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内江东站(内江铁路的回忆杀)
曾经辉煌的内江东站(内江铁路的回忆杀)1976年,内江铁中建成,许多铁路子弟从铁小毕业后就升入铁中继续学业。李昌明的姐姐是内江铁中第一届学生,平操场、搞绿化,一边上课一边施工是那届学生特有的回忆。如今,操场边的黄桷树已绿荫如盖、郁郁葱葱,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在那个儿童乐园没有普及的年代,却处处都是孩子们的乐园。原内江东站(现牌楼站)的内江东铁小、内江站的内江铁小、原内江机务段的机务段铁小——内江市的三所铁路小学分别都藏着他们的童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铁小没有食堂,每天清晨,孩子们用网兜提上装着饭菜的铝饭盒去学校。一到学校,大家就把饭盒齐齐放进方形的大蒸箱。中午放学,蒸箱一开,热气腾腾,各人都忙着找出属于自己的一份。有趣的是,虽然铝饭盒样式雷同,却绝少有认错的情况。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快乐却一点也不稀缺。女孩们除了跳皮筋、踢毽子,还爱在铁路货场用装货的箩筐玩“跳房子”;打火柴枪、拍烟盒、旋陀螺则是男孩们人人都会的
沱江河畔,“甜城”内江,成渝铁路串起5所学校。铁小、铁中、铁技校,是不少铁路子弟的成长路径。
几十年里,琅琅书声还在耳畔萦绕不绝,绵密的时光却倏然蒸腾,留下那些快乐的、激昂的、跌宕的成长片段,勾连起几十年后的今天。
快乐是少年的旌旗
铁路子弟的童年去哪里找?
原内江东站(现牌楼站)的内江东铁小、内江站的内江铁小、原内江机务段的机务段铁小——内江市的三所铁路小学分别都藏着他们的童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铁小没有食堂,每天清晨,孩子们用网兜提上装着饭菜的铝饭盒去学校。一到学校,大家就把饭盒齐齐放进方形的大蒸箱。中午放学,蒸箱一开,热气腾腾,各人都忙着找出属于自己的一份。有趣的是,虽然铝饭盒样式雷同,却绝少有认错的情况。
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快乐却一点也不稀缺。女孩们除了跳皮筋、踢毽子,还爱在铁路货场用装货的箩筐玩“跳房子”;打火柴枪、拍烟盒、旋陀螺则是男孩们人人都会的游戏。“我们都是自己用木头做陀螺,必须心灵手巧才行。”56岁的内江车务段汽车驾驶员李昌明回忆说,“上乘的陀螺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再不济也要钉一枚铁钉,不然转不了几圈就头秃齿豁了。”
在那个儿童乐园没有普及的年代,却处处都是孩子们的乐园。
1976年,内江铁中建成,许多铁路子弟从铁小毕业后就升入铁中继续学业。李昌明的姐姐是内江铁中第一届学生,平操场、搞绿化,一边上课一边施工是那届学生特有的回忆。如今,操场边的黄桷树已绿荫如盖、郁郁葱葱,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
热情是青春的跑道
内江铁中位于原内江站附近,学校虽然不大,但同时设有初、高中部。
内江站值班站长罗继伟今年48岁,曾是内江铁中的学生。他回忆,校车每天早晨在内江东铁小附近的“东站转盘”处接学生。上下学的路上,罗继伟最爱看调车员扒在火车上的帅气样子,走出校园后终于如愿当上了调车员,一干就是14年。
1989年,铁中迎来了5名大学生老师,融媒体中心重庆记者站站长付世坤就是其中一员。那时内江铁中名气很大,除了内江本地,沿线的铁路子弟也都来内江铁中读书。“能到铁中当老师,我感到满满的自豪!”付世坤说,“当时学校分了重点班、普高班、职高班,老师们都非常敬业,经常加班给学生补课。”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内江铁中的升学率稳步提升,1993年取得建校以来高考最好成绩,还连续4年夺得原重庆分局管内中学高考成绩第一名,79.4%的考生上了高校录取分数线。
谈起校园生活,历届铁中学生总绕不开几个共同记忆:一个是“顶流”美食——2000年左右新修的校门外梯坎儿下汇聚了路边摊,卖蛋烘糕、豆花、凉面、狼牙土豆、西米露、麻辣串串,每样都备受学生喜爱;再一个是“超燃”课间操《芭啦芭啦樱之花》——“2001年,郭富城的这首歌风靡一时,现在听到还能想起动作来,简直是一波‘回忆杀’!”铁中校友、内江车务段职工汪罡说。
奋斗是追梦的接力
1952年7月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后,为了给新线输送技术人才,原内江铁路技术学校(现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组建。
内江铁技校见证了许多铁路家庭的青春接力,一家两代人都从这里毕业的情况并不少见。“有可能你的班主任也是你爸爸当年的班主任。”内江工务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职工徐琪雨说。他的外公、父母和他自己就都曾在铁技校工作、学习过。
“小徐的外公何义增是铁技校老师,是当年很稀有的大学生,和我一间办公室!”85岁的老人林正江也曾在铁技校执教。
林正江14岁参与成渝铁路的修建,与铁路结下了一生缘分。“我要感谢成渝铁路,它改变了我的人生。”林正江多次表示。
1973年,林正江来到内江铁技校工作。“当时我们学校好吃香哦,大家都说能考上铁技校不得了!”他非常自豪地说。由于当时中专、中师毕业后就分配工作,铁技校又是铁道部重点中专,收分很高,只有最拔尖的学生才考得上。
集团公司纪委干部傅直诚是铁技校2000级学生,作为这次采访的“向导”重返母校。他说,校园里那栋四层砖木结构的教学大楼依然如记忆中那样壮观、气派,可容纳上千人的礼堂有了些岁月的痕迹,教学大楼前的水泥操场已经变成蓝色跑道的塑胶操场……
青春故事精彩而隽永。当年铁技校里,手巧的同学会把零件制作课上没用完的材料切割打磨成爱心等各种形状,作为小礼物相互赠送;周末,同学们齐聚大礼堂看电影,平日里也有调皮的同学偷偷打开锁着电视的绿柜子给大家放节目;学校还有朗诵分会、辩论分会、诗歌分会、摄影分会等社团……“虽然是半军事化管理,但仍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傅直诚说。
现在的四川铁道职业学院主干专业对接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所有核心技术岗位;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内江铁技校主要有机车、供电、信号、通信几个主专业,除了理论学习还会安排至少半年的实训。
“截至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培养了6万多名学生,一大批毕业生成长为西南轨道交通主战场上的管理中坚和技术骨干。”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校长赖芳介绍说,“除了内江的老校区,我们在成都也开设了新校区,今年下半年将举办建校70周年校庆活动,欢迎校友们回家看看。”