士是一家单位的骨干事业发展部的公关,经常要参加酒席应酬,即使到了饭点,也不能好好吃饭,还会经常喝酒。对她来说胃痛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医院诊断是慢性胃炎。几年当中刘女士一直靠吃胃药来减轻疼痛,胃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复发了。
“我是王章流主任的老病人了,之前胃炎就在他这里看的,有好几年没发了。”
今年4月,刘女士的胃病又开始犯了。尤其在前段时间招商季,单位的业务多到忙不完,这让刘女士顿时感到压力徒增,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晚上回到家就疲劳不已,没有胃口。
“那个时候,回家以后我每餐饭只吃一小口稀饭,结果过两小时就又饿了,吃得少,白天就没有气力干活,感觉站着都会很吃力。但是因为那时工作实在抽不开身,所以一直拖着。到6月初的一个周二,人实在受不了了,才特地到王章流主任的专家门诊来看病。”
通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刘女士除了胃粘膜有发炎伴散在性糜烂之外,她的胃壁上还有一个直径0.8厘米的隆起,考虑为胃粘膜下肿瘤,有恶性病变的可能。
为明确诊断,刘女士被要求住院做进一步检查。
消化内科王章流主任为患者做胃镜检查
结果显示,胃壁的这团隆起是一个高密度的物体,考虑是金属异物。
刘女士胃壁上的高密度异物
“金属异物”竟是铅弹!
25年前“惊险逃生”浮现
当医生告诉刘女士胃壁隆起是金属时,刘女士突然一拍脑门,想起了16岁那年发生的惊险一幕。
“那年我16岁,还跟父母住在安徽农村的老家。我们家在村里算是比较富裕的一户人家,我爸爸经常会开着一辆小货车出去做生意。没想到被小偷给盯上了。”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大概11点了,家里人都睡了,我一个人还在房间里看电视。去卫生间的时候,突然看见窗户外有一个人影,正准备跳进屋子里。家里进贼了!我马上警觉起来,喊了一声,‘你是谁啊!’”
“‘砰’一声枪响。我根本没想到他竟然还有枪!听到我的喊话,那个小偷也不作声,他可能以为我要去抓住他,朝我开了一枪就跳出窗户跑了,子弹正好打在我的左胸口处,顿时鲜血直流。”
刘女士爸妈听到响声,马上从房间里跑出来,看到倒在地上的女儿心里万分焦急,立刻把她送去县里的医院。
“我真的算是命大的了!在医院里急救以后,伤口血终于止住了,保住了性命。”
保住性命容易,可要想取出子弹却没那么简单。虽然CT检查中能大致看到子弹的位置,但与实际还是有一定差距。而在手术开刀时,医生只能通过肉眼去寻找子弹的方位,就如大海捞针一般,并且子弹还会随着呼吸、运动而移动,手术存在极高的风险,因此医生不建议刘女士开刀。
后来刘女士也求助过多家医院,但当时医疗技术有限,子弹还是留在了体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刘女士身体也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就放弃了取出子弹。于是这枚铅弹在刘女士体内一留就是25年。
25年来子弹为何没有对刘女士造成严重影响呢?王章流主任向记者解答了这一疑惑。
住院后不久,王章流主任用ESD(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顺利地将为刘女士体内的铅弹完整地切除并取出。
“普通的异物如小石子、玻璃、金属等将进入人体后,因为与人体构造的不同,身体会有不同的表现,或是产生包膜,将异物包裹起来,或是不断地向体外排斥,直到排出。当异物的外表形成包膜后,绝大多数会与身体产生相融,不会发生感染,患者也不痛不痒,对生活、工作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王章流主任表示,体内异物虽然暂时不会对生活工作造成明显影响,但实际上隐患极大,可能引起癌变。刘女士的情况算是万幸了。若刘女士仍旧靠喝药挺过胃痛,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及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异物长期留存体内有隐患
误吞异物需及时就医
刘女士这种因为遭到侵害而将异物留在体内的情况属于个例,在以往临床经验中,医生们经常遇到的消化道异物患者,大多都是因为误吞。
吞入的物体也千奇百怪,常见的有鱼刺、骨头、枣核、牙签等,幼儿更多的是硬币、纽扣电池等等。
4月23日下午,青岛65岁的宋先生早晨喝大枣粥时,不慎将一颗没去核的枣整颗吞下,本以为无大碍,却在锻炼身体后感到腹痛,前往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做CT,确定是枣核划伤了消化道,必须手术取出。最终医院在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后,通过微创手术终于“逮住”了这颗“暗器”。
6月3日,江苏常州张女士因胃不舒服,拿15厘米的面膜棒催吐,不料因沾到口水太滑,竟吞下了整根面膜棒。后经常州第一人民医院37位医生讨论会诊并准备了几套手术方案后,才将面膜棒取出。
6月13日,长春市一名16个月大的男孩在父母未注意的情况下吞下了螺丝刀刀头,随后被紧急送到长春市儿童医院救治。内镜科全科医生连夜赶回医院,经过近两个小时手术,刀头才被安全取出。据了解,若未及时接受治疗,这枚刀头在男孩体内随时可能造成肠穿孔。
误吞异物险些要命的案例屡屡发生,可见它的危害不容忽视。
一些锐利的异物,如果刺破皮肤、肌肉,有可能造成出血、疼痛、糜烂或感染。如果进入较深的位置,容易损伤脏器,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造成局部感染、溃烂,甚至有生命危险。比较凶险的就是刺入主动脉,有可能造成大出血,造成死亡。
一些比较大或形状特殊的异物,如钉子、硬币或带勾的异物等,可能会在肠道或食管内发生梗阻、嵌顿,引起黏膜损伤甚至穿孔。
浙中医大二院(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王章流主任提醒
误吞异物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判断该如何处理,切不可自行诊断,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日常生活中
一旦不小心吞下异物
第一时间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误吞异物怎么办?
(1)如果吞入后没有引起呼吸障碍,如嘴唇青紫、呛咳甚至呼吸停止等现象时,不必急躁,更不要慌张。
(2)切莫急于刺激咽喉部或使用药物强行催吐,企图将误入的异物吐出,以免反将异物送至气管更加危险。
(3)应及时就近求医,并进行影像学检查,待明确异物位置后决定采取的处置方案。
(4)一般来说,这些不小心吞下的东西,除了一些特别大或尖锐的以外,绝大多数都可与食下的食品混杂在一起而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为了明确异物是否排出体外或依然停留在体内,方法有两个:一是作X光检查,继续追踪观察;二是在误服异物后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收集所排出的粪便进行检查,看异物是否排出,一直找到异物为止。
(5)万一异物经过各种方法处理均未能排出体外或已引起胃肠的损伤等事故时,应尽快手术取出异物。此时,可令患者坐下来或卧床休息,不得再随意走动,等待接受各种处置和手术。
(6)如果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切忌自行吞服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增加手术困难,应及时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取出异物,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7)如果患儿吞入钉子、回行针、碎玻璃等尖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很难像一般异物那样顺利排出,必须火速去医院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钩住或穿透消化道,造成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在此期间,患儿一旦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必须立即就医。
杭州台记者报道 通讯员 阮芝芳、沈笑驰
值班编辑:刘睿雅
实习编辑:金莹
长按二维码可加关注
扫描下载杭州之家APP
欢迎点
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